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教育系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系列报道之六
于无声处胜有声
--走进天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天水市特殊教育学校是市教育局直属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对象为视障、听障和智障等三类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设有小学、初中和高中部。现有教职工114人,教学班36个,三类残疾学生430名。
近年来,天水市特殊教育学校紧紧围绕“创办让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的办学目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创建文明校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逐年提升。被国务院授予“残疾人之家”称号,先后获得“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全省残疾人特殊艺术培训基地”“全省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全省特殊教育先进集体”、省“园丁奖”先进集体等荣誉。

建立三结合教育网络,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该校结合特殊教育群体的实际,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千方百计地把德育渗透到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四位校长分别负责一个部类,对学生的各方面进行教育管理,每个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按所任班级课程对学生进行家访,使用电话、微信、QQ的形式和家长进行沟通联系;建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发展当中,利用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进校园、进课堂,亲身体验教师的辛劳;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提高家长素质和教育指导子女的能力;带学生参观解放军军营;利用“清明节”带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扫墓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安全疏散演练,建立校外联防小组;与街道、社区、辖区派出所等部门联系,每月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一次检查治理,取缔校园周边经营性摊点、网吧;每学期请法制副校长举行法制教育讲座,通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充分发挥三结合教育的优势,形成同心、同步、同向、全程、全方位的教育模式,增强了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明辨是非的能力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帮助他们树立人生的自信心。

强化师德师风,体现人文关爱
学校全面落实《天水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的意见》,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出切合本校实际的师德责任管理、师德考核、师德监督和师德奖罚等各项制度,纳入年度考核,作为评优选先和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全校教职工爱字当头,面对特殊的教育对象,无私奉献自己的爱心,在常抓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同时,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学生生病,老师总是赶在家长前面,第一时间守护在学生身旁。为学生成长付出了辛勤的心血和精力。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培养阳光心态
该校把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并形成制度,配合体育课教学,保证85%以上的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身体素质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每年4月,学校举行春季师生运动会,今年8月份,学校培智部12名学生参加了甘肃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甘肃省第四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获得金牌12枚、银牌6枚、铜牌7枚,取得了“体育道德风尚奖”和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学校男子篮球队代表天水市参加了甘肃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聋人篮球比赛,获得亚军。

坚持送教上门,让孩子在家接受特殊教育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完善残疾人教育保障体系的要求,该校及时组成多个工作小组,赴秦州、麦积两区乡镇逐村摸底,制定送教上门工作计划,对秦州、麦积两区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58名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积极开展送教上门服务,送教教师针对残疾儿童少年的具体情况,采取走进家庭实施一对一的送教上门服务,教育教学内容结合残疾儿童少年的自身情况,合理制定和安排适合其发展的教学方法,送教服务全部实行免费,仅今年以来,上门送教就达 800多人次。

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培养学生生存能力
残障儿童少年接受职业技能教育是保证其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基础。该校高度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教育,不断探索残障儿童少年职业技能培训的新方法、新途径。学校设有职业课,每周五下午都会对学生进行职业课培训,尝试设立计算机、手工艺、美发、拉面、按摩(针对视障学生)等课程,学校职业高中在原来工艺美术、聋人电脑等专业的基础上,针对听障学生特点,大力发展职业美术教育。学校自开办职业高中教育以来,先后有85名学生毕业,75名学生参加全国聋人单招考试,专科(高职)以上录取率达到100%。仅2017届高中32名毕业生中,16名学生分别被长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西安美术学院、郑州师范学院、绥化学院等本科院校录取,14名学生被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中州大学、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等专科院校录取。

动员社会奉献爱心,关心特殊群体健康成长
该校在“两免一补”的基础上,还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住宿费、取暖费,并享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寄宿生生活补助和营养早餐;职业高中学生享受到中职生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学校还分别对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录取的学生每人800元和500元的助学奖励。

每年“六一”儿童节、教师节、助残日等节日,市委、市政府及市残工委成员单位领导来学校慰问看望全体师生,为师生送来慰问品或慰问金;学校联系部分企事业单位,扶残助学奉献爱心,天水仁和医院为全校371名学生免费体检;天水卷烟厂连续四年每年为学校捐款10万元,用于微机室建设,学生宿舍安装电视,学生校服、床单、被套等生活用品购置;北京艾尔公益基金会和斯达克中国公司为本校30名听障学生免费验配了助听器;澳大利亚魏基成先生连续三年为学生捐赠价值近10万元的助听器和校服;天水移动分公司为培智部40名学生免费安装定位仪卡;“六一”期间市二幼天河分园举行了玩具义卖活动,小朋友用义卖所得为学生购买了文体用品。

今后,学校将继续深化改革,加强管理,积极发挥对全市特殊教育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陇东南地区高中特殊教育,逐步建成集视障、听障、智障三类残疾儿童少年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及职业技术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达到全省特殊教育示范校标准。

(天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天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天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天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天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天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天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天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天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天水特教学校学生参加残运会)

(参加特奥会)

(参加特奥会)

(天水市特教学校运动会)
(天水在线编辑: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