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凝心聚力求发展;谋好事、解难事、办实事,情系百姓为民生。就是这种责任与承诺,就是这种担当与作为,让社棠镇教育实践活动亮点频出、硕果累累……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镇在做好规定环节和步骤的同时,积极创新方式方法。”采访中,社棠镇负责人告诉笔者,“我们结合全镇工作实际,在各村、社区全面推行以‘三级联促’、‘四议三双’和‘5+1’服务模式为主要内容的‘三四五’工作法。全面提升了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据了解,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社棠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带头包村开展蹲点和调研工作,将每月蹲点时间由3天延长到5天,其他班子成员包村蹲点不少于7天,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带头示范促进作风转变。同时,该镇坚持夜校讲学制度,每月开展夜校讲学在2次以上,每次不少于2小时。结合葡萄种植和劳务输转,适时邀请果树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夜校讲学,组织有特长的镇干部和技术人员采取集中辅导、互动交流等方式开展技能培训,强化了学习、提高了群众创业致富的意识和能力。该镇还严格落实村级干部坐班服务制度,由镇村干部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坐班服务,城郊村每天坐班不少于4小时,川区村每周坐班3天,每天不少于3小时,山区村每周坐班2天,每天不少于3小时,确保了群众办事有人在、为民服务有效果。

通过建章立制,使“生冷横硬”、“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衙门作风问题得到解决。在镇机关、村组、社区和镇属各单位推行岗位服务监督制、服务引导制、首问责任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党员干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并在各村全面推行以“三级联促”工作机制、“四议三双”议事程序和“5+1”服务模式为主要内容的“三四五”工作法,开展社区居民说事制度,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参加志愿服务,推行机关干部下基层解民情服务活动,为基层帮办实事360多件,与86名留守儿童建立联系对子、开展联系活动170多次,走访群众7937户1.3万多次,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真抓实干,在推行工作法的进程中进一步强化镇村干部的责任、搭建锻炼人的平台、营造浓厚的干事氛围,切实提高了党员干部事业心责任心,真正使干部充满了活力,为镇村两级建设发展贡献着积极力量。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该镇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力推进“城中村”改造等项目实施,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续建总占地12.6亩社棠园城小区建设工程,设计建设住宅楼4栋216套42000平方米(其中7层三栋,12层一栋),商业楼1栋4200平方米,总投资6800万元。商住楼已全面完工,1、2、3、4号住宅楼已完成主体工程,目前正在实施住宅楼配套设施建设,3、4号住宅楼外墙粉刷、上色基本完成。

与此同时,该镇还积极推进了向阳村金台星光家园建设。该小区占地62604平方米,计划总投资4.6亿元,规划在临街原机修厂3.6亩土地处建一栋2个单元、26层住宅楼。目前,招标手续和前期3300平方米拆迁工作已经完成,正在实施一期地基基础工程建设;推进白家庄海謦小区建设。该项目总占地136568平方米,计划总投资9623万元。目前已完成一期地勘、设计、护坡治理、变压器迁移以及基础工程;完成一期商住楼6个单元72套住宅、24间铺面计7980平方米主体工程,内外粉及绿化亮化工程正在实施。

推进了槐荫生态移民搬迁项目建设。该项目规划用地23亩,15341平方米,安置群众63户,每户132.8平方米,目前,已完成了安置规划区域选址、土地置换、3万方基础垫方工程,正在实施63户主体工程建设。全力做好重点项目协调保障工作。天平铁路、北山滑坡治理、清水-草川-丰望-风动厂公路社棠段三大重点项目在该镇实施建设,目前已与80户群众签订了拆迁协议,完成房屋拆迁43户,其余拆迁正在有序进行;建成砖混结构安置房60套,已全部完成分房;已完成石岭基础填方及场地平整,56套安置房主体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完成下曲16户村民房屋拆迁,协助项目顺利建设。同时,该镇还多措并举,积极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已形成以葡萄为主、苹果为辅、多果并举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办实事、惠民生、促发展,社棠镇的党员干部们心系群众、服务百姓,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