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了贯彻落实省、市“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主题宣传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宣传党的十七大以来秦安县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生动展示科学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进一步激发全县上下干事创业的热情,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特开设《秦安:科学发展谱华章》专题栏目。

秦安一中校门前广场
如今,走进秦安,不论是在农村还是城镇,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最美丽的环境还是学校。一幢幢巍然屹立的教学楼、宿楼,一座座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凝结着秦安历届县委、县政府和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披肝沥胆、负重拼搏、共谋发展的心血和汗水,承载着县委、县政府建一流学校、办一流教育的期许与承诺。

秦安县魏店中心小学搬迁仪式
秦安县始终坚持“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发展思路,发扬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供、社会苦帮的“五苦”作风和“科学严谨、敬业奉献、负重拼搏、争创一流”的秦安教育精神,想法设法压开支,千方百计挤资金,全力以赴建学校,负重拼搏抓“两基”,走出了一条穷县办富教育的创新路子,迎来了教育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呈现出“五个空前水平”,即党政领导重视程度、攻坚克难工作力度、学校建设发展优化程度、师生良好精神面貌体现程度和社会参与和群众满意程度达到了历史空前水平。

秦安县委、县政府适时做出了“科学规划、调整结构、力争外援、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加快发展”的部署,按照教育布局“四个集中”的原则,先后在全县281所学校实施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扩大内需以及灾后重建等项目,总投资5.2亿元,新改建校舍建筑面积36.5万平方米,落实建设用地698亩。在学校建设上,采取“四个支持”推动发展。即建设用地上无偿支持。坚持把教育布局调整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学校建设与长远发展相结合,先后无偿划拨城区学校建设用地313亩,完成了县二中、职校、兴国一小、三小、四小改扩建和兴国中学、二小、县二幼搬迁新建工程,启动了河西三中和桥南初中新建项目,莲花、西川、兴丰等乡镇无偿划拨学校建设用地150.7亩;建设资金上全力支持。坚持严格执行建设规划不让步,落实建设资金不讲条件,全力支持学校建设;充分发挥规划、国土、住建、林业、交通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实行部门包校、包项目责任制,重点在校园绿化、亮化、硬化及道路建设上给予大力支持,弥补了学校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功能完善上整合支持。按照“建成一所,配套一所,完善一所,达标一所”的思路,一次性配齐、配足了新建学校的电教、图书、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使新建学校成为全县的示范校。

王东红检查指导秦安一中改扩建工程
扩大高中办学规模,努力提升高考上线人数。在不断加强各完中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狠抓学校内部管理,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措施。县上通过争取国家项目投资、招商引资、银行贷款等办法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扩大高中办学规模。并且认真总结近年来高考备考的经验教训,确定了“立足教材,夯实基础,研究考纲,精选考题,面向全体,补弱堵漏,加强领导,提高成效”的高考备考工作思路和“三轮复习,四个时段,七次检测”的实施步骤。同时举办高考研讨会。近年来,多次邀请西北师大附中和兰州一中教师来秦安,通过上课、专题讲座、座谈交流等形式,对高考的重点内容、难点知识,给全县教师、学生讲解,指导教法、学法,使全县师生直接感悟名校名师的备考策略。针对农村完中部分学科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学业水平不高,高考重点内容难以突破等问题,制订了帮扶农村高中备考计划。每年从县一中、二中选派备考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组成备考指导组,分赴农村高中给学生讲课,给教师解疑,参与农村中学的备考工作,有效提高了高考备考实效。

秦安桥南中学学生在上音乐课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勤劳朴实的秦安人民倾心尽力,顽强拼搏,呕心沥血,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催人奋进的教育发展新篇章。我们有理由相信,秦安教育,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乘风破浪,再创辉煌!

秦安五中学生正在操作实验

秦安五中新修的塑胶操场

秦安一中科技馆

民生中学

秦安五中学生进行防震救灾演练

秦安一中学生军训

秦安五中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