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积极发展三大主导产业的同时,庄浪县还依据不同的地理优势,积极发展三大特色产业。中北部耕地面积较大,着力发展亚麻产业,今年亚麻种植达到4万亩;河谷川区海拔低,光照好,水源足,大力发展蔬菜产业,蔬菜种植面积达3万亩;关山林缘区高寒阴湿,适宜中药材种植,发展药材4万多亩。
山山水水巧安排,家家户户得丰收。
三大主导产业和三大特色产业的初步形成,从根本上改变了单一的温饱型种植结构。农业布局在变,种植结构在变,粮经比例在变,老百姓的钱袋子也随之而变。
2004年,全县人均纯收入比2003年提高了120元,今年各项农产品获得大丰收,人均纯收入又比去年有更大的提高。
变“苦力型”为“智力型”,靠提高农民素质增加收入从城镇到乡村,庄浪县的方方面面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而作为深刻变革主导者的庄浪人的变化是最大的。过去的“田把式”变成了“土专家”,庄稼汉变成了经济人,“苦力型”变成了“智力型”。
庄浪人从土地里走了出来,视野开阔了。
他们不再单纯地依靠土地过日子,而是通过各种途径奔向致富之路。
通过土地的合理流转,打破地界条块分割,使得懂技术的人才承包经营,使土地发挥更大的效益。阳川乡下堡村村民张芳洲承包该村20亩红富士果园,通过科学管理,加强科技投入,年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在张芳洲的示范带动下,全村的苹果质量均有提高。随着三大主导产业和三大特色产业的兴起,庄浪县还涌现出了一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贩运大户;昔日的种田能手们组织了40多个专业农产品协会。协会的组织者,站在了农业产业化的风口浪尖上,给农民带来技术、信息,为产品寻求市场,使农民收益达到最大化。在农产品销售旺季,全县60多名贩运大户,又成了田野与市场之间的纽带。果品经销大户马明德,年经销果品1000余吨,销售收入50万元以上。
深刻的经济变革为庄浪农村的能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更为广大普通劳动者提供了创造的舞台。那些走出家门的务工者也不再单纯以苦力挣钱,而是以技术致富。庄浪县通过劳务输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今年,免费培训劳务人员6300人,有效地促进了劳务输出人员由“苦力型”向“智力型”转变。庄浪县大庄乡举办各类劳务培训班6期,参训人员达630人。
杜家村村民杜长益带动全乡151人,出国“打洋工”,人均年收入高达1.2万元。在大庄乡和杜长益一样的劳务带头人多达78人,全乡4000多名劳务人员外出务工,全乡年劳务收入达2100万元,人均1063元。
经济结构在变、农业布局在变,庄浪人也在变。庄浪县巨大的变革之中却隐藏着不变,不变的,就是庄浪人改变自己处境与命运的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庄浪人谱写着一篇又一篇全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