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甘肃新闻>>庆阳>>正文
甘肃举行纪念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八十周年座谈会
(2014-9-29 6:47:12)  来源:甘肃日报  打印本页

我省举行纪念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八十周年座谈会 

王三运 何毅亭 曲青山 刘伟平 冯健身 习远平等出席 

  甘肃日报庆阳9月28日讯 (记者徐爱龙 白德斌)我省今天在庆阳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80周年,回顾陕甘边区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缅怀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革命先辈的不朽业绩,以进一步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凝聚全省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陕甘边革命根据地领导人亲属习远平,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张常银,陕西省委副书记孙清云分别回顾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边区苏维埃政府创建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表达了对革命先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出席座谈会的中央有关部委、军队和兄弟省市领导有:何毅亭、张全景、欧阳淞、逄先知、范长秘、周为民、陈晋、李忠杰、高永中、周长奎、严大鹏、罗迪辉、陈燕楠。

    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主持会议。

    国防大学副校长毕京京宣读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的贺信,副省长、庆阳市委书记夏红民致辞。

    王三运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参加过陕甘边区革命斗争的老红军、老同志,向为革命事业作出牺牲和贡献的老区人民,向陕甘边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辈亲属,致以崇高的敬意。他说,回顾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程,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边区苏维埃政府,就像一颗光芒四射的红星,闪耀在祖国的大西北。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创建了红26军和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并于1934年11月建立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根据地实施了以“十大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政策法令,为加强根据地建设、保卫红色政权、改善人民生活作了大量广泛深入有效的探索和开创性的工作,推动边区各项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使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成为劳苦大众非常向往的地方。由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陕北革命根据地发展而成的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完整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各路长征红军提供了落脚点,为后来八路军主力奔赴抗日前线提供了出发点,并成为党在由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的历史转变中领导全国革命斗争不断开创新局面的新起点。陕甘根据地的革命斗争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提供了成功典范,为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为党的“三大法宝”和“三大作风”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为中国革命实现由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的历史转变提供了战略支撑,为党在西北乃至全国执政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重温陕甘边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缅怀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革命先辈的卓越贡献,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新的实际学习和运用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继承和弘扬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继承和弘扬陕甘边光荣革命传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快小康进程、全面深化改革、增进群众福祉、传承求实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凝聚起推动转型升级、富民兴陇的强大力量,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甘肃美好新篇章。

    曲青山指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是陕甘边革命斗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件大事。从历史和革命的角度看,它是陕甘边革命斗争从建立临时政权转向建立苏维埃政府、从开辟流动游击区域转向建设巩固的革命根据地的重要转折点,也是陕甘边人民用忠诚和鲜血为中国革命实现历史转变、走向胜利做出的一个突出的历史性贡献。陕甘边革命斗争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实事求是,发展壮大统一战线,贯彻和执行群众路线,巩固革命政权。陕甘边革命斗争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是一服有益的营养剂,值得我们追思缅怀,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从中得到智慧、受到启迪、获得力量,坚定不移地把革命先烈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把他们孜孜以求的美好社会理想逐渐变为现实,把他们不懈奋斗的崇高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习远平回顾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创建过程和父亲习仲勋的光辉革命历程。他说,陕西、甘肃两省是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最早建立起党组织的省份,两省的革命斗争历史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以刘志丹、谢子长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按照党的八七会议决议精神,积极投身于开创陕甘两省武装革命斗争的洪流。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这块硕果仅存的根据地最终成为中共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当年参与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前辈们,坚持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陕甘地区的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道路。特别是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武装斗争,革命信念丝毫没有发生过动摇,这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让我们继续发扬陕甘老区革命精神,同心同德,建设美好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张常银说,我们纪念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80周年,就是要缅怀革命先烈,汲取精神营养和前进力量,不断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新形势下,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我们要大力培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思想,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我们要不断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搞建设、谋发展、打胜仗。我们要继承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把我军的红色血脉和革命基因一代代传下去,永葆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

    孙清云说,我们一定要继承好、发扬好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学习他们在外遇强敌进攻、内遭“左”倾错误干扰的生死考验面前,始终对党的事业忠贞不渝,坚决做到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学习他们牢记根本宗旨,与人民群众休戚相关、生死相依,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做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他们注意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方法,努力做到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坚决反对“四风”;学习他们“有骨气、讲贞操,受冻挨饿也不取不义之财”的高尚情怀,始终做到秉公用权、廉洁自律,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出席座谈会的省领导有:冯健身、欧阳坚、连辑、吴德刚、李建华、陆武成、路志强、祁学军及张生桢。

    谢子长之子谢绍明、刘志丹外孙女王珊珊等陕甘边革命根据地领导人亲属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史专家学者代表一同参会。

在纪念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八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王三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朋友们:

    80年前,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庆阳这片热土上宣告成立,建立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80周年,回顾陕甘边区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缅怀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革命先辈的不朽业绩,这对于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凝聚全省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我代表甘肃省委、省政府,向参加过陕甘边区革命斗争的老红军、老同志,向为革命事业作出牺牲和贡献的老区人民,向陕甘边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辈亲属,致以崇高的敬意!向莅临会议的中央有关部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国防大学、兰州军区、广州军区、陕西省委和延安市、铜川市等革命老区的领导同志,向来自全国各地的革命先辈亲属代表,以及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刚才,习远平同志代表革命先辈亲属、张常银副部长代表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孙清云副书记代表陕西省委、曲青山主任代表中央党史研究室作了发言,严大鹏同志宣读了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同志的贺信,分别从不同侧面回顾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边区苏维埃政府创建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表达了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和怀念之情,让我们深受感染和教育。

