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49/BeyondPic/2016-3/18/162958mrrngzgschznsssr.jpg)
3月18日,麦积区委副书记、区长成少平带领区政府办、文广局、旅游局、宗教局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专程深入甘泉镇就双玉兰堂提升改造项目进行了调研与指导。副区长杨铁森一同调研。
![](/Files249/BeyondPic/2016-3/18/162959txg9irh952iz61s3.jpg)
在实地查看了双玉兰堂及周边环境,详细听取了双玉兰堂景观设计方案相关情况汇报后,成少平强调,甘泉双玉兰堂历史悠久,文化背景深远,内涵丰富厚重,是通往麦积山景区的一个重要文化景观节点,做好双玉兰堂古树保护、建筑修缮及提升改造工作对于保护文物古迹,彰显地方特色,发扬玉兰文化精神,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Files249/BeyondPic/2016-3/18/163000zanh1nithqagioao.jpg)
成少平要求,甘泉镇及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甘泉双玉兰堂在推动区域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双玉兰堂提升改造工作,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完善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切实开展好古树保护、建筑修缮及提升改造等各项具体工作;要综合全面考虑旅游、生态、环保等相关因素,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定位,进一步优化完善双玉兰堂景观设计方案,高效率、高标准做好双玉兰堂提升改造工作;要继续在国内相关古树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与规范下,对院内古树进一步采取必要的科学的技术保护和养护管理,确保古树安全健康生长;要因地制宜,细化措施,统筹兼顾,积极稳妥地做好双玉兰堂周边道路、排污管网等相关设施建设;甘泉镇、村两级要科学安排部署,合理调配力量,加大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做好相关协调服务保障工作,确保玉兰堂提升改造项目有序高效推进。
![](/Files249/BeyondPic/2016-3/18/163001eo8yy462aqf5rd7a.jpg)
据悉,甘泉双玉兰堂位于麦积山以北15公里处,坐落于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玉兰村甘泉寺内。甘泉寺在唐代,曾为香火鼎盛的太平寺,后毁于战乱。因寺内有一眼泉,清澈甘洌,名为“春晓泉”,太平寺也叫“甘泉寺”。寺内“春晓泉”旁,有两棵罕见的古玉兰树,两树相距5米,俗名“双玉兰”,两树高约25米,围约2米,传说系北宋初年为纪念杜甫旅居天水所植,距今已1000多年。每年春分前后,蓓蕾绽放,遍枝兰花,左株白色,右株粉红色,满院缤纷,清香四溢,誉称“玉兰花香”,树虽年深日久,仍苍健挺拔,枝叶茂密,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两棵古树犹如白衣相公与紫衣佳人一样,千百年来亲密依偎,笑看古今。一九五四年邓宝珊先生曾题“万丈光芒传老杜,双柯磊落得芳兰”的诗句,后又请国画大师九十五岁的齐白石老人书写“双玉兰堂”四字。一九五九年国庆节,邓宝珊和吴鸿宾同志托麦积山文物保管所将白石老人所书做成白底兰字的匾额悬挂于寺内殿宇门上,故“双玉兰堂”由此得名。春晓泉前,玉兰树旁,有古柏两棵,苍劲挺拔,其中一柏又寄生一棵槐树,槐树中又寄生一棵椿树,邓宝珊先生生前曾赞三棵套生树为:“柏槐孕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