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甘肃新闻>>陇南>>正文
陇南:点石成“景” 和谐发展
(2014-10-19 8:00:38)  来源:甘肃日报  打印本页

  甘肃日报记者 周者军

    通 讯 员 张军平

    金秋时节,走进陇南,交通建设如火如荼、电子商务风生水起、乞巧文化声名远播、美丽乡村令人沉醉……在人们感受到陇上江南亮点频显的同时,宕昌县两河口乡化马村一块石头的变迁,则更让人们体会到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

    “化马巨石”的变迁

    在化马村,穿村而过的212国道上,一块约四层楼高的巨石矗立在路中央,成为一道冲击视觉的景观。南来北往的游客,都会被这一块巨石吸引,驻足观赏、拍照留念,赞叹这一创意之妙。

    化马巨石长10米、宽8米、高13米,重约2600吨,原本位于化马村紧靠国道212线的半山坡上。由于受“5·12”地震波及,加上洪涝灾害侵袭,造成山体滑坡,使这块巨石滑落至212国道,给过往车辆造成了很大影响。

    2013年5月,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带上市交通运输局和宕昌县有关人员,深入实地查看,研究处置办法。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大多数人的第一念头就是“将其炸掉”。然而,孙雪涛却提议“与其炸碎,不如依山就势,将其保留,做成景观石”。通过分析周围环境,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巨石石体稳定,可顺势而为,将内侧山体挖掘拓宽,另开一条道路,保留外侧原来的道路,巨石矗立于国道中间,不仅不影响交通,还可以成为一处特有的景观。

    如今,这块巨石上镌刻着《化马神石记》碑文,与巨石相距不远的岷江岸边一块石头上,刻上了“羌源”“化马神石”等字,与巨石相映成趣。巨石西面的空地上,建有廊桥、凉亭,种植了树木、花草。背靠的山上,建起了羌族风格的碉楼,与巨石相呼应,与附近的千年古树、神泉一起,构成了新的景观群。   (转3版)

    “点石成景”的启发

    昔日挡路的巨石,变成了让人流连的风景,这一看似简单的变化,却折射着陇南干部群众有所为有所不为、扬长避短、后发赶超的发展理念,敬畏自然、尊重规律的科学态度,转变观念、加快发展的生动实践。

    陇南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郑作栋见证了化马巨石由石变景的过程,对常年奔波在陇南山沟梁峁的他来说,一块石头的变迁,使其颠覆了传统认知。他感慨地说:“在建设五阳路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不毁石、不砍树’,遇到千年古树、好看的巨石,哪怕增加成本,也要绕道而行,保留景观,把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资源留给子孙后代。”

    陇南市旅游局局长白杨说:“受化马巨石变迁的启迪,我们在打造美丽乡村的过程中,遵循‘不挪一颗石、不填一眼井、不砍一棵树’的原则。在建房过程中,引导群众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废旧的砖头瓦片,河道的石头石材,枯干的树枝竹片等材料,把不起眼的材料变成美丽乡村的点缀。”

    “在宕昌境内的212国道沿线,有许多宝贝我们过去熟视无睹,在化马巨石的启发下,我们先后开发了邓邓桥、三国古栈道、鲁班崖等景点。同时,在土地、河流、中药材等资源开发利用上,我们转换思维角度、顺应自然规律、尊重群众意愿,既保留了历史文脉,又推动了经济发展,药膳馆、羌族村寨等方面的建设就是例证。”宕昌县县长李建功说。

    宕昌县委书记李平生认为,发展的跨越,首先是理念的跨越。宕昌不缺资源,缺的是先进理念、独具慧眼和转化能力。化马巨石的开发利用,使广大干部群众从中受到了启发教育,从而转变了观念,增强了信心。

    “人与自然”的和谐

    陇南地处中国大陆板块几何中心,素有“秦陇锁月、巴蜀咽喉、陇上江南”之称。然而,在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中,一度导致当地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

    近年来,当地自然灾害易发、多发、频发的严峻现实,让陇南各级党政领导清醒地意识到,陇南不能再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老路,要在合理利用自然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同时,切实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实现更好、更持久的生存和发展。

    孙雪涛说:“陇南要全面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谨慎开发、有效保护,不仅为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做出应有贡献,更要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路子,满足当代发展需要,为子孙后代留足发展空间。”

    在深入基层调研中,陇南市市长陈青反复强调:“要树立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合理利用各类资源,既要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正是有了“敬畏自然、尊重规律”这一理念,陇南境内正在施工的兰渝铁路、武罐高速、成武高速、十天高速等重大项目的建设者们,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于项目建设始终。在线路布局上,主要以桥隧形式穿越;在生态保护上,对破坏的植被进行恢复,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今年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现场会后,陇南以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市为契机,全面推进城乡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学习康县美丽乡村建设经验活动,“基础设施配套化、经济发展产业化、村容村貌园林化、家庭院落花园化、村风民俗和谐化、管理机制长效化”等思路和做法受到认同和推广,昔日农村“脏、乱、差”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