    回顾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程,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边区苏维埃政府,就像一颗光芒四射的红星,闪耀在祖国的大西北。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先后在全国发动了数百次武装起义,在农村开辟了大小几十个革命根据地,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了土地革命时期。在广袤的西北地区,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创建了红26军和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并于1934年11月建立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选举习仲勋同志担任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在习仲勋同志的领导下,边区苏维埃政府实施了以“十大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政策法令,为加强根据地建设、保卫红色政权、改善人民生活,作了大量广泛深入有效的探索和开创性的工作。在发展经济方面,颁布了土地、粮食、财经、金融等政策,鼓励农民发展生产,特别是发行货币、设立集市、保护商贩,搞活了经济和流通;在壮大军队方面,实行自愿的兵役制,制定了战斗动员、军队纪律等新的条例;在民团政策方面,与靠近红军的民团建立互不侵犯关系,对极端反动的民团坚决消灭,对保持中立的民团教育争取;在社会管理方面,颁布并宣传禁烟、禁赌、放足等条例,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在文化教育方面,兴办列宁小学,促进了农村青少年教育;在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方面,制定严格的廉政法规,树立了工农政府清正廉洁、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实行的这些政策举措,推动边区各项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使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成为劳苦大众非常向往的地方。

    当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兴起和向前发展的时候,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加上敌强我弱、力量悬殊,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创建的革命根据地陆续丧失,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被迫进行长征即战略转移。长征途中,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实际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召开后不久,中共陕甘边特委和陕北特委举行的联席会议决定对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陕北革命根据地实行统一领导,两块根据地在反“围剿”斗争中进一步扩大并连成一片,形成了陕甘革命根据地(又称西北革命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完整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各路长征红军提供了落脚点,为后来八路军主力奔赴抗日前线提供了出发点,并成为党在由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的历史转变中领导全国革命斗争不断开创新局面的新起点,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是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提供了成功典范。陕甘根据地革命斗争实践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陕甘地区革命斗争的实际相结合,有力印证了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性和中国化的正确性。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根据地领导人,系统地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在建党建军建政及领导革命战争的过程中,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分析旧中国的国情和陕甘地区社会各阶层的状况,不断克服教条主义、冒险主义等错误倾向影响,不盲目照搬苏联模式和机械执行上级指示,提出了具有陕甘特色的“狡兔三窟”、“梢林主义”等根据地建设思想,走井冈山式“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开展武装斗争,使陕甘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

    二是为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陕甘根据地革命斗争实践的一项突出贡献,就是推动了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毛泽东思想的践行地和试验田。在数十次武装起义均告失败后,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同志及时总结教训,借鉴井冈山的经验,创造性地执行毛泽东同志“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坚持把开展武装斗争同广泛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同建设工农红色政权、建立红军游击队同创建革命根据地紧密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一个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比较完整的体系,从理论上廓清了革命队伍中的种种错误认识。特别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后,这块红色热土成了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试验田。他们在同“左”倾、右倾错误思想斗争中形成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和不“左”不右的正确指导思想,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提供了重要来源。他们始终把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形成了陕甘边区群众工作的基本观点和优良作风,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营养。他们反对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依据客观形势作出决策,独立自主地解决事关根据地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为党独立自主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正是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陕甘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实践真正体现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三是为党的“三大法宝”和“三大作风”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陕甘根据地革命斗争实践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和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的形成上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探索。就统一战线来说,刘志丹同志很早就认识到:“干革命需要建立统一战线,敌人越少越好,朋友越多越好。我们增加一分力量,敌人就少一分力量。”陕甘边根据地独创的发动工农建立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争取教育和改造绿林武装、派共产党员到国民党军队中开展兵运工作的红、灰、白“三色”建军策略,使陕甘边红军队伍和革命力量不断壮大,为党的统一战线思想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就武装斗争来说,探索建立了以南梁为中心、关中和陕北为两翼的三个战略区,制定了红26军居中策应、敌进我退、外线作战的正确战略战术,改变了寺村塬和照金时期那种孤立无援、处境被动的局面,为取得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毛泽东同志深表赞赏地说:“刘志丹创建的陕甘边根据地,用‘狡兔三窟’的办法,创出局面,这很高明”。就党的建设来说,陕甘根据地革命武装自诞生之日起,就特别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特别是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同志等为主要代表的领导集体,按照古田会议精神,在陕甘红军中逐步建立健全了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培养了一大批忠于党的事业的革命骨干。在“三大作风”方面,他们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革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克服“左”倾、右倾的干扰,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制定了一系列符合红军和根据地发展实际的政策,开展了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争,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领导人坚信,只要共产党、红军和老百姓不可分割地结成一体,就能打出新的天下。他们经常告诫根据地的党员、干部和战士:我们是老百姓的儿子,如果脱离老百姓,就是败家子、丧家犬,我们就要失败。在创建和发展根据地的过程中,他们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根本目的,各项建设事业都体现了革命为民、执政为民的理念,在工作中始终与群众打成一片,一村一户做调研、一家一户做工作,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和谐局面。始终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同志以党的利益、革命的大局为重,坚持五湖四海、团结包容,不计个人地位名利得失,以宽广的胸怀团结和吸纳社会各阶层,使革命队伍越来越强、根据地越来越大。当革命斗争遭遇挫折和失败的时候,不是相互指责和推诿,而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敢于坚持原则,敢于担当。在1933年召开的陈家坡和包家寨会议上,当时的领导层针对不利形势和军事斗争的挫折,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总结了经验教训,清算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影响和严重后果,在集中行动还是分散活动等重大问题上据理力争,并决定创建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为扭转危难局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标志着陕甘边党和红军的进一步成熟。陕甘革命根据地在这些方面的实践,对党的“三大法宝”和“三大作风”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四是为中国革命实现由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的历史转变提供了战略支撑。陕甘根据地革命斗争实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作为落脚点和出发点,成为“中国革命的一个枢纽”,开启了党领导革命事业从低谷走向胜利的新征程。党中央和各路红军经过万里长征,历经千难万险最终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使处于极端困难中的革命队伍找到了一个得以休整的“家”。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时,正值抗日救亡运动走向高潮的特殊时期。适应这一形势,党中央适时调整政治路线,作出一系列战略决策,推动建立了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并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到来时掌握了主动权,对于党领导全民族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全面内战爆发后,陕甘宁边区成为党领导中国人民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进行解放战争的“大本营”,为我们党夺取中国革命最后胜利发挥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五是为党在西北乃至全国执政提供了有益借鉴。陕甘根据地革命斗争实践的一个重大成果,就是印证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正确性,为党在西北乃至全国执政创造了宝贵的经验。就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来说,在政权建设上,设置了土地、劳动、财政等比较系统的政府机构,下辖华池、淳耀等18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形成了由边区、县、区、乡、村各级政权组成的完整红色政权体系;在民主政治建设上,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和工农民主专政,充分吸收人民群众参与政权建设和事务管理,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形成,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在政策体系建设上,颁布实施了以“十大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政策法令,涵盖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以及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在干部队伍建设上,创办边区红军军政干部学校,层层选举产生政府机构组成人员和各级干部,为根据地建设和中国革命事业发展培养输送了一大批党政军人才。这些伟大创举,是我们党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实行局部执政的生动实践和成功范例,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全国全面执政作出了探索、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

