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移动的信号好、服务好,我们农民都喜欢用。”这是秦州区皂郊镇皂郊村村民赵会茹说的一句话。
近年来,甘肃移动天水分公司以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积极投身于农村基础通信设施建设、农村信息化建设、县域营销服务网点建设。在农村市场开发中,一手抓网络覆盖,一手抓用户发展,提出了“网络覆盖到哪里,营销服务网点就延伸到哪里”的建设目标。通过“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先后建成偏远农村基站256座,结束了全市512个行政村和150多个自然村落不通电话的历史。在实现网络覆盖的基础上,天水移动还采取自建、合建、委托经营、代办代销等多种方式,加强农村服务营销网点建设,扩大农村服务营销网辐射范围。截至目前,已在全市2505个行政村建成了2768个村级服务站,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方便快捷地开通、办理各种移动通信业务。
除了网络覆盖和便捷服务,在天水农村听到赞誉更多的还有中国移动的品牌优势和低廉的资费。天水移动根据农民的消费实际,在农村推出的神州行“新家园卡”、“创业卡”等农村特色业务和“亲情网”、“i万家”等资费套餐,让农民花最少的钱,享受到了最优质的通信服务。
“赶集”办业务3月18日,在清水县贾川乡贾川村的广场,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在天水移动的业务点上,村民们像赶集一样,从四面八方赶来索要传单,咨询资费,办理入网,把业务员忙得团团转。
在办理业务的同时,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细数着自己对移动业务的看法。村民刘世荣说:“在农村,移动业务有两大优势,一是网络好,现在,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随心所欲打电话;二是服务好,移动公司在每个村上都建立了代办点,要缴费干啥的,有时候只要一个电话,就可以办妥,根本不需要跑路。”接过刘世荣的话茬,周亚军谈的则是信息给农民带来的好处:“移动公司的数据业务把农民提前引进了信息社会,过去种庄稼,靠的是经验,现在靠的是信息,翻开农政通、农民手机报、移动气象站,国家的政策、种植养殖、病虫害防治天气情况的信息,一概都有,真是让人省心不少。”从这些农民朴素的话里,深深反映出了移动通信对农村生产的深刻影响。
快乐的移动生活朱跟生,清水县陇东乡朱湾村党支部书记,一位使用手机多年的“老移动”。
谈起现在的生活,朱跟生说得最多的是手机和移动业务,“当了大半辈子农民,要说变化,最明显的还是信息沟通的变化。”朱书记介绍,过去乡上开个会要靠写信捎话,现在不论人在哪里,只要一个电话,就可以找到人。“现在方便了,移动公司的网络信号好,在半山腰、田间地头都能接打电话,不会耽误任何事情。”
把手机当作通信工具,最让老朱感到幸福的是和儿女们的亲情沟通。朱跟生说,他有两个孩子,一个在上学,一个在打工,可以说,孩子们的学习和工作是老两口最牵挂的事。无论是农忙还是农闲,能接到儿女们从外地打来的电话,听到他们的声音,一切烦恼和疲乏就都没有了。
作为村支书,最让老朱得意的是自己的小手机发挥了大作用。这两年,村里的劳务输转、农产品的销售信息都是靠移动的“农信通”业务获取的,这些信息,给村里人带来了不小的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