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集中展示近年来秦安县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年初县文明委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第二届道德模范的推荐评选工作。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各乡镇、县直各牵头单位和广大群众共提名推荐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和见义勇为五类人选44名,经过事迹初审、组织评委投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确定15名同志为秦安县第二届道德模范候选人,现将这15名同志的事迹陆续进行展播,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和广大群众的意见。
【秦安县第二届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展播】之六:
孝敬老人的好儿媳
——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邵云霞

那天,太阳很好,明媚的阳光洒在地上,照得每个人的心里也暖暖的。我们来到了秦安县五营乡蔡河村的邵云霞家,看到邵云霞拿着木梳,站在婆婆身后,一绺一绺地帮她梳理着花白的头发。阳光下靠坐在躺椅上的婆婆,那刻满皱纹的脸上,笑容安定。俨然一副温馨感人的油彩画。

邵云霞看到我们来了,便把婆婆扶进里屋。一边热情地招呼我们,一边帮婆婆洗脸,然后又一勺一勺地给婆婆喂粥。在婆媳俩的欢笑声中,吃完了早餐。刷完碗,邵云霞坐在婆婆身边,一边给她按摩,一边和我们交谈起来。

邵云霞出生在五营乡邵店村的一个普通家庭里,自小家里贫穷,生活相对不易。她的父母都是憨厚老实而又乐于助人的农民,因而小小的云霞也变得异常懂事,不仅帮助父母做各种家务,还常常帮助左邻右舍做力所能及的事。

后来,经媒人介绍,邵云霞嫁到同乡的蔡河村。丈夫家和她家一样都是种田的庄稼人,公公一直瘫痪在床,婆婆经常患风湿病。一开始,由于丈夫要照顾父母不能外出打工,家里又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从而使全家生活陷入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境之中。她看在眼里、想在脑里、急在心里。小两口未度完蜜月,她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决定把新郎打发出去务工挣钱,田里的农活、照顾二位老人的重任便落在了邵云霞一个人的肩上。她既要忙着下地种田,又要照顾公公、婆婆;耕地、除草、收割,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给公婆请大夫、取药等等,样样都得邵云霞一个人过手。

公公因多种疾病而偏瘫,对于身体弱小的邵云霞来说,每次扶公公上床、上厕所,其艰难是可想而知的。刚开始家公还能走动一点,后来就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邵云霞的重任又加重了,白天在田间忙碌,回到家得悉心照料家公家婆,人一下子就老了许多,年纪轻轻的她,头上冒出了许多白发。

采访邵云霞婆婆
邵云霞任劳任怨地侍侯着两位老人,坚持每天按时为老人做饭、打针、换药、洗脚、洗澡、换尿垫、倒便盆,晚上服侍老人睡下后,再去忙一天没做完的家务。有空时,她便坐在家公的床边,帮他揉揉肩,捶捶背,同他拉拉家常。

采访邵云霞
邵云霞无怨无悔地照顾老人,她的艰难和酸楚,从未在丈夫的面前提过。公公走了之后,邵云霞更是悉心照顾婆婆。婆婆也是个疾病缠身的人,病不断、药不断,因为做过手术,又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还经常跌倒昏迷,生活不能自理。邵云霞的丈夫也被妻子的孝心深深感动,也不再到远的地方打工了,只在附近找些活儿做,和邵云霞一起服侍、照顾母亲。老人的每一顿饭,都得由她和丈夫共同喂食,一个扶着婆婆的头,一个用勺子一勺一勺地把饭菜喂进婆婆的嘴里,安顿好老人之后,夫妻俩才各自做事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她俩的辛勤劳作,家里的经济状况好转。不但还清了历年累欠的债务,还盖起了装潢漂亮的新房,老人早已住进了新屋,心理得到了极大的宽慰。村里的年轻媳妇问起她:“你怎么叫快进土的老人搬进新屋?” 她笑着回答:“你说错了,人都会老,老人家一辈子不容易,能享福的日子不长。作为儿女,应该尽最大的努力让老人快乐一天是一天。”

采访邵云霞丈夫
百忙之中,邵云霞还照看着一位鳏寡孤独、体弱多病的五保户老人。无论春夏秋冬,她总要给老人担水、送饭,及时更换老人的衣服。每逢节日,她总要请老人到她家,给老人准备好吃的、好喝的,临走时还不忘让他带上。村里有人嘲笑她说:“她就是个伺候老人的命,自家的不够还照顾五保户。”她却视而不见,仍旧默默无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照看着,帮助着……
谈到几十年如一日地侍候老人时,邵云霞淡然地笑了笑,说:“照顾父母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我照顾老人是应该的。”

采访村民冯巧云
村民冯巧云说:“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云霞却让街坊邻居赞不绝口,老人病了,天天扶出去晒太阳,按摩……云霞孝敬公婆的事深深地感动着我们左邻右舍,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现在邵云霞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老人能安享幸福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