    从1935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到1948年3月党中央告别陕北奔赴西柏坡,我们党在陕甘和陕甘宁地区领导全国革命长达13年,不仅创造了光照千秋的历史功绩,而且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其中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形成的以“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为主要内容的南梁精神,成为我们党革命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正在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回顾走过的历程,气势恢宏、非同寻常;展望未来的征程,前景光明、任重道远。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温陕甘边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缅怀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革命先辈的卓越贡献,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新的实际学习和运用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继承和弘扬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凝聚起推动转型升级、富民兴陇的强大力量,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甘肃美好新篇章。

    继承和弘扬陕甘边光荣革命传统,就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在创建和发展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革命先辈面对血雨腥风,始终坚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价值追求,始终坚信中国革命必然胜利,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正确路线,虽然几经坎坷、身处逆境,却百折不挠、奋斗不息,真正做到了为共产主义信仰奉献终身。实践证明,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一切艰险、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我们传承光荣革命传统,就是要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正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心,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继承和弘扬陕甘边光荣革命传统,就要进一步加快小康进程。在陕甘边革命斗争的艰苦岁月里,苏维埃政府极为重视发展当地经济,实施了鼓励生产、发展贸易等一系列得人心、顺民意、有实效的好政策,使根据地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这是边区政府在局部执政条件下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传承这一革命传统,就是要牢记习总书记视察我省时作出的“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努力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示,积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用足用好国家稳增长的机遇、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和扩大向西开放的机遇,大力实施项目建设工程,深入抓好联村联户行动和扶贫攻坚行动,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着力打造以兰州新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为重点的经济、文化、生态等国家级战略平台,努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继承和弘扬陕甘边光荣革命传统,就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建立、巩固和发展的过程,始终洋溢着革故鼎新的勇气,产生着实践创新的成果。特别是在一度与党中央联系中断的情况下,不盲目依靠上级指示和抽象教条,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符合陕甘地区实际的革命道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已经开启,我们要全面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强化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意识,把加强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全面推进与重点发力、革除旧制与鼎立新制结合起来,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谋划改革,以宽广视野和创新举措推进改革,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引领改革,拿出大刀阔斧的干劲和久久为功的韧劲,“蹄疾而步稳”地把改革伟业不断引向深入。

    继承和弘扬陕甘边光荣革命传统,就要进一步增进群众福祉。当年,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能够“硕果仅存”并发展壮大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利益,并不断地组织群众、武装群众,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广泛支持,筑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真正的铜墙铁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切实站稳群众立场、认真践行群众路线,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收入倍增计划,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工程实施,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好的效果改善人民生活,真正做到像习仲勋同志提出且终身践行的那样,“一心一意、老老实实把屁股放在老百姓这一方,坐得端端的”。

    继承和弘扬陕甘边光荣革命传统,就要进一步传承求实精神。陕甘边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南梁精神,其中核心的一条就是求实开拓,无论是开展军事斗争还是推进根据地建设,无论是进行土地革命还是发展当地经济,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都能够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斗争的现实需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特殊情况,自觉抵制和克服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陕甘边的革命实践告诉我们,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是推动我们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我们要认真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遵循客观规律谋划工作,按照科学精神干事创业,严格道德约束从政为官,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我省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推向前进,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工作实绩。

