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远来客心系陇原人
本报会宁7月26日讯(记者宋振峰)滔滔黄河水,悠悠海河情。由天津市委常委、副市长孙海麟率领的天津市考察团今天先后来到我省定西、会宁,实地考察了在天津市的对口帮扶下,陇原发展的喜人变化,并与当地干部群众对多年以来的对口帮扶工作进行了深层次的交流。
自1996年国务院决定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以来,十年来,天津市高度重视对口帮扶和东西协作,从人力、物力、财力上都对甘肃省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和帮助,累计向甘肃省提供无偿援助达1.2亿多元,有力地促进和带动了甘肃的发展。其中,自2002年天津市对口帮扶安定区以来,已给当地投入帮扶资金395万元,加快了当地扶贫开发的步伐,使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极大改善。
在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柏林村,考察团一行走进了村委会、农家书屋、农家院落、天津小学,详细了解了在天津市的帮扶下,柏林村在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支柱产业、发展教育事业以及推进新农村建设等各方面的喜人成果。柏林村地处干旱山区,自2002年成为天津市对口帮扶示范点以来,在全体村民的艰苦奋斗下,农民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培育出了建筑运输、洋芋种植、养殖、劳务四大特色产业。去年,柏林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850元增加到2880元,贫困面也由当年的8.4%减少到2%。看到曾经经济困难的柏林村如今面貌焕然一新,孙海麟表示,天津方面愿意以帮扶带合作,以合作促发展,积极创造良好条件,在扶贫、经贸、教育、科技及发展外向型经济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步伐,促进两省市之间的扶贫协作和全方位的经济交流。
考察团一行还来到会宁,参观了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塔、会师会址、红军长征胜利景园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