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张掖”从这里起步
2008年11月中旬,张掖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讨论通过了中国黑河流域湿地恢复保护工程总体规划及城市规划调整用地修编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一号工程”的目标任务。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克恭提出“立决断,快启动,打基础,留余地,高标准,靠市场,高储备,逐条推,不能贻误战机”的动员令,这标志着中国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进入了实施阶段。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张掖市及甘州区立刻行动,狠抓落实,成立了滨河新区暨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兵强将,细化工作任务,建立工作台账,开始了紧张有序的工作运行。
2008年12月初,工程建设指挥部和建设处领导干部,深入项目涉及的区域进行广泛宣传动员,深入细致地与项目区企业、农户协商开展征地拆迁,为即将开工的滨河新区扫清障碍。
12月31日,这2008年的最后一天阳光灿烂。甘州城区西北角锣鼓喧天,礼炮阵阵,中国黑河流域(张掖)湿地保护工程滨河新区项目隆重开工,黑河湿地保护工程由此拉开序幕。这一生态新区占地7.8平方公里,定位为高档居住、商务会展、教育科研和旅游休闲四大功能,本着基础先行、绿化并进、市场运作、经营城市的原则开工建设,以此来带动整个湿地保护工程有计划、快节奏、高速度发展。
黑河湿地保护工程以最快的节奏,开始了滨河新区施工建设。防洪堤坝工程开工了;滨河大道规划迅速编制;绿化方案和灌溉工程立马设计;新区水景与栈道、自行车道建设部署到位……
“动地风来觉地浮,拍天浪起带天流。”张掖黑河湿地保护工程正以超常规的速度向前推进,更是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及国家各部委的高度重视。
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省委副书记刘伟平,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刘立军,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永富,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罗笑虎,省政协副主席张世珍等省上领导亲临关怀,充分肯定张掖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黑河湿地保护工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张掖的实际,方向正确,措施有力,要坚持高起点、富规划、穷建设的原则,积极做好项目的争取立项工作,加快工程进度。
中国科学院湿地研究中心秘书长吕宪国、清华大学副校长康克军及科研院副院长稽世山、国家环保局总工程师万本太、城市规划专家秦文军、日本东京大学味野俊教授等专家学者来张掖黑河湿地进行考察指导,一致认为,在一个城市的周围有这样一块湿地资源,本身就是一个特色,以湿地保护引领城市建设的思路和理念很符合实际。
中央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方面的投入,为张掖改善生态环境、强化基础设施带来了良好的机遇。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兰新铁路第二复线、张掖民用机场、兰西客运专线等重大项目在2009年都将开工建设,这几个项目总投资将达到2000多个亿,仅张掖境内投资就达400个亿。同时,国家将在兰新复线开辟一条运煤专线,这个项目建成后,贯穿张掖境内的铁路将达到六条,张掖将成为河西走廊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区,凸显金张掖东出西进、南来北往,沟通青海、内蒙古等省际交通的地理优势,成为聚集地气、人气、商气的西部城市。
在国家发改委、建设部、水利部、林业局等部门和省委、省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一幅“甘州城北水云乡”的图画正从遥远的岁月深处一点点浮现,一个富有湿地水韵和西北风情的生态文明城市正在变成现实。
水润甘州,金耀张掖。金张掖已经站在了历史的制高点上重新布局,“中国黑河(张掖)湿地保护工程”和“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的宏伟构想精彩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