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天水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刘越高主持会议)
5月19日上午,天水市政府“天水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闻发布会在新闻发布大厅举行。
市政府副秘书长、开发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蒋晓立就甘肃天水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情况向与会新闻媒体记者做了详细介绍。
发布会由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刘越高主持。
省驻市各记者站、市直新闻媒体、网站记者,秦州区人民政府、麦积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天水市10强50户企业、驻市金融单位、天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下属单位负责人70多人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甘肃天水经济开发区
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2010年5月19日)
蒋晓立 市政府副秘书长、开发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同志们,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2010年4月25日,经国务院(国办函[2010]78号)批准,甘肃天水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这标志着甘肃天水经济开发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下面,我就天水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有关情况,向大家做一简要介绍。
甘肃天水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994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自开发区成立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甘肃天水经济开发区按照国家对经济开发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要求,坚持立足区域优势,依靠科技进步,以开放促开发,以开放促发展,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开发区发展步伐持续加快,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截至目前,甘肃天水经济开发区共下辖社棠、东十里、二十铺、下曲四个工业园和桥南商贸文化区,实际开发建设和管理的规划面积1300多公顷,重点发展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型能源、新型材料、生物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导的六大产业,逐步形成新的产业聚集区。
甘肃天水经济开发区实行“一区多园”和“封闭运行、独立发展”的运行模式,享有独立的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并于2010年1月起实行了计划单列和新的财税运行体制,真正实现了“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服务”和“一站式办理”的工作格局。其中,东十里、二十铺和下曲三个工业园已入驻项目70多个;社棠工业园道路、标准厂房、污水处理厂、科技创新大厦及供电、供水、供热、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基本完成,华洋电子、凯迪电厂、星火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已入园建设;桥南商贸文化区已初步建成了集金融、通讯、宾馆酒店、商贸、旅游、中介服务、房地产及建筑等产业为一体、功能较完善的新城区。
甘肃天水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跻身“国家队”开发区,将会享受国家的更多优惠政策。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及省委、省政府“中心带动、两翼齐飞”区域发展战略历史机遇,加快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市委、市政府“1135”区域发展战略实施,更多地参与国际分工和资源优化配置,着力构筑天水扩大开放的新平台,提升天水的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全市经济实现跨越式科学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甘肃天水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既是荣誉,也是责任,更是动力。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以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我国西部重要的现代机械电子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为发展定位,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着力提高开放水平,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创新能力,努力把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甘肃省和陇东南地区现代装备制造业中心,成为天水乃至甘肃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推进天水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甘肃和陇东南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最后,借此机会,感谢新闻界的朋友长期以来对甘肃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关心与支持,也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和支持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