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中共天水市麦积区委书记 蒲 军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战略目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麦积区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县区,担负着探路子、创经验、树标杆的重任。为此,我们立足区情,抢抓西部大开发、关天经济区建设、天水发展大城市三大机遇,以“13345”区域发展战略为统领,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着力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方面作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战略性工程,需要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实。今后我们要在遵循总体规划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式,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一、理清发展思路。要以城乡统筹一体化为目标,以城中村改造和乡村土地流转为两大抓手,以率先突破城乡社会保障、户籍管理、公共服务改革为动力,以推进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土地适度集中规模经营、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全区城乡一体化工作将按照三步走的思路,2010年启动,3年内取得重点突破,5年初步形成产业发展城乡联动、基础设施城乡配套、公共服务城乡协调、社会保障城乡覆盖,10年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明确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区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农业现代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明显成效。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保持在10%以上,达到3500元以上,城镇化率达到38%(按户籍人口计,目前为24.5%),城乡实现相对充分就业,城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趋于基本均衡。到2014年,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完善,“三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保持在12%以上,达到4500元以上,城镇化率达到40%(按户籍人口计),城乡实现充分就业,城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实现均衡协调发展。

三、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我们将全区17个乡镇按照三种类型分步加以推进。第一类为城郊镇和涉农办事处,主要是花牛、马跑泉、甘泉、社棠、麦积镇和道北街道办事处,这些都是市列及区列试点镇,经济基础好,产业发展快,我们将本着典型引路、率先突破的原则,全力推进试点,为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走出新路,创出经验,5年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目标。花牛镇将突出市场建设、新农村改造、产业提升三大重点,加快与城市发展的融合;马跑泉镇将突出城中村改造和片区开发,着力改善人居条件和发展环境;社棠镇将充分发挥工业企业集中和天水经济开发区建设的优势,突出抓好街景整治和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努力走出以工促农的新路子;甘泉镇将借助深厚的文化底蕴,抓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突出抓好仿古式小城镇开发改造;麦积镇将围绕麦积山景区优势,突出抓好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和以“农家乐”为主的餐饮服务业扩容提升及景区八个自然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旅游产业的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道北街道办事处将集中实施张、吕、何、寨4村城中村改造,改善居住条件,缩小城乡居住差距。第二类为河谷川道地区、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包括伯阳、元龙、东岔、中滩、渭南、石佛、新阳等乡镇,重点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商贸服务业,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和完善农村集贸市场综合服务功能,力争使中心村、重点村道路硬化和旧街区改造为主的小城镇建设取得明显效果,5年后7乡镇接近城乡一体化标准。第三类为相对边远的乡,包括利桥、党川、三岔、琥珀、五龙等乡,充分利用宝天高速公路、310国道、麦甘公路等交通便捷条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能力,力求城镇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