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他们还要纠缠一段时间。
不是第一次
事实上,稍微对任志强和潘石屹比较注意的人都知道,他们如此互不相让的“口水仗”已经不是第一次。
从1992年潘石屹进军京城到2004年任潘握手合作“尚都国际”,这十几年间,两人剑拔弩张,争吵不休,简直可是说是一对“欢喜冤家”。
1995年,名不见经传的潘石屹初到北京就接手了任志强手中的一个项目,即今天的万通新世界广场 (论坛),当时在任志强手中算不上好项目的万通到了潘石屹手中却变成了一个卖出当时北京市场天价的宝贝。用潘石屹的话说,万通新世界广场是从任志强废纸篓里捡出的一个金元宝。
潘石屹依靠万通成功后,随即开发建设了现代城。在这期间,任潘之间为了现代城和华亭嘉园 (论坛 像册 户型 样板间) (论坛 像册 户型 样板间)的好与坏,着实彼此费了很多“唇舌”。
此后的事情也大致类似。2000年,SOHO现代城推出后,销售异常火爆,创造了北京楼盘销售的奇迹。
同年2月20日,任志强应邀前往现代城,在潘石屹的亲自陪同下参观了SOHO样板间。此后任志强在写给潘石屹的信“三分也算及格——朋友之间的交流”中指出了SOHO现代城的设计弊端,并在最后得出了结论。
“北京也许是项目的一个优点(概念)就可以掩盖10个缺点”的城市。其批评之意不言自明。
潘石屹接到来信后非常重视,让公司主要领导、设计部及专家小组认真研究了信中所提出的问题,并做出了答复,以“创新是需要勇气的”为题对任志强给予回敬。他坦言:“我们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实质上都是观念上的差异。”潘石屹称,画家的画摆出来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提出批评意见,房子也应该这样。
此后,媒体以大幅版面刊登了上述两封针锋相对的信,把任潘之争暴露给社会公众。潘石屹最后还出钱制作了《SOHO现代城批判》,再次推波助澜。直到后来,王石出来表示,媒体最好不要再炒作这件事了,要为新生事物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此事才告一段落。但两人的争斗却从未停止过。
在北京物流港 (论坛)的建设上,两人再度交锋。北京物流港项目由京泰集团、嘉里集团、华远地产、SOHO中国共同加盟,其中京泰集团与SOHO中国合资,嘉里集团与华远地产合资组建两个公司分别负责一半地块的规划设计与开发。任潘将在同一区域内一拼高低。为彼此之间能形成差异,双方曾协议在制定方案时,互相沟通。可2003年底,任志强似乎是调侃又似乎生气地说:“我们邀请潘石屹来参加华远项目的前期研讨会,但是他并没有邀请我们。”而潘则称他们的会是在英国开的。
2004年初,因为北京“4号令”出台,新的供地政策被敲定,潘石屹在北京喊出了“房价要涨”的声音,任志强立马回应说:“要涨也只是小潘的房价涨。”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房价涨落之缘由。从中,明眼人不难看出其针对潘石屹的因素有多少。
性格决定一切
在分析任志强与潘石屹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吵吵嚷嚷,业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刘先生的认为是他们性格的原因。
任志强军旅起家,是京城地产的“老前辈”,以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直言敢说闻名业界,这从他写的一些文章标题中就能看出来,如《地产品牌就该暴利》、《穷人就不该买商品房》、《不能让所有人都买房》等,尽管有些人认为任志强说的理性而客观,但还是得罪了不少“草根族”,引来骂声一片。然他好像并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
|
|
|
|
|
|
|
|
|
|
|
|
|
|
|
|
|
相 关 新 闻 |
|
相 关 专 题 |
|
|
|
新 闻 评 论 |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天水在线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天水在线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水在线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