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访市委副书记、新当选市长张应华

在11月19日闭幕的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张应华当选为新一届市人民政府市长。在会议闭幕之际,张应华市长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 者:张市长,您好。首先祝贺您当选金昌市第七届人民政府市长。作为新任市长,您现在最想对市民说的话是什么?您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张应华:第一,衷心的感谢全体人大代表对我的支持,衷心的感谢全市人民对我的信任。第二,作为新当选的市长,我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第三,我将和政府全体组成人员一道,竭尽全力做好工作,向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为市长,我最关注的是如何使金昌发展得更快一些、人民得到实意更多一些、全市人民生活得更幸福一些。为此,我们将坚持“一手抓跨越发展,一手抓保障民生”。在跨越发展方面,将突出循环经济和城乡一体化两个重点。在改善民生方面,将公共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明年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资金占45%,今后每年都将重点办好一批为民惠民的实事。
记 者:明年是七届政府班子全面履行职责的第一年,作为新任市长,您在推动跨越发展方面有哪些思考?
张应华:近年来,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实现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新一届政府,我们将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着力推动跨越发展:第一个方面,要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就是要坚持市委确定的发展思路,围绕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和本次人代会决议的目标任务,聚精会神谋发展、竭尽全力抓落实,快节奏、高效率、创造性地开展政府工作;第二个方面,要抓主抓重。金昌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工矿城市,要实现全市跨越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改造提升壮大传统优势产业,坚定不移地发展新兴产业,坚定不移地发展循环经济,以工业跨越发展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记 者:近年来,我市形成了独具金昌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请问市长,您在今后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张应华: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发展,形成了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今后,我们将围绕打造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和有色金属新材料循环经济基地,在延伸化工产业链和提高固废综合利用水平的基础上,重点要在有色冶金新材料延伸上下功夫,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使有色冶金新材料的加工增加值超过现有有色金属原材料加工增加值,为全省到2015年建成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发挥率先带头作用。
记 者:张市长,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将城乡一体化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那么您将如何推动这项工作?
张应华:近年来,金昌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当前和今后要在进一步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和层次上下功夫。重点要抓好四项工作:一是深化综合配套改革,争取三年内实现重点突破、五年内初步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新格局,把我市建成国家农村改革市级综合改革试验区。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增强小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功能,确保城镇化率每年提高l个百分点以上。三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四是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政府报告中提出的“六个100%、两个80%”的发展目标,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记 者:今后五年是金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攻坚时期。要实现市七次党代会提出和本次人代会决议的各项目标任务,您将采取的重要抓手是什么?
张应华:金昌作为西部内陆欠发达地区,从近年来的发展实践看,在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投资是主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经济发展仍然要靠投资来拉动。为此,我们要牢固树立“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没有大项目就没有跨越发展、没有好项目就没有科学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完善项目工作体制机制,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推动我市跨越发展、科学发展。
记 者:政府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如何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张应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我到金昌工作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在政府建设上,我们提出了四个目标:创新政府、务实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
建设创新政府,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新一届政府,要善于运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思路、积极的办法,解决好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建设务实政府,是政府自身建设的第一要求。我们要坚持求真务实、为公用权、为民用权,加强对重大决策、重要部署、重点工作的跟踪落实,提高政府执行力。
建设法治政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政府,就应该是法治政府。作为市长,我要带头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建设廉洁政府,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廉洁是一个人的操守,也是一个人的道德底线。作为市长,我要牢记“两个务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廉洁从政,廉洁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