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北京频道6月1日电(李玉新) “爱的音符·百名乡村音乐教师走进清华”培训项目结业仪式5月31日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甘肃、青海、四川、湖北、湖南、安徽等6省的百余名乡村音乐教师为大家献上精彩的结业汇报演出。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员表演舞蹈)
据介绍,“爱的音符·百名乡村音乐教师走进清华”培训活动由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办公室、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甘肃省乡村教师培训志愿者联合会联合主办,清华附属小学、清华大学团委、百合公益基金协办。活动历时6天,培训内容充分考虑乡村音乐教师的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涵盖音乐基础、声乐、合唱指挥、舞蹈表演及创作等课程。

乡村音乐教师在结业仪式上表演大合唱《同一首歌》。

嘉宾观看“爱的音符·百名乡村音乐教师走进清华”培训结业汇报演出。新华网北京频道发 李玉新摄

(来自甘肃天水的教师张文奇代表参训老师发言)
来自甘肃天水的教师张文奇代表参训老师发言,他表示,在清华大学这一周里,他们感受到了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感受到了这里的人文气息,学习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法。“我深深感受到大家对乡村教师的肯定、安慰与支持,我将‘爱的音符’带回家乡,一定会在孩子心里开出圣洁的百合花”。

清华大学百合公益基金发起人,本次培训活动的发起人之一的谢建华在结业仪式上讲话。新华网北京频道发 李玉新摄
“一路走来,一路收获感动,在老师身上,在志愿者身上,是你们给了我感动,我在你们身上吸取了很多很多的精神营养。”作为本次培训活动的发起人,清华大学百合公益基金发起人谢建华在结业仪式上感慨。他感谢社会各界对每次活动给予的支持和关心,并表示会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公益事业做出贡献。

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赵洪在结业仪式上讲话。新华网北京频道发 李玉新摄
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赵洪指出,此次培训课程设置力求有实效,专门举办了专家讲座,以开阔教师的视野,结合教师具体课程辅导和训练,使教师不仅在个人专业技能上有所提高,更注重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提高。目的是希望他们回去以后,能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即使是在比较简陋的条件下,也能有效组织和实施音乐及舞蹈教学。

本次“爱的音符·百名乡村音乐教师走进清华”活动是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的一个新的尝试。此前,清华大学已经自投经费,建设了千余个乡村远程直播教室,举办了多期中小学校长培训班,这次乡村音乐教师培训,是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相互交流的一个新尝试。(完)

(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巡视员万丽君讲话)

(甘肃省教育厅副司长赵凯讲话)

乡村音乐教师在结业仪式上表演舞蹈《乡愁》。

乡村音乐教师在结业仪式上表演舞蹈《乡愁》。

在结业仪式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员表演舞蹈《秧苗青春》。

在结业仪式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员表演舞蹈《千手观音》。

在结业仪式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员表演舞蹈《千手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