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谷县新兴镇杨家庄村村民杨虎娃,今年38岁,在兰州打工的这十多年,他们一直租住在火车站红二村社区,和妻子做着卖报纸书刊的小本生意,虽然经济条件并不富裕,但他始终怀着一颗爱心,只要遇到有困难的人,他总会伸手援助,以善良真诚的心谱写了一曲人间大爱,感动了许多人。
今年元月份,杨虎娃在网上看到《甘肃偏远贫困小山村的篮球梦》的报导,地处甘肃省甘谷县谢家湾乡赵家窑村姚杨公路北面的张家坪自然村,边远偏僻,信息闭塞,十年九旱,交通不便,是典型的干旱边远山区贫困村。在当地举办的篮球邀请比赛中,经常夺得冠军,当地人都把张家坪村形象地叫为“篮球村”;但村上只有一个简易的篮球场,一下雨就有十天半月打不成篮球。村上没有什么集体积累,群众生活也不宽裕,村民有个篮球梦想,热切盼望有朝一日,他们也能向当地条件好的新农村示范村一样,希望能有一个水泥篮球场。

(篮球场效果图)
爱于心,践于行。看了这个贫困山村的生活现状和村民的梦想,他内心震撼,久久不能平静。帮助这个贫困村实现篮球梦,建一个水泥的篮球场,成了杨虎娃的新心愿。虽然他本人乐善好施,但他家境并不宽余,没有什么积蓄,靠摆书摊挣的点钱维持一家生活外,全部用于帮助他人。建一个水泥硬化的篮球场至少得5万元,这是个不小的数字。为了实现篮球梦,他一方面多次给村上和记者打电话,了解掌握村民的生活状况,说明他要帮助村民实现篮球梦的设想,鼓励村民树立信心,勤劳致富,传递正能量;另一方面他四处奔波,向兰州市精神文明办反映申请,向认识的爱心人士积极呼吁,争取爱心团队共同资助实现篮球梦。

在他的感召和带动下,有几位爱心志愿者加入到帮助贫困人的队伍。他和搞建筑工程的甘谷爱心人士魏成林、一位跑天水到兰州客运车的爱心人士巩先生经过交流商讨,决定共同捐款资助,帮助甘谷县贫困山区村张家坪实现篮球梦。杨虎娃把他老家的一院老房院卖掉,先用于建设篮球场的启动资金。2013年10月19日,杨虎娃、魏成林爱心团队一行专程从兰州赶到张家坪进行实地调查,和村民面对面交谈,拉家常,共同探讨脱贫致富之路,他们给村上每个小孩还送去了《弟子规》、《中华孝道故事》等书籍,积极传递正能量,勉励学生从小诚实做人,发奋读书,树立远大理想,将来做社会有用的人,改变家乡面貌。爱心团队现场勘查了建篮球场的场地,并就下一步村庄的绿化、美丽乡村建设、文化阵地建设提出了设想和要求。根据村庄的整体布局,由熟悉建筑工程的魏成林负责做出一个总体标准化设计和预算,预算需资金9万多元,目前他们已捐助了近5万元,他们呼吁社会爱心人士能参与奉献爱心。按照总体设计, 10月23日,篮球场已开始建设,预计在一周之内建成篮球场,实现篮球梦。
在和杨虎娃的交流中,他经常说尽管自己的精力和财力十分有限,但愿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的人来献爱心。“大家把力量聚到一起,来奉献爱心,人间都就好了,都就快乐了。”、“我们把快乐给他们,把幸福让给他们,他们快乐了,大家才会快乐”。 2013年10月23日,记者去杨虎娃老家采访,杨虎娃83岁的母亲给灾区群众还手工编织了60双纯羊毛袜子,准备让儿子送到灾区。
新加入爱心团队的魏成林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坚持做好事。最让他感动和敬佩的是杨虎娃先生心底善良,老实忠厚,一生能默默无闻地坚持做好事,甚至有的人还不可理解,实在难能可贵”。 2012年12月他被兰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兰州市“凡人善举、和你一起”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