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麻辣烫引发的对社会管理的思考
○常生荣

前不久我专门到天水,深入了解天水的麻辣烫现象。这个时候麻辣烫已经渐渐降温了,回归了原来的状态,但是麻辣烫作为一种传统食品,仍然热度不减。至于这个麻辣烫现象带来的经济收益,肯定是可观的。但我不想从这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我想从麻辣烫带来的社会管理方面的效益和思考,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天水麻辣烫。
麻辣烫的火热,给社会管里带来了一些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人们的自觉意识大幅提升,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意识极大增强。麻辣烫的升温,全国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这给交通、住宿、旅游、价格、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完全靠政府来协调,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天水市政府顺势而为,采取了许多方便游客的措施,诸如稳定价格,维护秩序,方便游客,宽松管理等等。在住宿、停车、保障食品质量、有序市场秩序等方面都出台了人性化的政策。天水政府很是开明,在这突如其来的麻辣烫热潮中,充分相信天水市民的力量。结果很多人自主地在街上维持秩序,自己不开车上班,把车位和道路让给游客。很多人家都腾出来让旅客居住。主动地给顾客带路的,用私家车送顾客到目的地的,过去学雷锋式的好人好事不断涌现。这些举措,政府工作人员在带头实施。网络时代仍然需要雷锋精神,雷锋叔叔又回来了。基本上就是雷锋精神,只不过人们很少用学雷锋的活动,来形容天水的麻辣烫的实践活动。
顺势而变,以人为本,把为客人着想的措施做到了极致。如潮流一样的车流涌到了天水,停车位是个大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天水市政府号召,当地的老百姓不开车上街,而且政府把自己大院腾出来,让游客来停车,所有停车都不收钱。政府工作人员主动行走上班,不去市场吃麻辣烫,把空间留给外地游客。天水市的政府或人民,张开双臂热情地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麻辣烫的店主不管游客有多少,总是按照原来的质量,保质保量地供给游客,不偷工减料,不随意涨价,卫生仍然保持得干净整洁,服务态度仍然好热情好客。来的都是客,城市的各种文化旅游景点,让游客们随便看随便游,不做任何人流的限制,处处是游客感到方便。各地的游客吃的是麻辣烫,感受是感受的是天水的文化,天水人的热情和天水美妙的景色。更感受到的,在数十万人蜂拥而至的时候,天水的各项工作仍然秩序井然。

