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凰卫视和芬兰电视台联合做了一档节目,名字叫《价值中国》,最近要做一期关于“迷信和信仰”的话题,栏目组邀请我去参加这期节目的录制。我对这个题目很感兴趣,就答应了。约好是今天上午10点开始录制,但因我正参加一个会议迟迟不能结束,不能按约定时间赶到,于是我不断地给他们发手机短信,让他们往后推一个小时,再推一个小时,一直推到下午一点钟我才匆匆赶到了录制现场。一见到录制现场的工作人员、主持人和另外一名嘉宾――北大的陈教授,我就不断地向他们道歉。节目录制了一个半小时,录完了,大家都说饿了,要吃饭了。我这才想起来,我上一次吃饭是前一天晚上了。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不过,因为迟到,事先没有准备,再加上饥饿的影响,恐怕我在这期节目中表现得不是很好。在这夜深人静之际,整理一下今天的思路,对我在节目中表达的观点再做一些补充。
信仰最大的敌人是迷信。迷信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本质上都是人们在信仰的道路上误入了歧途,让自己变得迷茫无知、瞒心寐己。其实,真理只有一个,无论是我们通过信仰的道路,还是通过科学的道路,只要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我们总会在真理的面前相聚。但无论我们在科学的道路,还是在信仰的道路上,如果方向出了问题,就不可能认识到真理,也不可能到达真理的面前。信仰和科学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在追求真理,两者不应该是矛盾的,如果他们之间有了矛盾,那一定是一方有错,甚至两方在方向上都出现了错误,走入了迷信。所以说,在信仰的道路上误入歧途会产生迷信,在科学的道路上误入歧途也会产生迷信,而探求真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每一个人不断地破除迷信的过程。我们这一代人受科学的影响比受信仰的影响更大,有时片面地强调科学的力量,也会给我们带来迷信,这种迷信比信仰带来的迷信更多,危害也更大。其表现就好象瞎子摸象一样,只了解、承认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有限的东西,对未知的领域、无限的东西缺乏认识,也缺乏敬畏和探索的态度。这样的态度本身也是违反科学的。
在节目的录制过程中,我感觉在场嘉宾谈得很学术、很抽象,他们两位都是博士,理论水平相当高。

谈到具体产生迷信的原因时,我突然想到摩西从西奈山上拿下来的一块石板,上面就刻了上帝给人们的“十戒”,其中有一戒就是不能有偶像崇拜。在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也反对偶像崇拜,所以在伊斯兰教中没有任何的偶像,只有一些抽象的符号。因为偶像崇拜的确是产生迷信的主要原因,最起码是产生迷信的诱因。禅宗中也是反对偶像崇拜的,禅宗中没有偶像,尤其是在六祖慧能之后,更是竭力地破除偶像崇拜。禅宗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大学者胡适、季羡林针对禅宗对中华民族四百年的影响都有过许多专门的论述。孔子的思想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关于儒学是不是宗教信仰,几百年来一直都有争论。在孔子的学说中,没有涉及到灵魂,也没有涉及到来世,当孔子的学生问孔子死后的世界时,孔子只是简单地回答:“未知生,焉知死”。但在今天,悄然兴起一阵给孔子树标准像的风气,这实际上跟探索真理、破除迷信是相背离的。
这档节目的名子叫《价值中国》,所以又不得不说到中国人的价值观。一谈到中国人当下的价值观,可能大家马上就说,物欲横流,没有信仰和精神的追求。但我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中国人当下是在精神上的追求最为真挚——正像有人提出的“中国是未来的国家”,中华民族的精神在未来会爆发出无穷的力量。
由这档节目,我也想到一些过去的事。
去年也是这个季节,我去了趟五台山,看到了许多人在跪拜,有些人甚至从一进到五台山县境内,就一路跪拜到山上。这种探求的精神,这种虔诚的精神可能当今在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中都看不到。但有许多也是见山拜山,见水拜水,见佛拜佛,见到毛主席的像也拜。在五台山上,我发现那里保留的毛主席当年住过的床,江青住过的床,甚至林彪住过的床都有许多人在拜,在床上放着钱和香烟。在没有真正信仰的社会中是很容易产生迷信的,就像地里不种庄稼,杂草一定会长起来的一样,信仰也是需要引导的,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小时候发生的事对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影响是最大的。我记得我不到十岁那年,有一天后半夜父亲突然得了急病,妈妈让我带上一根木棍,去叫叔叔。叔叔和奶奶住在一起,离我们家有几百米的距离。临出门前,妈妈嘱咐我说,一定要紧靠着崖边跑。这样有什么野物过来的话,就不会腹背同时受敌,而手中的木棍可以对付一阵。那年月,我们老家狼很多,经常有狼吃猪、狼吃羊的事情发生。我跑到叔叔家,叔叔就知道我们家出事了,马上穿好衣服向我家跑去。我则坐在奶奶家的炕上直哆嗦,讲不出话来。奶奶告诉我,不要怕,只要为人不做坏事,灾祸就不会找到你的。当时,我以为这是奶奶本人的人生经验,等我长大以后才发现“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几乎是每个人都知道的道理。这也许就是我最初形成的价值观的一部分。它会影响我的一生,让我终身难忘,也让我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