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增加25.8公斤节本增效42元
麦积保护性免耕播种小麦机械化收割

(配图:天水在线)
【天水日报讯】(特约记者 汪成保)日前,在麦积区甘泉镇玉兰村,15台联合收割机进行现场作业,群众争相主动预约要求机收,出现了大批农户排队等待的可喜场面。
麦积区从2006年开始试验示范保护性耕作技术,2008年在甘泉镇玉兰村免耕播种500亩,今年已辐射到马跑泉镇崖湾村、甘泉镇吴家河、屈家坪等5个村,免耕播种面积计划达到2000亩。经测产,保护性免耕播种小麦比传统耕作播种小麦平均亩产增加25.8公斤,降低作业成本20.3%,每亩节本增效42元。保护性耕作小麦只进行免耕播种和机械化高茬收割两道作业工序,较传统耕作减少3—4道作业工序,凸显了省时、省事、省工、抗旱增收、保墒增产、节本增收的优势,被农民形象称之为“懒汉庄稼”。
麦积区把机械化收割作为“三夏”工作的中心工作,全区机收工作于6月20日从东向西全面展开,在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拉动下,全区小麦联合收割机拥有量逐年增加,作业面积逐年扩大。麦积区农机管理部门组织本辖区10台联合收割机以麦积区保护性耕作示范点和农机综合作业示范基地为中心展开了一场“虎口夺粮”的攻坚战,随着陕西、河南5台联合收割机的不断加入,全区机收割小麦工作进入高潮。。
同时,麦积区农机管理部门结合“四联四促”工作,对老党员、贫困户、帮扶户进行了每亩30元的机收补贴,面积达50亩。截止7月2日,全区小麦已收割面积25万亩,其中小麦机械联合收割2.7万亩(其中保护性耕作500亩,农机综合作业示范基地3000亩,跨区机收5000亩),投入机械25台,每亩机收费用60—80元,人工收割80元,平均单机纯收入8400元,在充分发挥机收高效优质的同时,机手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