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线聚焦:
古坡乡:整村推进强基础 扶贫开发惠民生

走进九月的古坡大地,藉河两岸郁郁葱葱,石鼓山下群芳吐艳。放眼望去,村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独具特色的旱作农业集中连片,文明和谐的乡村面貌日新月异,处处昭示着激情与活力。
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走基层•话发展”联合采访组,深入古坡乡进行一线采访活动。

古坡乡位于甘谷县西南部山区,是全县最贫困的乡镇。近年来,古坡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发展以养牛为主的规模养殖业,以核桃、中药材为主的特色种植业,以草原观光为主的生态旅游业。围绕古坡河流域的扶贫开发,大力改善以行路、饮水为主的基础设施,争取并实施了新列整村推进项目,力争把古坡建设成富裕文明、生态均衡、山川秀美的旅游胜地。
古坡乡瓦泉峪村自然条件恶劣,可耕种面积少,农业发展滞后,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是全县闻名的“特困村”。

一场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主的攻坚战轰轰烈烈打响……
通过古坡乡积极协调,将瓦泉峪确定为整村推进项目实施示范村,75万元硬化巷道6500平方米,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
瓦泉峪村支书王争喜对记者说,“截止目前,已完成了工程量的90%以上,共硬化总面积17000平方米,基本上使所有群众行路的巷道都得到了硬化,通过这个巷道的硬化,使群众的出行得到了改善。”

古坡乡党委副书记张平对记者说,“针对村民远在五里之外的山泉中取水,人畜饮水困难的实际,投资70.8万元修建蓄水池5个,集中供水点7个,结束了肩扛背挑的取水生活;针对藉河洪水泛滥,古坡乡邀请技术人员制定了河堤治理方案,并积极协调资金48万元,治理河堤1.1公里,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今年古坡河流域的扶贫开发项目涉及古坡乡大卜峪、下店子、沟门和瓦泉峪4个行政村。总投资1527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623万元,部门配套1500万元。其中包括古坡至草原18公里道路硬化、三个自然村的“一事一议”村内道路硬化。

短短半年时间,如今的瓦泉峪村处处呈现生产发展、环境优美、乡风淳朴的农村新画图,村里道路整齐干净,村规民约张贴上墙,闲不住的村民忙里忙外喜笑颜开,全村繁荣、文明、和谐的清新气息预示着该村必将扬起脱贫致富的风帆,美好的生活必将实现。
车队沿着新修的水泥硬化路飞驰,感觉不到一丝的颠簸,转眼间来到了“一事一议”项目村魏家坪。看着天翻地覆般的变换,对古坡的发展潜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古坡乡魏家坪村民魏福成对记者说道,“路没打以前,泥深着不能走,干啥都不方便。收庄稼、盖房子都不行。现在路打了之后,建设上也好,拉点东西能到自己家院子里,尤其学生上学不走泥路,方便、安全。”

魏家坪村书记魏长余对记者说,“和其他村组一样,交通不便让魏家坪的村民魏福成这一代人吃足了苦头,晴天肩扛手提,雨天寸步难行,尤其是孩子们上学更是让村民们担心。”
今年古坡乡党委、乡政府克服重重困难,配合县交通部门,投资964万元,实施了古坡至三县粱公路18公里的拓宽硬化工程。“一事一议”项目已经实施三个村,滴水坪、杨家坪、魏家坪三个自然村村内巷道1.97万平方米,总投资160万元。
古坡乡党委书记张俊义说,“在该工程建设中,乡政府做了大量配合工作,在沿途六村征地50多亩,涉及92户,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并结合创先争优破解难题活动,乡上利用整村推进项目,沙化沟门至李家庄、上店子至羌甘峪村庄道路6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