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甘谷县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深化减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系列举措,紧扣部门职能,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化水平、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市场主体结构质量不断优化提升,稳就业“压舱石”作用凸显,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深化制度改革,打造服务市场主体新机制。一是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县市场监管局对照《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全面梳理县级层面涉及许可事项13类62项,及时录入甘肃省政务服务事项平台,并发布了办事流程图。精简规范企业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严格按照《企业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35项)和《企业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指导目录》(29项),开展市场主体注册登记工作。二是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全覆盖改革。制订印发《甘谷县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实施方案》,对中央和省级层面公布、涉及县级部门办理的69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按照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推进改革,其中直接取消审批事项6项、审批改为备案事项4项、实行告知承诺事项13项、优化准入服务事项46项。以“甘肃省部门协同监管平台”为支撑,逐步建立集涉企信息推送告知、接收反馈、信用监管等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化支撑网络平台,实现了登记注册和许可审批的有效衔接。三是持续提升市场主体注册便利化水平。全面加强业务能力建设,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线下“一窗通办”和线上“一网通办”工作,推行当场办结、一次办结、限时办结,将企业开办全流程压减至1个环节、1个工作日,其中企业设立登记和社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公章刻制、发票和税控设备申领并联办理均在0.5个工作日以内办结,进一步提高登记注册办事效率,营造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准入环境。
优化服务水平,提升市场主体登记加速度。一是提升办事服务质效。以持续“减材料、减时限、减事项、减层级、减跑动次数”为目标,不断优化办理流程,加强窗口管理,严格落实工作考勤、延时服务、限时办结等制度,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办事群众注册登记提供全程咨询指导,企业开办执照1日办结率达到100%。在办事窗口张贴《“好差评”评价指南》,主动接受办事群众“好差评”评价,证照办理好评率持续上升。二是抓好政策制度保障,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从制度机制方面营造良好办事环境,制定印发了《甘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深化“接放管服”改革暨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活动工作要点》和《甘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方案的通知》,编制了《甘谷县市场监管局“跨省通办”事项实施清单模板》和《“省内通办”模版》,共编制“两通办”事项15类,助推全县创业创新活跃度持续上升。三是牵头打造企业开办“一窗通办”专区。在政务服务大厅打造“企业开办一窗通办”专区,设置企业办事窗口2个、食品药品办事窗口1个,派驻工作人员4名,实现了人员应驻全驻,审批服务事项应进全进。审批流程全程在政务服务网流转,证照全部在窗口打印发放,税务登记、公安刻章、银行开户、人社社保信息登记、公积金缴存等业务集中至政务服务大厅统一办理,实现了企业开办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通办”。
强化监管效能,净化市场主体发展软环境。一是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上半年共开展部门内双随机2批次,检查市场主体12户,发布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计划1批次,各项检查正在有序开展,可实施抽查事项和抽查部门覆盖率提升至90%以上。二是加快“互联网+监管”系统的应用。全县共认领监管事项574条,目录清单认领率100%,行政检查子项645条,已创建实施清单626条,实施清单编制率90.83%,录入检查行为信息15条,监管行为累计达26175条,在系统内进行信息报送5条,其中监管动态5条。三是持续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根据《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一般违法行为从轻减轻行政处罚清单(2020版)》104种情形,依照过罚相当原则,对符合“从轻”“减轻”的情形,落实“两轻一免”政策,采用柔性监管执法,对5户市场主体予以减轻或从轻处罚,充分保护市场主体经营发展的积极性。
(来源:甘谷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