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和六盘山特困片区国家重点扶持县区,现辖17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379个行政村,总人口63.5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5.4万人。2014年精准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户24589户10.3万人。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区紧紧围绕“六个精准”要求,紧盯减贫目标,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抓手,以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培育发展富民产业。开展“培育产业增收年”活动和以“人均1亩果蔬园,户均1人搞劳务,户均出栏2头大牲畜,家庭收入3万元”为主要内容的“1123”增收工程,持续带动贫困农民增收致富。
——出台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的新举措。加大政策保障力度,专门制定《麦积区扶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办法》、《麦积区农业特色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奖励扶持办法》、《麦积区助推双联行动发展放养鸡产业扶持办法》,为农业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强化资金支撑力度,区财政年均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发展壮大果品、蔬菜、畜牧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搭建融资平台,为各类龙头企业协调落实贷款6.84亿元,区财政累计垫付利息6396万元。目前,全区累计建成万亩以上林果基地6个、千亩以上基地140个,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72个,发展设施蔬菜9.25万亩;培育发展重点龙头企业216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56家、家庭农场68家。
——探索发展富民产业的新模式。积极探索企业与贫困农户利益链接机制,在林果产业发展上,坚持整流域流转土地、企业总体承包经营,通过建立“由企业垫资统一流转土地建基地,垫付前5年生产费用,将已建成的果园返包贫困户分户经营,果品收益后逐年返还企业垫付费用”等发展模式,引导贫困户以带资入企或转包土地的方式投入产业发展。在生态放养鸡产业发展上,采取“贫困户以政府补助资金入股龙头企业,并接受技术培训、参与管理、投劳取酬”和“企业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农户分户饲养、由企业保底回收”等的方式,带动贫困农户参与生态放养鸡产业发展。
——培育适合贫困村发展的新产业。坚持把发展富民产业作为减贫致富的主渠道,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精准谋划、合理布局,有组织有规模地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林果、养殖、蔬菜产业已覆盖全区379个行政村,其中17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均确立了主导产业。围绕“林果业适宜区全覆盖”,发展“花牛”苹果产业40.3万亩,全区林果面积达到65.2万亩,其中13716户贫困户发展林果产业6.67万亩;积极在河谷川道区发展设施蔬菜3.3万亩,其中149户贫困户发展设施蔬菜241.48亩;在林区林缘区发展以标准化放养鸡和肉牛为主的养殖大户137户,年畜禽饲养量350多万头(只),帮扶带动320户贫困户发展畜牧养殖;在不适宜发展果品、蔬菜、畜牧产业的贫困村,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增加收入,组织输转务工人员11.15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6.67亿元,其中组织输转贫困户务工人员2.3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