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甘肃新闻>>甘肃>>正文

甘肃科技馆:一等六年何时“修”
(2006-11-29 17:06:12) 有位读者读过此文 来源:西部商报  打印本页

  参加省科协“六大”的代表表示将共同上书省委省政府,督促科技馆尽快开建

  本报记者 郭涛 陈永君 为您报道 在日前召开的省科协“六大”上,副省长、省科协主席李膺提出,要积极推进省级科技馆建设工作,加快青少年科普教育场所建设。而记者了解到,原兰州科学宫拆掉已经有6年,新馆却迟迟未动工。省科技协会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史振业在今年年初的全省青少年科普工作研讨会上曾向新闻界誓言:“不管有多大困难,甘肃科技馆今年一定要破土动工!”可是到现在仍没有动工的消息,那么何时才能动工呢,史振业也无奈地说:“现在只能等待政府的最后表态。”

  6年努力
  30亩“黄金地”成废墟

    2000年,原兰州科学宫被拆除,清理出一片空地,再征地,面积扩大到30亩,甘肃省科协准备兴建科技馆。可是这地一围就是6年。昨日,记者在兰州东方红广场附近看到,30亩被闲置了6年的甘肃科技馆规划用地被一栋栋大楼包围着,透过简易的围墙往里看,30亩空地上胡乱堆放着砂砾、石块,间或有几丛野草,空地内靠近北围墙的地方则是一个硕大的垃圾堆,风一吹,塑料袋竞相起“舞”。

  6年等待
  成为惟一一个无科技馆的省

    省科协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史振业说,一个文明城市必须有三馆:科技馆、博物馆和艺术馆。《科普法》明确规定,建设科技馆是一项公益性事业,科技馆的建设要纳入地方财政,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然而6年等来的结果是:现在我们是全国惟一一个没有科技馆的省份。

  6年空守
  延误了一代人的科学素质培养

    “科技馆是现代科普的实验室。甘肃由于没有科技馆,在青少年身上应当普及的高科技知识没有普及,无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后果!”甘肃省科技馆馆长郭成钰介绍说,在今年举办的全国青少年智能机器人大赛中,甘肃省表现很糟糕,“仅机器人一项,我们的孩子比全国平均水平大概要落后4年!初中生的水平只相当于人家小学生的程度。6年就会延误一代人,至少在科学素养方面是这样。”

  6年心声
  把科技馆尽快建起来

    “甘肃竟然连一个科技馆都没有!”参加此次代表大会的兰州代表团代表曹发魁准备联合30位知名专家、学者,共同上书甘肃省委、省政府,督促科技馆尽快开建。

    本报记者 郭涛 陈永君 为您报道  甘肃省科技馆每年都要组织小学生在科技馆规划用地的东面围墙上描绘“我心目中的科技馆”。但6年过去了,中小学生心目中的“甘肃科技馆”在哪里呢?从2000年起,甘肃科技馆建设经历了太多的起落,直到现在,距离甘肃科技馆建成的日子仍显得遥遥无期。

  受孕:拆除科学宫 自筹资金建馆

    2000年,省科协准备兴建甘肃科技馆。鉴于地方政府没钱投入,当时有关部门批复:以土地换资金,自主筹建,把工程办成不花钱的项目。之后,原兰州科学宫被拆除,在原址基础上通过征地将面积扩大到30亩。

  第一次难产:企业撤资

    兰州黄河集团首先看中了这块黄金宝地,计划投资3600万元联建科技馆。但科技馆的设计方案却未能通过兰州市规划局和兰州市建委的审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撤资退出。

  第二次难产:科协与企业陷入“持久战”

    2003年,甘肃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计划投资4000万元打造科技馆。省科协也与该公司对用地比例进行了严格划分,但令人费解的是,堂堂科技馆只有3亩多地可供建设,距离科技馆标准要求甚远。二次合作带来的问题远远超出了科协自身解决的范围,因为房地产开发公司已投入4000万元,省科协如毁约就要承担法律责任,而如果履行合同又达不到建设标准,所以问题一直遗留至今。

    本报记者 陈永君 为您报道 “从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共助等多方面做文章,使甘肃科技馆早日建成!” 对于甘肃科技馆,馆长郭成钰寄予更多企盼。

  建设理念: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

    郭成钰认为,科技馆要尽力摒弃单纯的知识传播,更加重视在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上展现其独特的作用。

  建设特色:融合甘肃特色

    要建立有甘肃特色的科技馆,采取就地取材的办法,把我省丰富多样的地域资源和民族文化特色融入到场馆建设中去;当地的矿物资源、动植物标本、风沙成因等,都是重要的切入点。

  建设规划:占地30到60亩

    郭成钰提出,甘肃科技馆以“科学、智慧、探索、体验”为主题。占地面积应为20000~40000平方米(约30~60亩)。建筑工程房屋由展览教育、公众服务、业务研究等四部分组成。科技馆建设项目除了一般建设项目的建筑工程和室外工程外,还应包括展教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也应包括展览、展品和展教、研究装备投资。


最 新 图 片
探访:三年考古改写先秦历史 【图 证实:秦人发祥之地就在礼县【附 “8分钟约会”悄现兰州 特稿:“博士之乡”——会宁(图) 供电设施“穿”进明代古墓群 口径不足1米 深21米 陇南消防官兵

相 关 新 闻 相 关 专 题
新 闻 评 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天水在线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天水在线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水在线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最新新闻
·甘肃科技馆:一等六年何时“修”
·甘肃天祝一煤矿发生瓦斯爆炸 已知有11人遇难
·“感动甘肃·2006十大陇人骄子”评选活动侧记
·玉门市五大产业助农增收
·甘肃省引进高层次人才洽谈会召开
·华仔演三国名将要来敦煌拍戏
·3亿美元 亚行助修武罐高速
·牛肉面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兰州拆迁户租房11年搬家10次 市长过问解决
·徐守盛: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甘肃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召开
·平凉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纪实
·敦煌启动月牙泉水位下降治理应急工程
·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生态保存良好[组图]
·专家点评甘肃“国保”发现 让文物大省名副其实
·兰州18类国有土地使用权可协议出让
·10万斤“黑美人”今日抵兰
·探访:三年考古改写先秦历史 【图】
·证实:秦人发祥之地就在礼县【附图】
·上4个螺丝20元 兰州车管部门被指“敛财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