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政务信息>>正文 |
全国花卉业“十五”规划 |
(2005-9-6 19:02:36) 有位读者读过此文 来源:中国农业网 打印本页 |
|
|
我国花卉业经过20多年的恢复和发展,已经成为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为了加强宏观指导,实现花卉业的跨越式发展,以适应和满足今后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制定了全国花卉业“十五”规划。 一、成绩与问题 “九五”期间,我国花卉业成效显著。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围绕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稳步发展花卉生产,努力提高科技含量,积极吸引各方投资,重视培育生产经营队伍,为实现花卉业跨越式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花卉生产稳步发展 “九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有力地推动了花卉生产和消费的快速增长。据统计,2000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为14.75万公顷,鲜切花销售量32.20亿支,盆花类8.17亿支、3.85亿盆,分别增长了136.40%、294.12%、110.39%。花卉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特别是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水平的提高,有效地实现了增长方式的初步转变。 (二)面向市场调整结构 “九五”期间花卉业的结构调整与“八五”期间有明显区别。“八五”调整主要是解决季节性、结构性的余缺问题。“九五”调整重点是缓解产业结构失衡、区域布局不合理、优质产品供不应求、花卉规模经济不理想等关系到花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性问题。经过五年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出现了可喜变化:一是花卉新品种的选育工作明显得到重视,由过去主要靠引进繁殖,转变为引育结合;二是优质种苗供应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三是区域布局渐趋合理,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拳头产品取得一定进展,市场看好的中高档产品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三)交易方式发生变化 长期以来,我国花卉流通一直采用对手交易。这种交易方式已不适应现代花卉产业的发展。1998年北京市建起了国内第一家具有拍卖功能的花卉批发市场——莱太花卉有限有公司,并于1999年12月进行了花卉的首次拍卖,实现了中国花卉交易的历史性突破。在全国大力推广花卉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同时,引进和发展现代拍卖市场的营销方式,必将大大加快花卉产业化的进程,为我国花卉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提供良好的运行机制。 (四)花卉内需和出口同步增长 “九五”期间,花卉业出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由生产者主导型向消费者主导型转变。花卉市场供应更加丰富,不同档次和不同价位的产品基本齐全,加大了消费者的选择余地,拉开了消费层次。在大多数消费者追求“物美价廉”的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购买者不再关心“贵不贵”,而是“好不好”。这是近几年国内花卉生产者注重更新品种、提高质量的主要动力,也是花卉成品进口量迅速增加的重要原因。 花卉出口总体也呈上升趋势。据统计,1997年至1999年花卉出口额分别为0.95亿、0.8亿和2.6亿美元。出口种类由过去以盆景为主,转为盆景、鲜切花、盆花、观赏苗木、种苗等多种产品并重。 (五)进一步重视科技和人才培训 “九五”期间,随着花卉产品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迫使花卉企业日益重视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出现了花卉园艺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状况。同时,由于人才的流动性越来越大,更加激发企业所有者、经营管理者探索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为顺应花卉业发展的需要,各地花协举办各类培训班,受到了普遍欢迎,取得了良好成效。在花卉行业中重视科技、培养人才、招聘人才蔚然成风,为我国花卉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六)扶持政策相继出台 “九五”期间,有关部委加快了花卉扶持政策的研究和制定。经贸部组织对国内外花卉业进行考察,将花卉出口作为扩大对外贸易的重要内容来抓;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对蝴蝶兰等可以人工繁殖的花卉品种降低了出口管理费;海关总署在花卉进出口较集中的关口设置了“绿色通道”,实行24小时通关;民航部门针对花卉这种特殊的鲜活产品,正在研究制定相应的运输管理办法,并考虑适当降低运费。这些扶持政策和管理办法的出台,必将进一步促进花卉业的快速发展。 |
|
|
|
|
|
|
|
|
|
|
|
|
|
|
|
|
相 关 新 闻 |
|
相 关 专 题 |
|
|
|
新 闻 评 论 |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天水在线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天水在线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水在线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