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时节,穿行在秦安农村,呈现在眼前的是农民收获的喜悦画面:新鲜的蜜桃,饱满的麦粒,硕大的马铃薯,嫩绿的蔬菜……
近年来,秦安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作物布局,突出特色,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旱作农业推广、特色产业培育亮点频闪,调出了粮稳果甜菜鲜民乐的新气象。

今年上半年秦安县全面推广全膜覆盖旱作农业技术,积极实施马铃薯种植产业化,着力建设蔬菜产业基地,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推动农村土地流转,较好的完成了上半年各项任务指标。全县农作物播种总面积100.1万亩。夏粮预计单产132公斤,总产4.84万吨。上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20元,占全年计划3384元的33.1%。

全膜覆盖任务全面完成。2011年秦安县把全膜覆盖顶凌覆膜作为抗旱春耕生产的关键措施,坚持早动员,早安排,早部署,早动手,做到了组织领导到位、工作责任到位、物资保障到位、典型示范到位、督查检查到位,确保了顶凌覆膜任务的全面完成。完成顶凌覆膜面积17.29万亩,占顶凌覆膜任务16.8万亩的102.9%。其中集中连片示范面积9.3万亩,在刘坪、莲花、五营、陇城、王尹、千户等乡镇建立了高标准的示范基点。
产业结构调整更加合理。秦安县坚持把进一步调整种植结构作为挖掘粮食生产潜力的关键,以培育壮大玉米产业、马铃薯产业和蔬菜产业为重要内容,积极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逐步形成了更加合理的产业格局。今年夏粮面积36.56万亩,秋粮不含复种达到39.12万亩,蔬菜生产上半年完成6.5万亩;玉米面积保持稳中有增,马铃薯种植在稳步增加面积、推广脱毒种薯的基础上,积极推广了地膜覆盖早熟脱毒马铃薯,今年种植8100亩,同比增加1900亩。

设施蔬菜建设进展良好。该县继续采用土地流转、反租倒包、建设商垫资、大规模建棚的新机制、新办法,在兴国镇蔡店村已规划塑料大棚设施蔬菜基地200亩,王窑乡山场村塑料大棚建设100亩;在云山乡张湾村、王窑乡山场村规划了航天辣椒示范基地1100亩;在王尹乡规划了高原夏菜基地建设1000亩;完成了新增8000亩黄瓜、茄子无公害一体化认证的产地环境评估、基地技术培训等前期工作,促使该县的蔬菜基地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力带动了蔬菜产业的发展,上半年生产总面积达到6.5万亩,同比增加1.2万亩,开展农残快检124个,合格率达99.2%。

脱毒种薯推广措施得力。以全膜早熟马铃薯示范和脱毒良种繁殖体系建设为重点的马铃薯产业,结合旱作农业全膜覆盖项目,在五营乡薛李建设早熟马铃薯示范基地1500亩,在陇城镇西番坪种植早熟马铃薯1000亩;按照一乡一品农业工作思路,在王甫乡共建成马铃薯一级良繁基地1800亩,二级扩繁基地2万亩。为了减轻农户购种负担,秦安县争取项目、加大补助,为该乡的一级良繁基地每亩补助150元,二级基地每亩补助30元;同时,在西川镇规划落实千吨级种薯贮藏窖一处。今年全县脱毒马铃薯生产面积将进一步扩大,普及率将达到90%以上,马铃薯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加。

能源沼气项目进展顺利。2011年,秦安县开展了“农村能源执法年”活动,进一步规范了农村能源执法工作;实施了“农村沼气示范村示范户建设”活动,通过把沼气建设和当地优势产业相结合,推广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加强“三沼”综合运用,建成了30个示范村,150户示范户。同时进一步加强后续管理工作,开展了后续管理培训指导,为农村沼气正常持久发挥效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农村沼气建设正常项目1600眼,涉及13乡镇61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1323眼,涉及13乡58村,太阳灶项目1112户,涉及10乡镇45村。
农机补贴项目全面完成。今年以来,秦安县争取到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第一批补贴资金320万元,补贴拖拉机、多功能微耕机、机动喷雾器、脱粒机等各类农机具2300多台,受益农户1200多户。开展了农机作业示范点建设,在莲花镇、五营乡、云山乡、王尹乡建成5个农机田间作业示范点13210亩。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项目整村推进活动,建成了云山张湾村、中山山后村和千户乡千户村三个整村推进示范村。通过农机补贴项目实施带动,全县农机拥有量得到增加,田间作业量进一步扩大,目前完成机耕3.5万亩,机播完成1.5万亩,机械深施化肥24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