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走笔》自序
冯沙驼(甘肃)

《大地走笔》是继《探索与实践》及《回望集》之后,我的第三部作品集。汇集了近年来发表或没发表过的一些作品。和同时代的朋友一样,我从幼年到晚年,经历过太多的事。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往事在记忆中越来越清晰,如同放映旧电影般,不断地闪现在脑海中,丢也丢不掉,忘也忘不了,总感觉到不吐不快,从而有了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念想。
我所经历的一些往事,对过去岁月的一些回忆,对天水历史文化片断的描述,虽然杂七杂八,用散文或叙述型文体记录下来,一部分在网上发表,一部分保留下来自我欣赏,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在亲友的鼓动下,萌生了出书成册的想法,最终成全了这本书。
我要感谢我的父亲。他一生不停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对我从小严格要求,言传身教,尤其不能碌碌无为虚度一生的谆谆教诲,对每一件事的认真执着,对文字的精益求精,深刻地影响了我的成长,贯穿了我的一生。
1966年"文革"爆发,击碎了我的大学梦。1968年,我下乡当农民,以后进厂当工人,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使我一度跌入人生低谷。1982年后当干部,1989年开始到领导岗位,工作繁重紧张,压力山大。退休后,有充裕的时间随意支配,怎样使自己的退休生活充实又丰富,是自己面临的又一人生挑战。几十年来,每次转变中,我一直牢记父亲的嘱托,再忙再累,读书、学习不停顿,须臾不离。通过不断的学习、读书、思考、积累,丰富了自身的阅历,拓展了知识面,充实了自己,对人生和外部世界的认识与日俱增,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精神支撑和生活推动力,特别是退休以后更是如此,学习、阅读、写作成为我生活中最大的乐趣。
对文学的追求、执着,作为一种爱好,我一直没有放弃。
如果说2009年成册的《探索与实践》是我在县、区、市级领导岗位上工作20年的总结和体会,2019年成册的《回望集》是我从学生阶段、下乡当农民、进厂当工人、到机关当干部,后来在有关领导岗位上对亲身经历的重大事件的真实记录,那么,这册《大地走笔》4个章节中的19篇文章,是我多年来坚持读书,对近几年来写作的最好检验,也算是我的圆梦之作。

《大地走笔》第一章节《往事如烟》中的几篇文章,是几十年前发生在身边,深深铭刻在自己脑海中的往事回忆。开篇《身影》是亲历,在自己心里埋藏了多年,思考了许久,最后成文,是对父亲永久的怀念。
第二章节《我和火车有关的故事》和《我和铁路有关的故事》,是在我身边发生过,引起我关注,反复考虑认为很有必要对西部铁路建设那段历史认真考证后的回顾,也是对岳父那一辈铁路人的经历,以故事形式的真实再现,目的在于记录那段历史,不忘先辈们过去创业的艰辛。
我祖籍地是山西省忻州,出生在天水。除1968年下乡到陇南徽县插队当农民,后在天水地区小河铁厂当工人、干部,离开天水15年外,其余60年一直生活、工作在天水。天水是生我、养我、培育我成长的地方,是我心中永远挚爱的家乡,我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第三章节中涉及到天水的6篇文章,记录了天水的有关历史、地理、文化等,借此抒发我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爱。
我喜爱旅游,旅途中不仅用相机捕捉神州大地一瞬间的美景,更喜欢深究其历史、地理、城市文化、社会变迁、风土人情等,第四章节《大地走笔》中的5篇文章,以散文形式表现行走中的所见所闻所思,再配上自己的几幅摄影作品,篇幅虽有限,但饱含有特殊的感受。
写作的过程使我进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仿佛是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追求,不断充实,不断求真。在我的退休生活中,阅读和写作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将其视为开动脑筋、吸取信息、活跃思维能力、思考动手、增强自身记忆力的十分有意义的事努力去做,而且下决心一定要做好,使自己的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充实愉悦,得到了精神营养的补充和心理上的满足。
写作的过程,更是知识再积累的过程。撰写有关文章时,要翻阅大量的工具书,查阅重要的历史资料,反复考证重要事件的背景、历史,去伪存真。对过去似是而非、似懂非懂、不明不白的一些历史、传说乃至典故等等都要重新深入学习,进行论证,分析比较,再思考,再认识,成文的过程,使我深深感到学无止境,永无边际。
我深感阅读、写作、思考乃至外出观光、休闲、旅游的过程,可以进发创作的火花。多年来,通过阅读,不但丰富了知识面,还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创作冲动。读书时,用心深究和学习对事物、人物细节的刻画,在写作中加以应用。外出旅游时,从景区、景点的历史文化中得到某种启示,有了新的创作欲望。总之,我的感受是,只要有心,用心,广收众长,在一张白纸上也可以画出自己比较满意的图画来。

从小受家庭知识氛围的影响,我几十年来读书、看报、留笔记、记日记从未停止过。尤其对文学的偏爱,天长日久,使我对科班出身的读书人的文笔、写作方式和他们的文字作品十分仰慕,自己通过不断的读书、学习,提高文字水平和写作技巧的同时,特别愿意和文学水平高、文字功底深的人群交往,无论他们年龄、身份、地位如何,视他们为朋友、同事,真诚地在写作上向他们学习请教。我的许多文章发表前都请一些文化人把关,提出意见建议,进行修改完善,从中受益匪浅。
我深知自己文学水平很有限,本册作品中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也请阅读者提出宝贵意见来。
这本书的后记,经我提议,由薛林荣同志撰写。我们相互很熟悉,我对他人品及文字功底有着深入的了解,特别是近年来,他在国内鲁迅研究方面独树一帜的成绩,广受关注,令人钦佩。
感谢万咏刚、王重扬、汪彤、唐彦辉等同志,他们为这本册子的编辑、校对、出版付出了很大心血。
冯沙驼
2024年8月2日

【作者简介】冯沙驼,祖籍山西省忻州市。1968年11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曾任天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天水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天水市政协主席。在职期间,曾兼职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小城市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甘川宁毗邻地区经济联合会顾问。主编《规划天水》丛书、《跨越世纪的天水》《天水旅游资源概览》《天水工业产品名牌名录》等。在《中国市长》《市长通讯》《中国中小城市发展》《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研究》《天水市委党校校刊》《天水学刊》《天水日报》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文章。退休后,出版过《探索与实践》《回望集》,《如此多娇·风流人物﹣国内外摄影作品集》《如此多娇·江山如画﹣国内外摄影作品集》《怀抱世界一国内外摄影集》。在《天水在线》《天水文学》《格桑花》《夕阳红》《关中》《卡伦湖文学》《天水文史资料》《发展研究》上发表过诸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