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甘肃省博物馆向公众“亮宝”
1.甘肃省博物馆新展览大楼经过7年持续建设,于12月26日正式落成开馆,推出了《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甘肃古生物化石》、《甘肃彩陶》三个基本陈列。
2.由中、美、澳3个国家4个单位联合编制的《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通过了国家文物局审批,成为我国首个符合《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大遗址保护规划。
3.以“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为主题,隆重举办了第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纪念活动,遗产日前夕,国务院公布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省国保单位增至72处。

4.大地湾遗址抢救性保护项目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并启动,一期工程史前遗址博物馆建设前期工作完成,由国家财政安排的首批500万元建设资金已经到位。
5.炳灵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面完成并通过了初步验收,景区面貌和接待服务条件得到彻底改善。
6.历经数十位文物考古专家28年研究整理,《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正式出版。

7.陇东南早期秦文化调查项目组通过钻探和发掘,发现了3个相互独立又互有联系的周秦文化分布中心区,取得了重大考古成果,抢救性清理发掘了张家川县马家塬战国古墓葬,取得了重要收获。
8.圆满完成了长城资源调查全国试点工作任务,基本掌握了省内战国秦长城、汉明长城及其沿线城障烽燧的情况,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调查方法,制定了调查标准和规范。
9.敦煌阳关博物馆斥资征集古代兵器文物2800余件,堪称我省民营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大手笔。
10.停业整顿4年之久的甘肃省文物商店于12月16日正式恢复营业,经营管理面貌焕然一新,开业伊始即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