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凝心聚力
推动新时代依法统计依法治统新征程
国家统计局甘谷调查队党支部书记、队长 罗徐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作为县级国家调查队,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坚定不移持续推进依法统计依法治统,为推动统计现代化改革、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统计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统计法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在统计领域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亲自指导推动下,中央先后印发《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办法》《规定》《监督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就统计法治领域关键性、体制性、长远性问题作出制度安排。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学习中央《意见》《办法》《规定》和《监督意见》等重要文件常态化,推动《统计法》《监督意见》落地生根深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统计法治工作的领导,把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成效上,体现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有效举措上,推动统计法治工作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筑牢防惩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体系,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二、加强统计执法,依法保障统计数据质量
统计数据真实可靠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要坚持以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作假、确保统计数据真实性为根本着力点,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筑牢法治根基。全面开展统计数据质量隐患排查,进一步查处和整治统计工作中违法违规行为,消除统计数据质量隐患。防范统计数据造假。提高统计基础数据质量,遏制“数字上的腐败”,坚决纠正和制止假情况、假数字、假业绩的行为。对于在统计数字上弄虚作假不正之风,不仅要敢于发声,更要拿起法律利器,勇于宣战。要建立健全案件通报曝光机制,形成震慑,使一切弄虚作假者为其违法违纪行为真正负起责任,真正付出代价,营造出“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良好局面。健全完善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工作机制,不定时全覆盖排查统计造假情况,确保统计数据有据可依,做到责任到人。从源头加强数据质量管控和风险防范,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统一规范、文明执法、高效廉洁原则,保证统计执法程序合法、标准统一、过程严谨、结果可靠。作为国家统计局调查队系统获取数据第一线的排头兵,始终严格遵守《统计法》,按照制度要求严格开展统计调查工作,规范统计秩序,认真做好住户调查、主要畜禽调查、月度劳动力调查、农产量实割实测等统计调查工作,积极对基层统计人员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加强统计人员依法统计意识,切实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坚决保障统计数据质量。对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调研任务,反应迅速,按时完成调查任务,仔细分析汇总数据,确保数据真实有效,深入挖掘每一个数据和每一个信息的真实价值,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撑,充分发挥国家调查队“轻骑兵”优势,努力创造新征程新速度。
三、营造法治氛围,涵养风清气正统计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全面学习宣传、认真贯彻统计法律法规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内在要求,是履行统计职责的根本保障。要面向全民普法,利用统计开放日、国家宪法日、《统计法》颁布纪念日等节点,借力传统媒介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通过微视频、动漫等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统计法律知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学法、用法、遵法、守法的良好统计工作氛围。当前,面临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统计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牢记“为国统计、为民调查”的初心和使命,全面推进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用法治思维描绘统计工作的新画卷,用法治方式勾勒统计事业的新蓝图,将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确保统计工作始终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营造良好统计法治氛围。
在新征程上,深入推进依法统计依法治统是持之以恒紧抓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抓实统计法治建设,坚决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以更大力度助推统计法治建设。以《统计法》为标尺,充分发挥执法检查利剑作用。在新征程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计部门的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全面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着力完善统计机制,优化统计环境,营造良好的统计生态,以真实准确的统计数据诠释对党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