    继承和弘扬陕甘边光荣革命传统,就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陕甘边区革命斗争时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根据地领导人始终把党的建设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在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特别是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之初,就把防范贪污腐败、树立廉洁政风作为政权建设的头等大事,制定“党政军干部贪污公款十元以上者处以死刑”的法令,有效预防和遏制了腐败问题,树立了党在群众中的威望。我们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双十条”规定,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不断强化教育警示、强化刚性约束、强化监督管理、强化惩治震慑,坚决遏制腐败之风的蔓延,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

    同志们,朋友们!弹指一挥间,80年时光匆匆而过,历史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但陕甘边区的历史贡献永载史册。我们要倍加珍惜、大力弘扬陕甘边区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念、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奋力谱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崭新篇章,把革命先辈们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在纪念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八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曲青山 

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是激动的、感奋的。因为80年前,在南梁,也就是在我们大家现在站立的这块热土上,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正式宣告成立了。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翻开了陕甘边革命斗争崭新的一页,也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80周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借此机会,在这里,我谨代表中央党史研究室,向陕甘边革命斗争的开创者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表示深切的缅怀!向所有参加过陕甘边革命斗争的老战士、老同志以及在这一革命斗争中付出巨大牺牲、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区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我也向出席今天座谈会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朋友们以及参加学术研讨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是陕甘边革命斗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件大事。 以此为标志,陕甘边的革命斗争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从历史和革命的角度看,它是陕甘边革命斗争从建立临时政权转向建立苏维埃政府、从开辟流动游击区域转向建设巩固的革命根据地的重要转折点,也是陕甘边人民用忠诚和鲜血为中国革命实现历史转变、走向胜利做出的一个突出的历史性贡献。

    让我们大家一起将思绪和视角,拉回和转换到80年前,看一看当时陕甘边革命斗争是在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开展和进行的。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处于低潮,全国一片白色恐怖,但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代表的陕甘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他们坚决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勇敢地举起了革命的旗帜,掀起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他们先后发动兵变、起义70多次。尽管这些斗争都先后失败了,但有力打击了反动势力,扩大了党的影响,鼓舞了革命士气,为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积蓄了力量,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正是在总结这些兵变、起义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陕甘边革命斗争领导人在革命实践中获得了一个真知,并形成了一个共识:这就是一定要学习毛泽东同志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走井冈山的革命道路,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这就是要将“建立陕甘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政府”作为游击队的根本任务。为了达到这样的革命目标,为了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建立苏维埃政权,陕甘边人民在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人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由于敌强我弱的形势,也由于“左”、右倾错误的干扰和破坏,陕甘边革命斗争先是在正宁县的寺村塬地区尝试创建革命根据地,失败后进入陕西耀县,创建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后又转入华池地区。1934年11月,以习仲勋同志为主席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终于建立起来了。当时的那个热闹场景,我们可以从珍贵的历史资料中得以想象和重现。从此,西北革命斗争的新阶段开始了,西北革命的新局面出现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也以全新的姿态矗立在国民党重兵把守的陇东,成为党所领导的全国红色革命根据地和红色政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巩固和发展的时候,中国革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势,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历史关头呢?中国革命正处在一个低潮,党和红军正处在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抗日战争重新奋起的重大历史关头。在这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陕甘边革命斗争的每一个胜利、每一次新局面的开创对中国革命、对中国共产党就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对整个中国革命的前进和发展、前途和命运就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到1935年春,由于形势的发展和革命斗争的需要,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统一为陕甘革命根据地,在党史上也称为西北革命根据地,这个根据地就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最终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为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提供了出发点,日后又进一步发展成为党中央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这个作用何其重大!这个意义何其深远啊!

    对这个历史现象如何解释、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偶然的背后潜藏的是必然。成功的事业总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艰辛的探索总孕育着砥砺前行的力量和勇气。陕甘边革命斗争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在全国各地领导的其他革命斗争一样,都以自己独特的经历和经验,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给予我们今天多方面的历史启示。

