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完善防灾救灾机制,创新防灾救灾方式,提升防灾救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甘谷县民政局大胆探索,积极创新,推出了“防灾救灾一线工作法”,构建了上下贯通、乡村互联、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县、乡、村三级灾害应急一线救助网络体系。
先后制订出台了乡镇、村(社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自然灾害风险示意图和集中转移安置点示意图,详细标注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区域类型、涉及村庄及集中安置点;细化了成员单位职责任务,明确应急准备、预警预报、灾情上报、应急响应、灾后重建等工作流程和要求;完善了防灾救灾物资常储备、灾情常预警、人员常值守、灾害常防治一线四项“常制度”,定期补充储备救灾物资,加强供应网络建设,确保救灾物资调动渠道畅通。特别是加强乡镇、村组灾害信息员业务培训力度,指导乡村两级规范自然灾害统计制度及灾情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流程和灾情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初报快、续报细、核报准”;坚持专业抢险与社会抢险相结合,充实完善县级人员抢救、医疗服务、设施抢修、治安维稳等应急队伍,形成了职能部门共同协作,干部、民兵、群众共同参与的应急抢险队伍体系,并建立了以县救灾物资储备库为中心、乡镇救灾物资储备点为骨干的一线物资储备网络;在试点乡镇创新设立抢险救援岗、信息联络岗、精神抚慰岗、生活安置岗和安全保卫岗“五个一线救灾岗”,按照职业、特长等确定了岗位人选,在基层党员、灾害信息员和村民中设立了岗位负责人,确定了应急队员,确保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快速有序开展救援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