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农业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甘肃省农林牧渔类专业学科课程组组长单位,天水市农业科技人才培训中心,天水农业职教集团牵头单位。 近年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自觉肩负起使命担当,着力提高职教育人能力,为全面推进天水职业教育发展,建设幸福美好新天水和助力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抓德育、重养成、强素质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教育引导全体教职工牢固树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探索完善“关爱、激励、严管、养成、重诺”德育工作模式, 配齐建全思政课教师,推选1名教师为省教育工委思政课分类指导委员会委员,选派4名思政课教师参加思政教学改革省级培训,有一个教学团队在全省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组织开展了五届校园文化月系列活动,举办了两届“双十佳”表彰活动,连续两年组织开展了毕业典礼、首届成人典礼,努力打造了“叫得响、有新意、出亮点”的校园文化。

二、抓教学、提质量、促内涵
一是加强专业建设。学校开设的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五个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示范专业”,园艺技术专业被确定为“省级职业教育骨干专业”, 学校以国家职业教育“双优”创建为契机,积极申报甘肃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和优质建设专业,申报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计算机应用3个优质建设专业。以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专业为龙头,逐步形成了“专业+品牌”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态势,学校在专业面向上有“农”指向、在师资建设上有“农”教师、在教学配置上有“农”课程、在实习实践上有“农”平台。彰显了“农”字特色。二是加强教师培训。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先后分三批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训,邀请天津城市职业学院13名专家教授来校讲学,切实提高了全体教师的业务能力。不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天水洁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清水县盛农农业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选派21名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24名教师参加了“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并取得了讲师培训证书和考评员证。2020年11月,成功申报了“天水农业学校—粮农食品安全评价考核站点”,2021年12月,申报了家庭农场粮食生产经营、设施蔬菜生产、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站点。三是提升教学质量。近五年有1581名学生通过“五年一贯制”、单招、综合推免进入高职院校学习,190名学生进入甘农大、兰州交大、兰州理工大等本科院校深造。近年来,有28名优秀毕业生通过了研究生复试,进入了高一级学府继续深造。有1名优秀毕业生马永珍同学考取了博士研究生,实现了从中职到本科、本科到研究生、研究生到博士的华丽转身,这也是甘肃省落实职教高考政策以来,由中职生攻读到博士生的第一人。

三、抓招生、破难题、扩规模
学校在加强自身内涵建设的同时,积极与清水县委、县政府沟通衔接,连续8年配合召开清水县中职招生大会,清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1+8”扶持方案,贯彻落实“2235”资金补助计划,2021年清水县委、县政府又将补助资金提升为“1368”,截止目前,清水县财政为我校清水籍学生发放各种补助达1301.5万元,累计资助6942人次。充分发挥了“职教资助一小步,学生人生前进一大步”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了职业教育与“智志双扶”的深度融合。依靠职业教育“拔穷根”,让职业教育深入人心,实现了“职教一人,致富一家”。学校在职教扶贫方面的成功经验先后被《中国教育报》《未来导报》《天水日报》等媒体报道。

四、借联合、抓筹建、谋发展
学校抢抓“技能甘肃”建设的历史机遇,积极推进和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融合办学工作。2021年,学校制定了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工程学院“园艺技术”“现代农业技术”“中草药栽培与加工”“种子生产与经营”四个专业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设置的可行性论证报告。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将在我校设立“现代农业工程学院”,开办四个专业的高职专科班。目前,合作办学事宜已经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同意,今年九月,将实现首次招生。
(来源:天水农业学校 转载: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