    陕甘边革命斗争给我们的启示之一,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陕甘边革命斗争的实践证明,坚守革命的理想信念,无限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是开创革命新局面的精神支柱。面对着极为险恶的斗争形势,陕甘边区的党组织、红军和苏维埃政府干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怀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坚信革命必然胜利,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视死如归;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乐观向上、斗志昂扬。艰苦的环境和严酷的斗争,使他们付出了巨大代价,仅南梁革命纪念馆烈士纪念碑上镌刻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600多位,还有无数的革命先烈,青山埋骨,但没有留下他们的姓名。他们真正做到了为共产主义和信仰而奋斗、而献身。“英雄志向实伟大,勇气流血最光荣”是陕甘边革命者的豪迈誓言,也是他们革命精神的真实写照。坚定的革命信仰铸造了高尚的革命品质,即便是在党内遭到不公正待遇,甚至因错误“肃反”而身陷囹圄的时候,陕甘边革命者们依然忠于党、忠于人民,始终对未来充满信心。生死关头,刘志丹就曾说过:“黑云总遮不住太阳”,习仲勋也坚定地表示要“为党尽忠”。而获得解救后,虽未彻底平反,但他们立刻接受党的召唤,无怨无悔地投入新的战斗。一切伟大的事业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然而,志无休者,虽难必易;行不止者,虽远必臻。只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革命品质,就能够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陕甘边革命斗争给我们的启示之二,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陕甘边革命斗争的实践充分说明,坚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是开创革命新局面的重要条件。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之所以能够成立,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之所以能够建立、巩固和发展,根本原因是陕甘边革命斗争领导人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与陕甘边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远离党中央以至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妥善解决陕甘边革命斗争的重大问题,努力摆脱“左”右倾错误的干扰,制定正确的路线和策略,创造性地开展革命斗争的结果。他们提出的“钻梢山去”,强调梢山距敌人统治中心较远,有利于革命力量的生长和存在,有利于根据地的开拓和发展的思想;他们探索形成在流动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根据地创建模式;他们构建的“狡兔三窟”式的多区域根据地战略布局等,都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陕甘边革命斗争实际的思想、方针和政策,都是活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同志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坚持以实际问题、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就是精通和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表现,就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陕甘边革命斗争给我们的启示之三,就是要发展壮大统一战线。陕甘边革命斗争的实践充分证明,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不断壮大革命力量是开创革命新局面的重要法宝。陕甘边处于割据势力的结合部,国民党部队、地方军阀、民团组织、土匪及江湖帮会等各种势力交织杂沓。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陕甘边革命斗争领导人采取阶级分析、区别情况、灵活对待的方针,最大限度地壮大自己、孤立敌人,探索出一整套适合陕甘边特点的统一战线政策和策略。他们利用国民党军队的腐败和官兵矛盾,派遣大批共产党员打入国民党军队进行兵运工作,变敌人武装为自己武装,不断发动兵变、兵暴,这是陕甘边革命的一个突出特点。他们对地方军阀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能团结的则将其团结,能中立的则使其中立。他们对绿林武装,对哥老会、红枪会等江湖帮会组织采取争取、教育、改造的方针,努力将其中的一部分改造成为红军游击队。在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建设中,他们坚决反对和自觉克服 “左”倾关门主义,团结和汇聚了一大批同情和支持革命的人士。习仲勋同志说:陕甘边的斗争史,就是统一战线的又斗争又联合的历史。把绝大多数人团结在党的周围,集百川之水,蓄万众之力,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就拥有了夺取胜利的最深厚的基础,就能够不断地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民心,最终赢得胜利、赢得未来。

    陕甘边革命斗争给我们的启示之四,就是要贯彻和执行群众路线。陕甘边革命斗争的实践证明,始终与人民群众在一起,坚决、彻底地走群众路线是开创革命新局面的根本保证。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这些陕甘边革命斗争领导人,都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他们了解群众疾苦,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革命的根本目的。他们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真心关心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生死与共、冷暖相依。人民群众也真诚地把他们当成“自己人”。为了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和军民关系,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不仅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得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支持的政策和法令,而且也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维护群众关系的严格规定和纪律。水乳交融、血肉相连、鱼水相存的党群、军群、政群关系给初到陕北的毛泽东同志以深刻印象,他说:“我们刚刚到陕北,仅了解一些情况。但我看到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很高,懂得许多革命道理。陕北红军的战斗力很强,苏维埃政权能够巩固地坚持下来,我相信创造这块根据地的同志们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之源,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只有把根深深扎在人民群众之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党才能充满活力,党的队伍才能充满生机,党的事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陕甘边革命斗争给我们的启示之五,就是要建立和巩固革命政权。陕甘边革命斗争的实践证明,建立红色政权,推动革命形势“波浪式向前发展”是开创革命新局面的内在要求。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列宁说: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陕甘边革命斗争领导人是自觉的革命者,也是革命斗争的成熟领导者。在领导开辟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他们就深刻认识到建立红色政权的重要性,创造了先建立基层群众团体和乡、区、县级红色政权,后创建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最终正式成立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政权建设形式。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他们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参政、议政的权利;他们高度重视搞好经济工作,努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他们始终将建立清正廉洁的政府作为头等大事,力戒腐败和脱离群众。当时陕甘边苏维埃政府的法令规定,贪污10块大洋就要判处和执行死刑。为了建设好根据地,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还采取了许多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措施,提出并实施了著名的 “十大政策”,创设了一系列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成为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局部地区执政的一个示范、一面旗帜。局部执政的探索,奏响了我们党执政的序曲,不仅奠定了党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边区走向全国的政治基础,而且为党在全国范围内执政积累了宝贵经验。

    从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至今,已经80年过去了,真是“弹指一挥间”。历史早已翻开了新的一页,但是,陕甘边革命斗争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陕甘边斗争的革命精神将永放光芒。革命前辈远行,崇高风范永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只有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历史,才能看清前途,脚踏实地,坚定地走向未来。陕甘边革命斗争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是一服有益的营养剂,值得我们追思缅怀,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从中得到智慧,从中得到教益,从中受到启迪,从中获得力量,坚定不移地把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把他们孜孜以求的美好社会理想逐渐变为现实,把他们不懈奋斗的崇高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发扬陕甘精神 建设美好家园 

习远平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陕甘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们:

    金秋时节,我们来到美丽的庆阳,在这里隆重纪念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八十周年,缅怀革命前辈在这块热土创造的光辉业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作为陕甘革命根据地创建者的后代,我首先向为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做出贡献的前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并代表我母亲齐心同志,向陕甘革命老区人民,特别是庆阳老区的父老乡亲们致以亲切慰问!向出席这次座谈会的中央有关部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国防大学、兰州军区、广州军区和陕西、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致以真诚的问候!

