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后发从头越
———陇西县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启示
发生于陇西的深层律动,肇始于省委书记、省长陆浩的一次调研。
去年6月,陆浩省长就全省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课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等问题,专程到陇西县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写了题为“培育优势产业,发展特色经济”的署名文章,要求全省其他县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面对殷殷嘱托,陇西在思考和挖掘自己的发展潜力。县委书记席必泽说,围绕构建现代化中等城市的目标定位,陇西的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
正是这样的责任感,陇西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富民、工业强县、商贸兴陇”三大战略,着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半年,完成GDP近6亿元,同比增长10.8%,财政收入5218万元,同比增长5.8%。
启示之一:立足县情,优化结构抓工业,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陇西县地处定西中部,全县人口49.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87%。自然条件差,资源贫乏,是国家扶贫重点开发县。
一个资源稀缺、干旱少雨的穷县,如何在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创新思路牽
立足县情,陇西县委、县政府决定:夯实工业,强筋健骨。
“无工不富,无工不强”,是众多发达地区的制胜法宝。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工业如何谋篇布局?
今年,围绕建立“五十百户”企业的目标,陇西着力培育冶金机械、食品包装、生物医药、化工建材四大工业体系,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工业强县先从做大做强骨干企业破题,对有突出主业、核心技术、知名品牌、成长性好的田宇生物、凯华化工、清吉淀粉、恒利塑料等企业投入1138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树立“区域经济一盘棋”的思想,打破条块分割,多方支持配合省、市驻陇企业技改扩能,使其提质增效。兰州铝业股份公司西北铝加工厂分公司争取新上20万吨铝箔板带加工项目,中铝公司领导几次到陇西实地考察,陇西县积极配合,目前正在制定建设方案。西北有色冶金机械厂破产后,重新组建的华腾石油机械公司,新增生产能力1.5万吨,今年将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
转机建制活企业。按照“进而有为、退而有序,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该县对县属国有、集体企业进行以“三置换一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改造盘活。目前,全县列入改制的55户企业,已有50户改造到位,出让企业总资产1.78亿元,引进利用县外资金6521万元。改制以后的企业生产效益明显好转,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达32%,已有8户企业年纳税额超过百万元。工业在县级财政中的贡献率达到53.7%。
与此同时,陇西县还注重投资环境的改善,把经济建设项目化,把项目争取目标化,把目标任务责任化,使项目建设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全县共签约项目66个,引进资金12.5亿元,有效地解决了资金“瓶颈”问题。
目前,陇西已初步形成了以文峰经济技术开发区、首阳城和县城为重点,优势互补、相互联动发展工业的新格局。
启示之二:立足特色农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破解农民增收缓慢难题在陇西,以农产品龙头企业为主体,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已成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
马铃薯、中药材、草畜、蔬菜是陇西的四大特色优势产业。为优化经济结构,该县从规模化种植入手,发展全县马铃薯、中药材、菌菜种植面积达到81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3.5%,畜禽饲养量达146万头(只)。四大支柱产业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1140元,占年人均纯收入的64.6%。
围绕四大产业,兴建了48家农产品加工企业。陇西还积极引导这些企业与农户建立新型利益分配机制,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基本形成,实现了产加销一条龙经营。
今年,陇西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劳务产业已成陇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渠道。
年前,陇西县召开首届劳务推介洽谈会,向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用工单位有组织输送5200名劳务工,特别还向俄罗斯组织输出57名劳务工,向加拿大输出40名电焊工。6月份,县上又召开季节性赴新疆拾花劳务推介会,邀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个师、12个团场的负责人与各乡镇签订拾花工合同,输出2.52万人。目前,劳务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4%。
为了提高农民工技能,县里决定采取集中培训、流动培训、联合培训等多种方式,推动劳务输转由劳力型、分散型向技能型、组织型转变。
启示之三:发挥资源优势,大力推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的转变
2000年12月,陇西县首次公开拍卖城区商业用地806平方米,政府获得收益100多万元,开了定西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的先河。
这一大胆的拍卖,拍出了陇西人创新的思路:经营城镇资产。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用市场化运作手段,推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同时,陇西县还把强化城镇土地管理作为实施城镇化战略的突破口,大力推进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坚持统一征用、统一规划、统一储备、统一出让、统一管理的“五统一”原则,建立政府主导型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做到了一个口子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实现了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高度垄断和城镇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保证了国家政府土地收益的最大化。
近年来,通过拍卖、招标和挂牌出让等办法,累计有偿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78宗、56万平方米,收取土地有偿使用费7630万元。
这一做法,使面对市场的陇西县达到了双赢:实现了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化。又用土地资本反哺城镇公用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城镇建设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
这一举措,陇西县启动民间资本3亿多元,先后完成了13条、20多公里城区道路和鼓楼广场、文化广场、火车站广场的改造建设以及城区各主要街道的绿化、亮化工程,城区绿化率达到20%,建成各类住宅104万平方米,从而大大改观了城镇面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激昂的词句,抒发了70多年前革命前辈的豪迈气概,也成为陇西近50万人民在“十一五”期间实现新跨越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