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我省非公经济之所以得到长足发展,得益于省上政策的强力扶持和各方密切配合。据统计,目前全省非公有制企业达到3万余户,从业人员达42万多人,实现工业增加值560多亿元。随着非公经济的发展环境日益宽松,我省非公经济进入较快增长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能力逐步提高,全面、快速发展的新格局已基本形成。
政策支持作用凸现强化领导、落实政策、优化环境,是我省发展非公经济的特点。围绕国家有关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省委、省政府在2005年先后召开非公有制人士座谈会和全省发展非公经济电视电话会议,支持发展非公经济在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在省委、省政府强力推动下,省直各相关部门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行动,对以往出台的不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和行政法规进行全面清理或修订。
省委、省政府还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颁布了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甘肃省个体私营经济条例》也已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按照省上统一部署,省直24个部门结合各自实际,制订出台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并通过政府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向社会进行公布。这些重大举措,使我省在落实非公经济市场准入政策,确立非公经济平等的市场地位,营造非公有制企业拥有与其他企业同等地位等方面,形成了宽松和良好的政策环境。
各方携手共解难题针对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问题,我省先后与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签订了协议,两大银行承诺在未来3年为我省中小企业融资300亿元。与此同时,省上还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省银监局和建设银行甘肃省分行等9家金融机构,举办了“全省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银企洽谈会”,共签订合作项目166个,贷款金额100多亿元。在政府、银行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得以缓解。为解决企业贷款担保问题,2005年又审批组建了3家担保机构,使我省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达到48家,注册资本8亿元,累计担保企业563家,累计担保额15.5亿元。为推动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上市融资,省上与证监部门和深圳股票交易所共同举办了全国第26期企业改制培训班,省内48家企业和各市州政府部门160多人参加了学习培训。培训使省内企业大开眼界和思路,对推动我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上市融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请来走出抢抓机遇抢抓一切机遇,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2005年,省上积极争取国家中小企业专项发展基金支持,先后为酒泉奥凯种子机械有限公司、兰州沃尔凯采暖设备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申报国家专项资金3030万元,其中申请无偿资助2620万元,贷款贴息410万元,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为搞好非公经济企业招商引资工作,省上先后组织各企业参加了第二届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签订合作协议和合同项目32项,签约金额4.76亿元,为省内非公有制企业走出去拓展市场、营销产品和对外交流合作搭起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