    陕西、甘肃两省是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最早建立起党组织的省份,两省的革命斗争历史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以刘志丹、谢子长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按照党的八七会议决议精神,积极投身于开创陕甘两省武装革命斗争的洪流。我父亲当时只有十七岁,被党组织派往国民党军杨虎城部做兵运工作。并于1932年4月在甘肃领导发动了震惊陕甘的“两当兵变”。 

  1932年2月,刘志丹、谢子长等人组建了陕甘游击队,从此开始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历程。同年8月,我父亲也从两当兵变后辗转来到照金,见到了他仰慕已久的刘志丹、谢子长。在志丹伯伯支持下,我父亲又从照金返回渭北开展武装斗争。他生前曾回忆说,当时中共陕西省委尝试在渭北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残酷的斗争实践告诉他们,在国民党统治严密的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是十分困难的,后来,父亲受中共陕西省委派遣,重返照金工作,那时红二十六军虽然已经成立,但常常在外线作战,没有建立起巩固的根据地,我父亲来到照金后,一方面对红军游击队进行整顿,一方面挨家挨户发动群众,很快在照金一带打开新的局面。

    1933年6月,由于红二十六军政委杜衡执行极“左”路线,强令红二十六军红二团南下渭华,结果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刘志丹、王世泰等同志生死不明。这年7月,中共陕西省委书记袁岳栋与红二十六军政委杜衡相继被捕叛变,陕西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陕甘边根据地面临重大危机。敌人在叛徒的带领下加紧了对照金根据地的进攻,8月上旬,红四团、耀县游击队和王泰吉率领的起义部队撤退到照金根据地,陷于敌军的包围之中。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由担任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军委书记的习仲勋与特委书记秦武山等同志主持,在照金的陈家坡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决定,在陕甘边区特委的统一领导下,成立陕甘边区红军临时总指挥部,统一指挥红四团、抗日义勇军、耀县游击队和各路游击队,推举王泰吉任总指挥。并经习仲勋提议,为率部南下尚未归来的刘志丹保留了副总指挥兼参谋长的职务。

    半个世纪后,我父亲曾经撰文回忆陈家坡会议:“陈家坡会议仍以创造和扩大陕甘边苏区为中心口号。制订了不打大仗打小仗,积小胜为大胜,集中主力,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开展深入的群众工作的战略方针。实践证明,会议的决定是正确的,它对于加强党对红军和游击队的统一领导,巩固和扩大中共陕甘边根据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中共陕西省委领导下,我父亲先后参与了领导创建照金和南梁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从陕西照金到甘肃南梁,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有过痛苦的失败,也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1934年2月,为了统一领导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和土地革命,中共红四十二师党委在华池县南梁小河沟四合台村召开群众大会,再次选举成立新的边区政权——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习仲勋当选为革命委员会主席。在刘志丹和习仲勋领导下,陕甘边根据地得到很大发展,建立正式的工农民主政权的时机已经成熟。1934年11月1日,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华池县南梁荔园堡胜利召开。大会按照刘志丹的意见,确立了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办法,按照选举地区和单位人数比例产生代表,并照顾到工人、农民、军人、妇女等各个方面,层层民主选举,产生了一百多位工农兵代表,再由这些代表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习仲勋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志丹为陕甘边区军委主席。

    在南梁建立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是西北地区有史以来第一个通过层层选举建立的民主政权,陕甘边根据地从此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管辖着华池、赤安、庆北等陕甘边区的18个县域。

    我父亲在担任苏维埃政府主席期间,与志丹伯伯等同志一起主持制定并实施陕甘边苏区的土地、财经粮食、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知识分子及各项社会政策和对民团、土匪、白军俘虏为主要内容的十大政策,颁布一系列法令,开办军政干部学校,发行货币,建立集市贸易,为巩固红色政权,促进边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做了许多探索性、开创性的工作。历史证明,这些政策和法令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根据地军民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和加强了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工作,南梁地区形成了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明向上的良好局面,是贫苦农民群众向往的好地方,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硕果仅存”的一块革命根据地。

    在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同志领导下,陕甘边区军民众志成城,英勇奋战,粉碎了国民党军对边区的多次“围剿”,在其他革命根据地相继失守的情况下,陕甘根据地却不断发展壮大,到1935年6月,已经在二十多个县的广大农村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使游击区扩展到三十多个县,主力红军发展到五千多人,地方游击队发展到四千多人,把长期分离的陕甘边区和陕北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面积三万平方公里,人口九十余万的红色区域。这块硕果仅存的根据地最终成为中共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这是多么伟大的贡献啊!

