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经济工作会议在兰召开
陆浩徐守盛讲话 陈学亨刘伟平等出席
本报兰州12月22日讯(记者张倩)全省经济工作会议12月21日至22日在兰州召开。会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省2009年经济工作,科学分析形势,安排部署2010年经济工作。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出席会议并讲话。
陈学亨、刘伟平、蒋文兰、励小捷、侯长安、刘巨魁、冯健身、刘永富、罗笑虎、刘立军、姜信治、陆武成出席会议。
陆浩全面回顾了今年我省经济工作。他指出,2009年是继2008年之后又一个极不寻常的一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困难、受到冲击最严重的一年。面对严峻的形势,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准确分析和判断形势,统揽全局,沉着应对,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条主线,努力化挑战为机遇,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狠抓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严峻考验,不但比较好地完成了“三保”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而且在一些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我们把增加投资作为扩大内需、化危为机的关键,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大加快;我们把保工业增长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点,新能源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我们把抓好“三农”工作作为应对挑战的基础,在大灾之年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我们把保障民生作为化解危机、保持稳定的根本,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得到有效改善。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也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加快发展的信心。
陆浩指出,一年来,我们既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大考验,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也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了对推动甘肃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规律性的认识。这对于今后我们驾驭复杂局面、加快甘肃发展,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主要体会有这样几点:要在科学判断形势中准确把握机遇;要在不断审视省情中拓展发展思路;要在解决当前困难中谋求长远发展;要在重点突破中实现协调推进;要在总结实践中提升发展水平;要在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中增强发展活力。
陆浩深刻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他指出,科学判断形势,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础。我们要认真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判断上来,趋利避害,科学应对。一是全球经济初步回暖和国内经济整体向好,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基本稳定,为我省扩大投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三是国家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为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四是国家加大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力度,为我省加快改善民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五是我省目前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也为明年经济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看到有利因素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明年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破解关键难题,全力以赴做好明年的各项工作。
陆浩提出了全省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他指出,明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更加有效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关键一年,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我省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坚持“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全面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坚持改革创新,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特色产业培育,着力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力度,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陆浩强调,实现这一总体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第一,要坚持不懈抓好项目建设,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着眼于进一步突破基础设施这个根本制约,全力抓好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续建、新开工项目建设,抓住难得的机遇争取多上项目,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继续认真抓好重大生态环境工程项目建设,进一步研究提出影响我省生态环境问题的重大项目建设规划,对前期工作较为充分的项目争取国家早日批复开工建设;高度重视工业和循环经济方面的项目,继续推进大规模、高起点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高度重视“三农”领域和城镇化建设方面的项目,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特色优势产业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迈上新台阶;高度重视公共事业和民生方面的项目,使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等事业得到新的发展和提高。
第二,加大力度转变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要把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放手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重点,“四轮驱动”实现经济结构优化。要把推动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城乡一体化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抓手,多管齐下,多策并举,构造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从整体上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要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大培育新兴产业的力度,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科技创新,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导向,提高质量效益。
第三,继续强化“三农”工作,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要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切实抓好农业生产,扩大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面积,实施马铃薯种薯工程,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大力发展具有我省特点的旱作农业和高效节水农业,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大力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畜牧业,把草食畜牧业培育成我省农业支柱产业。要充分发挥专业服务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的作用,提高农业发展的产业化水平。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培训,提高劳务输出的层次和水平。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要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着力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
第四,千方百计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要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要进一步提高城乡社保水平,扩大覆盖面。明年,要继续坚持每年为群众办一批实事的好做法,尽早提出和确定省上为民要办的实事,认真组织实施。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物价工作。“两节”将至,要认真组织市场供应,加强市场监管,安排好群众生活。对于生活困难的群众,要给予必要的补贴,确保群众生活不受影响。要采取措施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趋势。
第五,积极推动各项改革,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进一步扩大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范围。按照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要求,抓紧研究提出符合我省实际和特点的改革思路、目标、步骤、重点和措施。要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转变工作作风,建设服务型政府,用良好的软环境弥补硬环境的不足。
陆浩指出,实施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是事关我省经济工作的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各地各部门必须要以高度的责任感、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事业心,认真组织实施好这一战略。要在全省区域发展战略中找准各自定位,形成各打各的优势仗、各走各的发展路的你争我赶、竞相发展的局面。要全力打造以兰州、白银为中心、陇东和河西为两翼的三大区域增长极,形成拉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引擎。要进一步加大与央企对接的力度,鼓励我省有实力的企业集团投入战略新兴产业,加大企业兼并联合重组、招商引资和金融资金的力度,着力解决好影响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问题。要突出区域发展战略要求,制定好“十二五”规划,使规划真正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陆浩强调,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估计当前形势的复杂性,坚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信心,切实加强和改进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要加强学习,深刻把握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的实质,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明年经济工作的要求和部署上来。要统筹兼顾,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研究,着力破解发展难题,每年都要在解决重点、关节点问题上取得突破。要加强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增强推动发展的能力。要改进工作作风,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矛盾排查调处工作,健全以领导干部为责任主体的维稳工作机制。着眼于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对企业改革破产、征地拆迁、涉法涉诉信访等人民内部矛盾进行集中排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限期解决,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环境。
陆浩最后强调,“两节”将至,要高度重视贫困地区、地震灾区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开展广泛深入的走访慰问活动,搞好群众越冬生活安排,使广大人民群众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他说,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等待着我们去完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努力开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徐守盛在讲话中指出,今年我省经济发展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明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之年。从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看,明年经济发展条件总体上将好于今年,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巩固,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将继续显现,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基本省情决定了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当前主要是工业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大,就业压力持续增加。分析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们既要充分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进一步坚定信心;又要充分估计困难,绝不可盲目乐观,更不能把经济的“回升向好”看作是“根本好转”。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这根弦不能松,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劲头要更足。我们要切实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上,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上,细化措施、抓好落实,确保明年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