    如今,生态文明的理念,正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陇南广大干部群众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既体现在陇南各级党政领导的执政理念之中,也体现在陇南重大项目建设之中,更体现在陇南人民共建美好家园的伟大实践之中。


相 关 新 闻

·陇南大景区建设汇报会在兰州召开·灾害叠加造成陇南直接经济损失130亿元
·陇南市紧急转移安置1万多名受灾群众·人文陇南 生态家园(组图)
·陇南 挖掘文化资源打造特色品牌·陇南开展问计于民五项活动
·探寻生态文明建设的陇南实践·省政府出台《意见》支持陇南加快发展 
·【聚焦兰洽会】陇南——投资兴业的沃土·陇南:大招商促进大开放大发展(组图)

最 新 图 片
天水在线2014年第十七号行动:走进古坡赏秋雪(图) 省城各界隆重举行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图)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80周年图书捐赠活动举行(图) 甘肃举行纪念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八十周年座谈会 王三运 何毅亭 习远平等向革命英烈敬献花篮(图) 王三运在庆阳开展调研检查(图)

 甘肃新闻
·陇南:点石成“景” 和谐发展
·国务委员王勇在甘肃省调研民政、残疾人工作
·甘肃省委常委会10月17日召开会议 王三运主持
·兰州大学第九次党代会召开 王三运出席会议
·王三运会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熊群力
·刘伟平10月17日主持召开甘肃省政府党组会议
·刘伟平主持召开甘肃省政府第59次常务会议
·甘肃省2014年扶贫日活动启动仪式在兰举行
·甘肃省纪委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全省项目观摩活动综述(下)
·甘肃省首个全国扶贫日活动倡议书 
·王三运:集中全省力量打赢新一轮扶贫攻坚战
·王三运 刘伟平会见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
·冯健身主持召开省政协第19次党组(扩大)会议
·天水市举办电子商务培训班 电子商务专家主讲
 文化历史
·1957年毛泽东为何让各省委书记看《金瓶梅》
·天安门毛泽东像画师:从哪个地方看他都在注视你(图)
·跟着习主席学传统文化之文明篇:温故而知新(图)
·重读孔子文化——解读中国“软实力” 
·朱镕基民国时期中学成绩单曝光 各科成绩均第一
·人民日报记者忆随邓小平访美:欢迎仪式史上罕见
·媒体披露华国锋最后的遗憾:没看上北京奥运
·教师节设立内幕还原:习仲勋曾为设立教师节献策(图)
·揭秘:毛泽东逝世前的神秘手势 
·毛泽东临终前给女儿李敏留下的奇怪手势成谜 
·西安一高校校区挖出秦始皇祖母墓(图)
·“小饼如嚼月”:民俗专家中秋节话“月饼” 
·一代伟人邓小平,留在甘肃的那些往事
·中共元老们的退休生活:不问政事 安享晚年
·中央纪律检查机构是何时建立的 
 博 客
·李林芳:天水湖春行
·平沙落雁:陕西太白山
·杨彦东:秋雨濛濛看鸡山(4)
·杨彦东:秋雨濛濛看鸡山(3)
·高原:  旅行
·陇上人家:赏秋菊
·高原:博弈
·杨彦东:秋雨濛濛看鸡山(2)
 播 客

·“环湖赛”天水绕圈赛航拍
·2014年伏羲大典
·秦安何湾桃花景观
·麦积山石窟__隐藏其中的爱情故
·东方雕塑馆 雪伴麦积山
·粟特族 畅通丝路东西方贸易
·天水——伏羲轶事
·天水顶呱呱
 娱 乐

·王晶宣布与黄秋生杜汶泽断交 黄秋生回应:小事
·朱丹参加真人秀体验农村生活:干重活累瘫崩溃痛哭
·郭霁红或导演羊年春晚 连续7年执导央视秋晚(图)
·上海国际摄影节演绎“旗袍诱惑”(组图)
·柳岩出演性感悲情名伶 《绝口不提》剧情虐心(图)
·哈文将担任羊年央视春晚总导演
·楼盘促销上演性感人体彩绘引围观(组图)
·谢娜换新造型美艳惊人 网友:撞脸杨幂了(图)
·58岁刘晓庆晒照跳高高 网友:小心腰!(图)
·孙俪低胸裙俯身露乳沟 作揖行礼获高层相陪

 社 会
·退役“警花”诈骗1.5亿赴澳门豪赌 小船偷渡去过瘾
·陕西农家婚礼现“空姐”帮忙端盘儿(组图)
·深圳一官员遭举报与护士偷情被查
·香港新娘穿越“占中”封路区 赤足狂奔赶注册(图)
·上海网友挖掘机内“车震” 反锁驾驶室被困3小时(图)
·温州6名女子搞创意生日派对走红网络(组图)
·6名美女山谷办生日派对 身着古装如置身盘丝洞(图)
·山东茌平县常务副县长死于湖中 警方正调查死因
·比基尼女郎冷风中洗车引围观 店方称公益活动(图)
·“强吻女生”川美副教授:我单身老男人不在意那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