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岁月如梭,转眼接近年末岁首,让我们用镜头和笔回放2011年秦安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的精彩片断和靓丽剪影,展示重点工作、特色亮点,回眸取得的可喜成绩。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重要一年,秦安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项目和科技为支撑,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目的,深入实施“11132”发展战略,继续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县域工业、文化旅游、商贸流通四大产业,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幸福新秦安。
秦安经济林生态林同步协调稳步发展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起步年,秦安林业如同各项事业一样,开局起步良好。春夏秋冬到过秦安的人一致印象:秦安大地郁郁葱葱,空气沁人心脾,中华名果的桃、苹果等果实挂满技头,更有道路路边绿树成荫,田间地头鸟语虫鸣,一些新植的大片高档次松柏、杨树等经济林随风摇••••••。秦安大地可谓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绿。曾记得夏天瓜果飘香之时,有位外地客人脱口说道:“踏遍青山人未老,秦安这边风景独好。”

今年秦安林业以生态工程建设和林果产业建设为重点,按照调结构,建基地,突特色,创品牌,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思路,抢抓今春造林的有利时机,以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抗旱保苗为重点,早安排、早动手,经济林和生态林同步协调稳步进展。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退耕还林工程卓有成效,严格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选用适应性广的国槐、香花槐、红叶李等乡土树种,制定切实可行的造林作业设计,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抗旱造林技术,高标准、严要求。完成造林9万亩,封山育林0.7万亩,按工程分:退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0.2万亩,封山育林0.2万亩,其中兴国镇600亩,王窑乡1400亩。三北四期工程人工造林0.7万亩,封山育林0.7万亩。其中中山乡2200亩,兴国镇600亩,刘坪乡100亩,陇城镇400亩,叶堡乡1200亩,云山乡300亩,王尹乡1750亩,兴丰乡50亩;兴丰乡封山育林7000亩。秦安县对历年退耕还林等工程进行了认真自查,以自查情况为基础进行补植补造,共完成补植补造4万亩,其中退耕地补植3万亩(重点完成退耕还林工程补植1930亩,补造5亩),荒山补植1万亩。

重点区域绿化和道路建设绿化遍地开花, 县委、县政府严格按照绿化秦安、美化秦安、建设山川秀美新秦安的思路,坚持绿化、美化、香化相结合的原则,采取针阔混交、乔灌结合的形式,以县城东山、县一种后山、陇城镇女娲洞风景区为重点,高标准完成绿化1170亩,栽植米径3厘米以上国槐、香花槐、红叶李,高1.2米塔柏等苗木19.7万多株。其中县城东山绿化面积1000亩,栽植苗木16.8万株;一中后山绿化面积100亩,栽植苗木1.7万株;陇城镇女娲洞绿化面积70亩,栽植苗木1.2万株。今年的道路绿化工作,以“大通道、宽林带、多数种”的要求,按照县上提出的整合项目、综合开发的思路,合理规划、科学栽植,目前已在刘坪、云山等乡镇完成公路行道树绿化14公里,栽植红叶李、香花槐、国槐等苗木1.5万余株。

全民义务植树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显著 ,今年共完成全民义务植树171万株。其中今年的县直机关单位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在深入学习杨善洲同志“精”、“气”、“神”的同时,打破陈规、创新机制,将凤山景区的470亩撂荒地按人均0.1亩任务承包到各具体单位,并对苗木(米径3厘米以上的国槐、红叶李、香花槐,树高2米以上的雪松,树高1.2米以上的塔柏等乡土风景树种)提出明确要求。各单位按照县上统一规划指定的地块,实行包地块、包整地、包苗木、包栽植、包后续管理的“五包”责任制,组织干部职工进行栽植管理,林业局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共栽植国槐、红叶李、香花槐等苗木7.9万株,人均17株。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市的具体安排,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紧紧围绕资源增长和农民增收两大目标,积极稳妥地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自在王尹乡试点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以来,共完成确权到户面积65.97万亩,涉及8.17万户,39.86万人,勘界确权率为100%,其中家庭承包经营率99.18%。签订合同82236份,颁发林权证8.17万份,林权证颁发率100%。共建立各类林改档案9523卷,其中县级3171卷,乡级3158卷,村级3194卷。

护林防火及林木管护及时到位,为了适应国家将林业工作重点转移到成果巩固上来的新要求,秦安县切实加强了森林资源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了林地林权管理工作,对全县各类林地,在普查的基础上加强了管护,把林木、林地管护作为林业工作的重点,加强领导,靠实责任,强化措施,严格按照《秦安县封山禁牧实施意见》,采取在重点区域修建护林房,修建围栏,确定护林员,解决管护报酬,落实管护责任等措施,基本杜绝了放牧、人为践踏等毁林现象的发生。林政、公安人员实行包片责任制,在防火期,定期不定期巡回检查,掌握管护动态,有力的打击了破坏林木的违法犯罪行为,震慑了犯罪分子,有效的保护了森林资源的安全。

科技培训和新技术推广深入普及,根据果品市场的发展变化,提高果品质量是当前果品生产的重点工作。今年,秦安县在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进行优质无公害果品生产的同时,把科技培训和新技术推广作为提高果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果农收入的关键措施来抓,围绕“统防”和“活动”,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全面普及高新管理技术,在果树生产的关键季节里,深入乡、村果园,采取理论讲授与现场示范操作相结合的方法,以果树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花果管理、果实套袋、无公害果品生产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80期,培训果农12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万余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