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 突出特色
全力开创麦积区农业发展新局面
□麦积区委副书记 马兆让
2009年,麦积区以实施“产业富民”战略为重点,紧紧围绕促农增收“六大工程”建设,努力克服金融危机、自然灾害、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6.23亿元,较上年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99元,较上年增加234元,增长10.8%。
2010年是全面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第一年,也是全力巩固“十一五”发展成果,精心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一年。
今年全区农业工作的发展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紧紧抓住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后十年发展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入实施促进农民增收“六大工程”,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以果品为主导,以畜牧、蔬菜为两翼,以“两山一片一线”为重点,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有序推动城乡一体化,促进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目标是:完成以优质花牛苹果为主的果品10万亩,建成蔬菜基地12万亩,新发展专业村7个,百头养牛场4个,规模养殖户330户,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2546元增到2010年的3004元,2010年解决贫困人口0.8万人,下降到4.92万人。

整合项目,集中优势,办好七个特色农业综合示范点
一是三阳川川区万亩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在中滩镇、石佛乡、渭南镇种植蔬菜41069亩,配合抓好山东威龙集团2万亩葡萄标准化生产及20万吨气调库建设。二是王旗山万亩花牛苹果基地康晟示范园建设。在抓好原有1000亩果园管理的同时,新建果园1000亩。三是卦台山——郭王10公里苹果长廊康晟源合作社农牧结合示范段建设,新建果园3000亩,并开展果园养鸡示范。四是九龙山万亩花牛苹果基地循环农业综合示范点建设,新栽优质花牛苹果700亩,抓好2000亩花牛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成九龙山禽业公司44万只蛋鸡场及育雏鸡场,并与洁通公司联合搞好鸡粪入园循环农业示范;以元谷堆造林绿化为重点,栽植刺槐33万株,造林1000亩,主干道沿线栽植行道树;完成九龙山禽业至洁通公司道路硬化工作。五是甘江沟万亩花牛苹果示范基地百佳信示范区建设、百佳信苹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等2200亩花牛苹果建园及覆膜、果园管理工作。六是曹温梁万亩花牛苹果基地建设,完成1.7万亩果园建设及曹石——杨湾新农村建设示范区沿线果园后续管理。七是抓好石佛导流山千亩花牛苹果示范园建设,认真完成3800亩的土地整理项目,配套完成上水工程,并对新修的15公里道路进行改造。

倾注精力,打造典型,全力抓好农业12个单项“亮点”
认真实施社棠工业园区10.056km防洪治理堤防工程建设。续建完成五龙三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五龙乡、中滩镇完成供水管网、村级调蓄水池及入户工程。抓好甘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甘泉镇完成水源、管理站、管网工程。组织实施甘泉镇谢家沟高愣梁流域万亩梯田综合治理示范工程。狠抓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在甘泉镇建设蔬菜塑料大棚524座。对麦甘公路麦积段进行绿化,在花牛镇、渭南镇、中滩镇、新阳镇、琥珀乡完成50公里绿化带。全力实施旱作农业项目,分别在五龙乡和中滩镇打造1000亩集中连片示范点,在麦积镇红崖片区建集中连片1500亩。进一步加强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在马跑泉吴家崖村新建设施蔬菜180亩;在甘泉新建设施蔬菜200亩;在新阳沿河村新建设施蔬菜70亩。全力抓好2009年度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甘肃丰收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000吨马铃薯变性淀粉和5000吨水晶粉制品加工项目。完成东柯河流域、花牛镇南山九峪村火烧庙、东柯河流域颍川河流域果树盘铺膜4600亩。抓好花牛镇上湾片区3000亩、南山花牛苹果标准化生产1000亩的苹果基地建设任务。抓好马跑泉镇团庄村等8个第二批市列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各项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市上验收。

城乡并重,统筹发展,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
紧紧围绕“13345”区域发展战略和“到‘十二五’末期全区经济总量跃居全省十强县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二十强县区”奋斗目标,抢抓国家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历史机遇,坚持科学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为全省、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出经验,树样板。具体要坚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虚实结合。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专项规划,按规划安排项目,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二是点面结合。根据现实基础和财力许可,条线突破,试点示范,以点带面,有序推进。三是软硬结合。从道路等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事业等项目入手,加大硬件建设力度,夯实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通过改善环境,加大引导教育力度,逐步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四是大小结合。通过“路面硬化、路灯亮化、村庄净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小五化工程建设,推进“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环境生态化、居住社区化、农民知识化”大五化发展,力促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靠实责任,狠抓落实,全面提升农业和农村工作水平
一要进一步靠实责任。围绕农业农村工作各项重点任务,区上与乡镇、农口部门签订了农业工作责任书,建立四大组织领导包抓责任制,各业务部门确定科级干部具体负责落实,形成区上分管领导抓部门,部门抓乡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新局面;二要进一步创新机制。为确保2010年农口部门责任书落实,按照“周报表、月小结、季督查、年考核”制度,对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区直有关部门,单位重点项目主要工作进展情况开展现场督查、评比,对当年责任书的完成情况进行平时和年终考核,确保全年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三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不断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政策、信息、资金、融资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认真落实每年将区级财政新增财力的20%用于特色产业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资源、项目、资金向优势产业建设集中的格局,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四要进一步强化培训。整合农业、扶贫、教育等培训资源,认真落实“阳光工程”等培训项目,突出实用致富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两个重点,培养新型农民,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发挥科技人才作用,推进该区农业产业化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