    革命前辈们当年建立陕甘根据地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共产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走群众路线,同时也离不开每一位共产党人脚踏实地的埋头苦干和无私无畏、不怕牺牲、勇于开拓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实际上也贯穿着我父亲的一生。1978年,父亲在历经十六年磨难后重新出来工作,中央派他主政广东,他根据当时广东的实际情况,率先向中央提出让广东“先走一步,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进而又向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小平同志提出建设经济特区的大胆设想,小平同志赞许地说,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他鼓励我父亲“杀出一条血路”。我父亲充分认识到改革充满艰辛,必须拿出当年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那么一股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去开创新的局面。我的父亲一生有两大亮点,一个是参与领导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另一个就是在广东领导创建经济特区。

    当年参与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前辈们,坚持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陕甘地区的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的道路。特别是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武装斗争,革命信念丝毫没有发生过动摇,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品质呵。

    在当年的陕甘边区,我父亲把走群众路线当作每个干部的行动准则,为了让边区群众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他带头走村串户发动群众,到南梁没多久,就对周围几十个村镇的情况了如指掌。蔡子伟伯伯曾经回忆说,每逢集市,我父亲都与陕甘边区政府的几位领导一起到集市上转转,听取群众意见,每次都会有许多群众围拢过来,问这问那,亲热极了。

    我父亲当选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年仅21岁,当时担任陕甘边区军委主席的刘志丹伯伯比我父亲年长十岁。有一次,志丹伯伯带领红军学校的指战员正在操练,见到我父亲来了,他把队伍集合起来列队迎接,给我父亲敬了一个军礼并报告部队的情况。我父亲当时感到惊讶,也有些不好意思,而志丹伯伯却认真地说,你是边区人民选出的政府主席,边区政府是咱们自己的政府,我们都应该尊重,军队更应该带头。每当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发布公告,他也总是让我父亲把名字署在前边,这些生动的故事在陕甘革命根据地早已传为佳话。

    在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前夕,陕甘根据地在“左”倾路线影响下,遭遇了错误肃反。我父亲和志丹伯伯等一大批陕甘边领导干部遭到逮捕关押。在这危急时刻,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甘边区,及时制止了错误肃反,我父亲和志丹伯伯等一大批领导干部和红军指挥员才免遭杀害。为此,志丹伯伯和我父亲都对毛主席和党中央由衷地拥护和感激。志丹伯伯率部东征时,父亲见了志丹伯伯最后一面,他留给我父亲的最后叮咛就是“中央来了,一切都好办了,告诉同志们,一切听中央的”。

    志丹伯伯牺牲的噩耗传来时,父亲正在环县工作,当时那种悲痛欲绝的心情,父亲在几十年后还难以忘怀。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对刘志丹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毛泽东赞誉刘志丹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而周恩来为刘志丹的题词是:“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 

    我父亲生前十分怀念刘志丹伯伯,多次写文章纪念这位革命的引路人。他的优秀品格给我父亲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在志丹伯伯牺牲后的漫长岁月里,我父亲和志丹伯伯一家人始终保持着十分亲密的关系,这种友谊经受了岁月和风雨的考验,历久弥坚。

    今年七月,听说志丹伯伯的女儿刘力贞大姐身体不好,我专程与爱人张澜澜一起到西安看望刘力贞大姐和姐夫张光大哥。他们甘守清贫,生活一贯俭朴。中午吃不完的饭菜舍不得倒掉,用碗罩罩起来,晚餐继续吃,这与我三十多年前去延安老区体验生活,路过刘妈妈家看见的情形是一样的。七月三日,力贞大姐和张光大哥不顾自己年老体弱,与我们一起专程到富平县拜谒我父亲的陵园。他们在陵园向我父亲的雕像敬献花篮后,又参观了我父亲的生平展览。并亲笔题写了“精神长存”四个大字和“刘力贞甲午八十六岁书”的落款。力贞大姐评价说,你父亲一辈子不犯“左”的错误,从没整过人,十分难能可贵。

    力贞大姐对我们深情地回忆说,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南梁成立时,因为国民党反动派烧了他们的老家,还杀死了他们家的几名亲属,是我父亲专门派人把他们一家人都接到南梁。刘志丹的夫人同桂荣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几名女红军之一,红军指战员都亲切地称她“刘嫂子”,我们晚辈则称她为“刘妈妈”。刘妈妈对红军战士十分关爱,亲自带着边区的妇女们为红军战士做干粮、缝军服做军被。在给我父亲做棉袄时,刘妈妈不要别人代劳,亲自动手,针线活做得特别仔细。为了让棉袄平整好看,做好后还压上一块青石板,怕分量不够,刘妈妈就自己坐在上边。她对志丹伯伯说:“仲勋年轻,人长得漂亮,所以要穿得好看些。”

    父亲与刘志丹伯伯他们那一代人的战斗友情是用鲜血凝成的,他们在政治上互相学习,生活上互相关心,战斗中互相激励,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在国民党军对陕甘边根据地发动的第二次“围剿”中,父亲率领陕甘边游击队和群众配合主力部队作战,他们砍下树梢,拖在骡马尾巴上在山上山下来回奔跑,用各种“迷魂阵”把马家军的一个师整整拖了一个月。恼羞成怒的敌人到处张贴告示,悬赏2000块大洋和两匹马要捉住习仲勋。在一次在战斗中,我父亲陷入马家军骑兵的包围,他随手牵过一匹白色战马率部突围,敌人的骑兵则在后边穷追不舍。讲这段故事时,我父亲还握起拳头用手指关节给我们示意说,当时的情形非常危急,他骑马上山,敌人就跟着上山,他冲下山谷,敌人也追下山谷。马家军的骑兵十分骠悍,在战马的鼻孔里插上葱段,一方面剌激战马不停地狂奔,另一方面也保护马肺不受伤害。为了摆脱敌人的狂追,父亲身上被梢林刮得伤痕累累,双脚也被马镫子磨出了血洞,当我父亲杀出重围,与志丹伯伯的队伍汇合到一起时,志丹伯伯激动地上前与我父亲紧紧拥抱,他抚摸着被我父亲身上的鲜血和鞭痕染成红色的战马,感慨地说,真是一匹英勇救主的白龙马呀!

