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委省政府召开工业强省大会
陆浩 徐守盛讲话 陈学亨 刘伟平等出席
本报兰州4月29日讯(记者苟保平牛彦君)甘肃工业强省大会今天在兰州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在会上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准确把握发展形势,统一思想,乘势而上,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努力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徐守盛、陈学亨、刘伟平、陈宝生、冯健身、孙效东、石军、张津梁、李永军等省领导及省政府秘书长李沛文出席会议。
会议由省委副书记刘伟平主持。
陆浩指出,工业强省是我们在制定“十五”规划时,立足省情实际提出的一个关系全局发展的重大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是我省经济工作重点的重大调整,也标志着我省进入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新的发展阶段。“十五”以来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策,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符合我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十分及时的。从国际发展经验看,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从国内发展态势看,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关键时期。从我省发展的现实情况看,推进工业化是实现富民强省的必然选择。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一定要牢牢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进一步提高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重大意义的认识,不断增强信心和决心,把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陆浩强调,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根本的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要求,努力推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进程,不断拓宽具有甘肃特点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第一,要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不断激发工业发展的内在活力。继续抓好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工作,大力推进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解决好企业债务过大、包袱沉重的问题。要积极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实现产权多元化,健全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第二,坚持以技术进步为动力,着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要坚持把技术改造同节能减排结合起来,同新产品开发结合起来,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相互融合,努力实现传统产业的信息化。第三,坚持比较优势同市场需求的有机对接,大力培育新兴特色优势产业。要开发石化、有色、冶金、煤炭等传统产业的下游产品,下功夫发展深加工业,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集群。要深入实施振兴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突出抓好风电设备的研发和制造。要坚持水电、火电等传统能源和风电、核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协调发展,努力把我省打造成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要围绕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制药业,着力提高加工技术水平和产品的附加值。第四,坚持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积极培育和引进新的投资主体。要坚持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并重,善于把自身的优势和投资者的优势有效对接起来,积极利用我省国有资产的优势、独特资源的优势、技术和市场的优势,引进更多的投资主体,扩大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第五,坚持以园区建设为依托,努力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要进一步加强园区建设,创新园区发展模式,坚持集约发展、集群发展、特色发展,努力把园区培育成工业经济的增长极、城市扩张的推进器。要紧紧抓住全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有利时机,开展大规模的劳动技能培训和劳务输转,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转移就业,以加速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陆浩强调,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的一项紧迫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不断提高领导工业和城市经济的能力,努力推动工业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真正摆脱小生产思维定势的束缚,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形势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发展方向,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因素的综合作用中掌握发展全局。要下功夫钻研熟悉工业和城市经济,深刻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提高领导和驾驭工业与城市经济的能力。要加强调查研究,把握国际国内经济走势,掌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导向,总结推广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办法,及时研究解决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要加强项目工作,善于从自身优劣势的转换中去发现好项目,从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的变化中去捕捉好项目,从产业链的延伸中去开发好项目,从国内外投资者的投资取向中去运作好项目,争取建成一批能够带动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发展后劲的好项目大项目,以支撑工业和城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养,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尤其要努力造就一批善经营、会管理的优秀企业家队伍。要加强组织协调,抓好工业强省战略的落实和协调服务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进工业化进程,并不是要求每个地方不顾客观条件都去搞工业、办工厂。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按客观规律办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努力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子。
徐守盛在讲话中强调,要充分认识发展工业是增强经济实力的需要,充分认识发展工业是优化甘肃经济结构的着力点,充分认识发展工业是改善民生、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基础,充分认识工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正确判断形势,准确把握加快工业发展的大好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乘势而上,切实促进甘肃工业发展步入新的阶段。
徐守盛指出,近五年甘肃工业的快速发展,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比较重要的有:一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工业作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二是始终坚持发展抓项目,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工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三是始终坚持改革抓企业,不断深化企业改革,着力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四是始终坚持致力于破解工业发展的人才与资金难题,培养、选拔和使用好工业人才,大胆启用并有效激励优秀企业家;五是始终坚持优化环境,形成支持企业加快发展的合力。这些基本经验,也是今后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徐守盛指出,总结以往经验,立足甘肃实际,正确分析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十一五”规划,今后五年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围绕“四抓三支撑”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以产业集群化发展为方向,以产业链延伸和企业重组整合为主线,以优势产业、骨干企业、特色和品牌产品为重点,突出项目建设,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切实改善发展环境,提升工业效益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徐守盛强调,今后五年工业发展的目标是:发展方式明显转变,运行质量明显改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到2012年末,工业增加值在2007年基础上翻一番,年均递增15%左右,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45%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左右,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5个;万元GDP能耗比“十五”末下降2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0%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达到30%左右。
徐守盛强调,要进一步优化工业结构,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要重点抓好七大产业: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石油化工产业、做大做强有色冶金产业、做大做强煤电化工一体化产业、做大做强清洁能源产业、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生物医药及中藏药产业;要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要积极培育产业集群,形成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要积极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要切实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科学合理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与支出。
徐守盛强调,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不断冲破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以思想的新解放促进改革创新的新突破,工业经济的新发展。要依靠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两个动力”,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效益”,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建设好企业家队伍和职工队伍“两个队伍”,调动好领导和群众“两个积极性”,支持发展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两个主体”,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甘肃实际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子。
徐守盛强调,要加大支持力度,落实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政策措施。这次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工业强省的决定》,从技术创新、技术改造、项目用地、矿产资源配置、投融资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加快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是在总结经验、借鉴兄弟省份成功做法和针对甘肃工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制定的,各市州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一是在政策支持上加大力度。二是加大投入力度,支持企业多渠道融资。三是制定好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四是强化激励保证措施。各部门、各市州要根据各自的实际,不断完善创新,参照省上《决定》,抓紧提出本地区、本部门推进工业强省的实施意见和配套措施,确保《决定》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