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到基层去换得真知来
———秦安县千名机关干部下基层启示录
秦安县王窑乡漆老村大面积种植了一种名叫冬花的中药材,去年天公作美,收成不错。然而,苦于无市场无销路,冬花堆成了山也换不来钱。就在村民们水急鱼跳的时候,村上来了一名叫王四庆的干部。冬花卖难的问题催着王四庆走遍了秦安和甘谷的城镇乡村,终于同甘谷的一名药材经销商达成协议,将漆老村近2万公斤冬花换成了11万元的钞票。漆老村群众感激地说:“王四庆是党派来的好同志,是我们农民的贴心人。”王四庆走进漆老村,缘于秦安县开展的千名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像王四庆一样,从2005年12月1日到15日,秦安县四大班子34名县级领导率领1133名机关干部参加了这次以“联系群众、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解决矛盾”为主题的活动。他们进村入户,既对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又使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增长了才干,密切了干群关系,树立起党的威信。近日,记者深入秦安县,真实记录了该县千名机关干部下基层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启示一:联系群众、了解情况,使广大机关干部在田间地头真切地听到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怨什么。
秦安县千名机关干部下基层的时间选定在去年年底,有着特殊的意义。县委书记陈天雄告诉记者,一方面,“十一五”将至,干部只有沉下去,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才能决定“十一五”干些什么;另一方面,这是农闲时节,外出打工的农民也陆续回乡,可以更多地了解农民的想法。
兴国镇有一封群众来信,第二天就有了答复,这件事在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中传为美谈。原来,该镇先锋巷住着244户居民和农民,巷道夏天是“水泥路”,冬天是“溜冰场”,群众希望政府帮助硬化巷道路面。这封写给县委书记陈天雄的信上有40多人的签名,还盖了大红手印。
12月9日,陈天雄收到信后当即作出批示,请兴国镇结合千名干部下基层工作到先锋巷实地考察,巷道整修可以结合明年以奖代补形式组织住户集资投劳,县政府予以补贴。次日,工作队向全体住户发了通知,与87名住户代表进行了商谈,当天确定了整治方案,决定今年春天解冻后施工。对此,群众十分满意。
记者在安伏乡采访时发现,干群联系卡、民事卡片、民情日记簿,每一位进村入户干部都随身携带。哪一段路该修了,哪一片庄稼长势不好,哪个村急需农业科技,哪一位专业户缺少资金,哪一家困难户需要救助,清清楚楚地记在卡片上,写在民情日记中。
安伏乡李河村地处叶莲路中段,因路边水渠占地问题与工程队产生矛盾,致使长达1.5公里的路段很长时间以来不能铺油。这次工作队深入12户农户反复细致做思想工作,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矛盾得到化解,目前已完成铺油,为叶莲路全线开通奠定了基础。
下基层活动中,工作队和党支部、群众一起商量,帮助各村初步理清了发展思路。如以果椒为支柱产业的安伏位峰片各村,在明年将把兴修连接叶莲路的道路及农路建设作为重点工作,解决发展的交通“瓶颈”;川区各村依托叶莲路交通便利的优势,把发展思路确定为发展高产高效农业,计划在安伏等村发展高科技大棚30座-50座,目前已着手建棚准备工作。
启示二: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在为群众服务中查找差距,提高干部为群众服务的水平,积极探索转变乡镇职能的有效途径。
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职能也应随之从管理转变为服务,秦安县在探索乡镇职能转变上走在全省的前列。
2005年以来,秦安县在安伏、郭嘉等6个乡镇的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这6个乡镇工作的侧重点是对基层群众的服务和引导。从这个意义上说,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为党政机关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一线,服务一线群众,提供了一个锻炼的机会,为探索乡镇职能转变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