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如何通过政策创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环境,使社会的各种机制都有效有序地运转起来,尤其是经济秩序和经济活动都能够有活力,有效益,当然也要有温度,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求,满足远道而来的人们的各种方便。外地来的众多的旅游大巴,都停在伏羲庙、古城等宽阔的大街上,井然有序。游客们自动地把车停得整整齐齐,整个城市秩序有条不紊。尽管政府宽松式管理,甚至取消了一些严管措施,社会秩序仍然有序地运转着,违章的大大减少,交通事故大大下降。如此热火朝天的经济消费活动,却很少有人投诉。
政府搭台百姓实践,政策搭台市场唱戏,政府引导游客遵循。 政府放开对小商小贩的管理,让他们自主地营业,一些小商小贩自动地维持秩序,卫生也很干净,秩序也很简单,态度更加热情,按照市场规则,营商,没有哄抬物价随便涨价的。完全地按照价值规律,价格始终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即便是需求量大增,天水的麻辣烫和各种物品都没有涨价,酒店没涨价,食品没涨价,麻辣烫也没涨价。从3月份开始到现在仍然是一个价格,尽管有些蔬菜涨价了,麻辣烫仍然没有涨价。看起来是违背价值规律的,实际上恰恰是价值规律在起作用。这给我们留下很多思考的空间和反思的空间。
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在突发的重大事件来临之后,考验的是政府和人们的应变能力,而这种能力必然要寻找一些规律来实施。自去年淄博烧烤火爆,今冬尔滨冰雪爆火,日前天水麻辣烫“出圈”以后,如何借助“网红留量”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成为大众关注的话题,更引起政府部门和城市管理者的深度思考和探索。人们也从天水麻辣烫这种社会现象中看到了,天水城市管理的某些优质产品,某些新的管理方式的出现。这些恰恰是循着市场规律,价值规律和社会规律来运行的,那些人为的不符合规律的一些做法和现象,大大地减少了。
人们的互助意识蔚然成风,人们古道热肠,热情洋溢地迎接各地的游客。政府部门也迅速跟进,组织连夜刷墙、整治环境,出租车司机、交警,普通市民热情周到,细致接待外来游客,外地客人受宠若惊的反响,又引发了主人的众多思考,相关企业给游客送上特色产品、景区门票。专业或业余团队到天水南站表演节目,迎送游客。天水是个不一般的城市,天水人民的善良真诚感动人心。几个月以来,上千万人到天水,天水成了一座不夜城。除了舌尖上其味无穷,美味带出的回味,“陇上江南”秀美景色带给的享受,八千年大地湾中华文明带出的震撼,“麦积烟雨”等“秦州八景”带来的惊喜外,天水雄厚的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电子电器、机械制造、食品饮料加工为主的雄厚工业基础,武山蔬菜、甘谷辣椒、秦安花椒以及花牛苹果、秦州大樱桃、秦安蜜桃等知名品牌为主的农产品,给游客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力量。特别是天水人民的热情厚道,淳朴实诚,知书达理,文明礼貌,厚重的文化底蕴,城市人性化管理,社会和谐安定平和,更被所有人所惊叹,所感动。“这是一座来了不想走,走了又想来的城市,真的不一般的城市”。这是游客们对天水留下的真实印记。这将是一种千金难买的无形财富,产生长远社会影响,取得无形效益。自去年淄博烧烤火爆,今冬尔滨冰雪爆火,日前天水麻辣烫“出圈”以后,如何借助“网红留量”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成为大众关注的话题,更引起众多经济学家,城市管理者的深度思考和探索。人们的唠叨少了,抱怨的也少了,争执也少了,疫情过后仍然的人们的种种忧虑,悄然而逝。处处注意自己的文明形象,给外地游客一个热情的形象,微笑的形象,周到服务的形象。
一旦人民群众被调动起来,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也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会产生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推动社会治理和社会管理的安全稳定和谐。红旗车队免费接送游客,把游客尊称为“宝宝”,以“公主请上车,宝宝请上车”迎接四方游客。警车带路护驾自驾团、摩友团、研学团等细节,应用短视频方式,现场直播,铺天盖地,突出报道。甘谷的辣椒队伍,陇南的花椒产品,兰州的牛肉面,张家川的锅盔,各地的秦腔和文艺团体,都来这里蹭热度打卡。彰显的是网络经济数据经济下的,新型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以及新型的经济关系。
这引发了新型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的互动。生产关系就是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这是个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尽管社会发展到了 ai时代,众多新型的科技产品相继问世。给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带来了许多考验和机遇。天水把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朴素的人际关系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非常和谐的氛围。而这种氛围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他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道理,经济的发展,最主要的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最主要的是劳动者素质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调整,最主要的还是要在有效的和谐的经济活动中去实施。在麻辣烫持续升温的过程中,看起来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当和谐。在这种现象的深处,实际上显示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发展,不从这个根本出发来认识这种社会现象,恐怕是不得要领的。

天水麻辣烫的出现,引发了人们对现代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管理相互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在对麻辣烫的热烈的讨论中,很多新颖的观点和思想层出不穷。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运行,开出了很多新的方略,也为我国社会管理和社会氛围,提出了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现在的旅游已经不仅停留在单纯看风景的阶段。很看重产品和服务的新奇感、体验感、互动感,满足新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人们内心的超大需求,旅游和体育文化等产业相互交融,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才能创造出更丰富的旅游体验。流量永远不会眷顾一座城市,但是短期火爆衍生出的品牌效应大有文章可做。如果从这个经济现象出发,结合天水人民的生动实践,来深层次研究这个问题,可能不仅仅是在经济层面,可能在社会层面教育层面、文学艺术层面等其他方面,都会给我们提出很多有益的启示。
围绕“一碗麻辣烫,带火一座城”的主题,运用广播电视、新媒体平台,策划制作短视频、新闻报道,广为传播各类推介天水历史文化、景区景点、各类名优农副产品直播节目,对诸如来自新疆的游客讲,在最长的一家店排了五个小时,才吃上麻辣烫。游客的耐心坚持和主人的价廉物美,热情好客,形成良好的互动。最喜欢很带劲的辣子,还有那爽口的麻辣粉等外地游客的评论进行重点报道,引发网上、平台传播的轰动效应。在国内各网站、平台、博客中天水麻辣烫成为关注焦点,流量剧增,火爆国内网站。网络的力量使天水麻辣烫一时线上线下、网上网下火爆出圈。显然这不仅仅是吃麻辣烫,它是人们在新形势下对社会管理活动的新的实践的,一种认识和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