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12月23日讯(记者 庞贵琦 辛智翔)为切实改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生活状况,秦州区残联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为残疾人家中安装一键呼叫系统,配备智能定位手表,并依托天水市虚拟养老院数字化管理系统,让数字化为助残服务赋能。
日前,享受居家助残服务的关子镇松树村村民康粉菊,因感觉身体不适,在家人不在的情况下,她便通过一键呼叫系统,向助残服务机构寻求帮助。15分钟后,由助残平台调度的医护人员和服务人员相约同时赶到了康粉菊家中,开始进行基本检查和服务。因为已经通过呼叫了解了康粉菊的身体状况,医护人员带来了红外线理疗仪,对康粉菊实施了理疗。
“自从安装了一键呼叫系统,家人不舒服的时候,就一键呼叫服务人员和医护人员,过来给家人看一下。”关子镇松树村残疾人康粉菊丈夫李桂林说。
“按呼叫按钮后,平台会第一时间接到呼叫信息,联系我们的服务人员,第一时间赶到残疾人家中,进行照顾和帮助。”秦州区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关子镇工作人员颜引引说。

此外,秦州区残联为容易走失的智力缺陷人员配备了智能定位手表,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可以随时实现定位,准确找到手表佩戴人员的位置,并进行电话呼叫。关子镇朱槽沟刘家湾村村民王文杰此前就多次走失,在配备了智能定位手表后,家人在寻找时就比较容易了。
“有这个手表我们就放心了,有定位,走到哪里都能找到。”关子镇朱槽沟刘家湾村残疾人王文杰母亲杨慧兰说。

数字化助残管理系统,是今年秦州区残联借助天水市虚拟养老院数字管理系统开发的数字化助残服务平台,该系统将全区残疾人的基本信息、家庭住址等进行汇总管理,通过智能设备,打通了服务端与家庭端的信息通道,实现居家智能设备应急报警、远端视频呼叫等功能,为辖区残疾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贴心的服务。
“积极引入智能化产品和远程视频通讯技术,打破了空间限制,让专业人员可以远程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指导、心理咨询、应急救助等服务。”秦州区残联副理事长邱少伟说。

通过数字化助残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及时与服务对象实现沟通,还可对服务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在系统中,可随时通过上传照片查看服务人员开展服务的基本情况,对服务人员进行精准调配,及时满足服务对象需求。同时,还可通过视频连线,对服务情况进行即时监督,并在系统中实现回访,了解服务质量。
“在服务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持规范化、专业化的服务理念,努力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得到最贴合自身需求的服务,最大程度地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天水市虚拟养老院副院长甄继安说。
截至目前,秦州区残联已将 2500余名重度残疾人和3家助残服务社会机构纳入平台管理。通过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和智能调度,为 600多名残疾人量身定制了上门居家托养照护服务。
“这些助残服务新举措,有效破解了长期以来重度残疾人照顾难、护理难、监护难的困境和服务机构监管难的问题,让残疾人在家中就能享受到全方位的关怀。”秦州区残联副理事长邱少伟说。
(新闻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