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麦积区始终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着眼管好用活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坚持打优势牌、走特色路,着力推动“五个转变”,不断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水平,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破零”到“稳住”、再到“做强”的蜕变。2024年底,全区37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0201.39万元,其中经营收入6214.38万元、投资收益942.26万元、补助收入2195.81万元、其他收入848.96万元,村均收入达26.92万元,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全部清零。
一是建队伍强力量,推动管理由“兼”到“专”转变。着眼具体工作有人抓、具体事务有人干、具体问题有人管,搭建区、镇、村“三资”管理组织,择优选择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402名工作人员,专职负责“三资”监管工作,做到全域统筹、全员发力、全速推进,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全面增收。立足解决农村经营管理队伍人员不足问题,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突出“能人治村”,结合村干部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将优秀人才优先充实到农村经营管理干部队伍,目前全区1323名村干部中,本乡本土大学生、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退役军人占比92.8%,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全覆盖,真正把专业的事交给能力突出、专业对口的人去抓去干。成立工作督导专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结合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专项整治,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现场发现交办问题,及时跟进督导整改,不断巩固提升专项整治成效,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向好。
二是摸家底改问题,推动核查由“散”到“聚”转变。立足推进基层集体“三资”有效利用、实现保值增值,集中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职责要求,统一调度力量,实地开展核查工作。坚持逐村过堂、逐条把脉,采取核对账面、实地走访等方式,通过清查、登记、核实、公示、确认、建立台账“六个步骤”,集中核查每个村集体资产数量、资源面积、使用情况等关键信息,同步清收和整治不规范合同,全面摸清集体“三资”存量、价值和使用情况,2024年全区37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共有资金14.19亿元、村级固定资产35.65亿元、集体土地总面积234万亩。成立专项督导工作组,扎实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行动,进镇入村、下沉一线,实地督查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财务管理、经济合同、扶贫资产移交等工作情况,累计排查整改各类问题197个,从严核查涉及“三资”领域问题线索,通过重拳出击、严查快处、形成震慑,为农村集体“钱袋子”系上“安全绳”。
三是建平台强业务,推动监管由“点”到“面”转变。着眼解决“三资”管理有章不循、核算不规范和档案管理混乱等问题,依托甘肃省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平台,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采取清查确权、数据录入、完善制度等方式,建成覆盖379个行政村的“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对各镇农村集体“三资”底数、经济合同、财务数据、产权流转交易等状况,实时预览监督和动态监测预警,实现全区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一网统览、一网统管”。依托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先后举办专题培训班4次,组织培训镇、村“三资”业务人员430余人次,全面解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相关业务政策,积极回应成员身份、成员权益等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由“点”及“面”、以“面”带“全”,着力推动各级业务人员和乡村干部、驻村干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培训全覆盖,让农村“三资”信息化监管更好地服务集体资产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做好农村集体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建制度促规范,推动台账由“有”到“优”转变。围绕“三资”管理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闭环管理,着力健全区、镇、村三级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印发麦积区“三资”财务资产管理制度、村集体经济“四议两公开”程序、财务报账审批等3个资料模板,完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资金管理制度、财务开支审批制度、票据管理制度等13个制度模板,出台清产核资、“三资” 网络运行平台监管等2个规范文件,确保每一个环节“怎么管”都有章可循,坚决堵塞村级“三资”监管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切实守好管好用好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员的“钱袋子”。坚持在使用、开发、租赁、处置集体“三资”时,按照民主决策程序,实行动态管理、全过程监管,进一步完善村集体“三资”管理台账,切实构建起民主决策、依法管理、规范运转的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机制。
五是统资源谋项目,推动发展由“弱”到“强”转变。坚持项目为王,着眼长效长远,抢抓中央财政衔接资金、财政补助资金向支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工作倾斜的机遇,科学整合各类资源,实行“一村一策”、台账管理,逐村分析研判,落实奖补政策,切实谋划了一批能“上马”、能落地的好项目,2024年统筹各类资金6801万元,谋划安排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项目24个、受益村达63个,持续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强化资金统筹整合,聚焦放大今年整合的4382.07万元类资金效应,围绕资金资产资源入股、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联农带农利益联结等方面,深入细致谋划集体经济项目22个。突出发展产业类项目,全力发展壮大以花牛苹果为主的优势产业,目前花牛苹果种植面积达到41.4万亩、产量64万吨、产值25.6亿元,有效支撑村集体经济发展,持续带动广大群众增收致富,全区农民人均果品纯收入5754元、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