    我的父亲母亲都曾在陕甘边区这块热土上生活过、战斗过。他们一直热爱着陕甘边这块热土,惦念着这里的父老乡亲。2000年六月,我父亲曾委托我母亲带着我和桥姐,专程来陕甘边看望和慰问这里的父老乡亲们,重温当年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这里的山山水水,始终是我们一家人魂牵梦绕、十分向往的地方。

    为了纪念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八十周年,我母亲特意把珍藏几十年的我父亲在西北局穿过的一套戎装,亲手捐赠给南梁革命纪念馆,并亲笔题词“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永载史册”,以表达她对老区的热爱和对我父亲的缅怀之情。

    母亲今年九十一岁高龄,不能亲自前来参加这次纪念活动,借此机会,我代表她老人家再次向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八十周年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甘肃省委、省政府领导以及庆阳的父老乡亲们表示最真诚的问候!

    我们欣喜地看到,当年召开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的南梁,已经变成一个美丽的小镇。我们相信在甘肃省委和省政府的领导下,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一定会出现许多山美水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让我们继续发扬陕甘老区革命精神,同心同德,建设美好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01页  0102


相 关 新 闻

最 新 图 片
甘肃举行纪念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八十周年座谈会 王三运 何毅亭 习远平等向革命英烈敬献花篮(图) 王三运在庆阳开展调研检查(图) 【甘肃日报创刊65周年】亲切的关怀 巨大的鼓舞 王三运会见柬埔寨客人(图) 痛祭甘肃省临洮县县长柴生芳(图)

 甘肃新闻
·李荣灿在定西市调研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建设
·甘肃举行纪念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八十周年座谈会
·王三运 何毅亭 习远平等向革命英烈敬献花篮(图)
·永昌县河西堡镇又发现大型汉墓(图)
·甘肃:提拔“带病”干部将追究考评失察责任
·手捧“镀金花神” 他们真情流露(图)
·历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女演员一览表(图) 
·第3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典礼侧记(图)
·甘肃派出督导组督办办公用房清理腾退工作
·王三运当选中国十佳绿色新闻人物
·王三运在庆阳开展调研检查(图)
·第23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圆满落幕(图)
·甘肃省工商局就实施《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答问
·第23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众星红毯秀(组图)
·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张掖召开
 文化历史
·天安门毛泽东像画师:从哪个地方看他都在注视你(图)
·跟着习主席学传统文化之文明篇:温故而知新(图)
·重读孔子文化——解读中国“软实力” 
·朱镕基民国时期中学成绩单曝光 各科成绩均第一
·人民日报记者忆随邓小平访美:欢迎仪式史上罕见
·媒体披露华国锋最后的遗憾:没看上北京奥运
·教师节设立内幕还原:习仲勋曾为设立教师节献策(图)
·揭秘:毛泽东逝世前的神秘手势 
·毛泽东临终前给女儿李敏留下的奇怪手势成谜 
·西安一高校校区挖出秦始皇祖母墓(图)
·“小饼如嚼月”:民俗专家中秋节话“月饼” 
·一代伟人邓小平,留在甘肃的那些往事
·中共元老们的退休生活:不问政事 安享晚年
·中央纪律检查机构是何时建立的 
·亲历者追忆邓小平为香港回归所作贡献
 博 客
·改造我们的世界(6)
·晓军:谁在不讲理
·秋不醉人人自醉
·天水师院退休书画家新作
·天水师院有书画.摄影展
·丁晓刚国画:艳秋6幅
·李三祥:大成至圣先师
·天水南郭寺新拍
 播 客

·“环湖赛”天水绕圈赛航拍
·2014年伏羲大典
·秦安何湾桃花景观
·麦积山石窟__隐藏其中的爱情故
·东方雕塑馆 雪伴麦积山
·粟特族 畅通丝路东西方贸易
·天水——伏羲轶事
·天水顶呱呱
 娱 乐

·组图:国际旅游小姐亮相赤壁古战场
·萧蔷着花裙踩恨天高捞金 低胸装露乳沟遭偷瞄(图)
·曝王菲没想过和谢霆锋结婚 只求相爱到老
·谢霆锋计划下月放假 与王菲过二人世界
·安徽举办国际“胸模”大赛 11名佳丽争艳(图)
·曝锋菲复合3小时 张柏芝开红酒“keke”笑(图)
·谢霆锋恋情曝光后出席活动 引全场哄笑(图)
·张柏芝得知“王谢”复合大哭:这男人不值去爱
·经纪人证实王菲、谢霆锋复合:很替他们开心
·11年后锋菲复合 王菲怀孕传闻有待证实(图)

 社 会
·张贤亮生平:曾被划为“右派” 农场劳改22年
·著名作家张贤亮因重病医治无效去世 享年78岁
·上海地铁脱衣炒作者致歉 脱衣女及乘客均受雇佣
·上海2女子地铁内脱衣仅剩内衣 官方回应系炒作
·四川一小学生被逼向全班下跪 涉事教师已被调查
·多部门联合调查常和平 “神医”改口不会治病
·湖南两中学生坠亡原因:不堪学习压力相约自杀
·媒体暗访酒托女 借美色诱惑网友高消费(图)
·高校淑女班“别样”军训 穿高跟鞋学剪纸(组图)
·安徽某高校院长乘奥迪阅兵 学子高喊“首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