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上旬,甘肃省经委组织长城电工、天水长开、天水二一三等23家省内装备制造行业的精锐企业,到全国装备制造业的权威企业———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和机械科学研究总院进行考察交流,寻找新的机遇。
此次考察,不仅使甘肃省内企业见识了国内尖端企业的风貌,签订了一揽子合同和协议,更重要的是为企业以后与大企业集团的交流和衔接搭起了平台。兰州三磊电子有限公司此次考察大有斩获,不仅与权威企业建立了关系,同时签订了正式合同,将自己的核心产品在京隆重“亮相”。
衔接一流企业为制造业创造更大的空间
装备制造业是甘肃省的一个强项,在甘肃省GDP中占有不小的份额,但如果拉到全国甚至全球市场上,整体实力仍很薄弱。省经委副主任于光明对记者说,我省企业规模较小,与大型企业单独联系的机遇很小。由政府出面搭个平台,让我省装备制造业的精锐企业与国内一流的权威企业直接接触,为甘肃制造业创造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是非常必要的。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即国机集团)和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即机科总院),这两个部级单位在国际市场上知名度很高,产值每年数百亿元,因其店大门大,见面实在不易。虽说联系也是几经周折,但事在人为,省经委很快就与这两家企业获得了联系,并收到了郑重的邀请函。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拥有一批核心骨干企业,是中国机械工业实力最强的科研开发及产业化基地和设计施工企业,名列“全球225家最大国际承包商”前50强。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是国有大型科技企业集团,经过5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工程设计与监理、机械装备制造、技术研究等业务板块,拥有数千项科研成果和专利,是国家授权的面向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和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其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业务遍及五大洲。如国内外著名的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都在其麾下,技术实力自非寻常。
为使考察不走过场,省经委将我省装备制造业的精锐企业列出名单,又与国机集团、机科总院多次衔接磋商,一起筛选报名企业,无对口交流内容、提不出具体合作需求的企业因而落选。
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建立定期交流机制
甘肃企业考察团受到了国机集团、机科总院的重视,特别是让这两户集团全面了解了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实际情况。国机集团副总裁徐建说,我们需要有实力的配件供应商,也需要与有基础的装备制造企业合作,将一些有潜力的新科技产品定点生产,实现产业化。机科总院院长李新亚说,机械科研是我院的强项,我们也在为如何使科研成果尽快地实现产业化发愁,你们来得正好,有合适、有生产能力的企业,就进行实质性的合作。让这些成果从图纸变成产品。
洽谈是融洽的,也是实质性的。省经委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国机集团表示,在其国内外工程承包业务过程中,在设备采购、零部件配套、业务分包等方面,在同质同价的条件下优先选用甘肃企业生产的产品和分包业务。机科总院表示,组织发展前景好的科研成果在甘肃进行转化,帮助省内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研发高新技术产品;对甘肃装备制造业宏观决策及重大的项目论证提供咨询服务,双方联合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研究、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省经委还与二者确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不定期进行情况交流、项目对接。
开拓新环节制造业蓄势待发在考察中,兰州三磊电子有限公司与中国重型机械总公司签订了5套用于锅炉非标设备蛇形管生产线的无损探伤实时成像系统的销售合同,合同额达700余万元。并就重型机械总公司承包伊朗冶炼等海外项目中的螺旋焊管的无损探伤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洽谈。
天水星火与沈阳铸造研究所达成协议,关键大型机床床身铸件导轨表面缺陷的根治问题由星火提出现状、技术难点、攻关内容,由沈阳铸研所提出技术路线及具体实施方案;天水星火引进沈阳铸研所的大型铸造浇铸动态工艺有关软件,同时引进铸造树脂砂用树脂、涂料等产品,以提高铸件质量。
天水风动机械公司与中国工程与农业机械进出口总公司达成了向南美出口风动工具的意向协议。甘肃宏宇变压器公司与天津电气传动研究所达成了联合研制先进箱式变电站,合作开发风力发电机用箱式变电站。天水长城控制电器厂与哈尔滨焊接研究所达成了解决户外高压铝合金母线槽焊接变形问题的协议。天水红山试验机械公司与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就联合攻关震动台电自动控制问题的协议……
有新的市场渠道和环节,有新的技术支撑点,有新的合作伙伴,甘肃制造业面临着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