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文学照亮世界

2023年国庆节期间,老乡文友王岳林自甘肃天水回陕西柞水,参观了我的文学馆,并带来了他的散文集书稿《一路星光》,说这是他近年来写的一些文章,准备将其结集出版,请我作个序。其实,王岳林此次回柞水,是我和他的第一次见面,虽是初次相见,却似乎并不陌生。
王岳林说,以前他在一个叫“榕树下”的大型文学网站上见过我的文章,因为同是柞水人,他便记住了我的名字。可是,因他在西北军营,我在柞水,却多年而不得识,未能谋面。我和他的真正相识,是在抖音上,说来也奇巧,算是一段特殊的文学之缘。自有了抖音后,文友们让我注册一个账号,说这也是一个平台。以前好酒不怕巷子深,现在信息时代,好作品也需要推介和推广。我便注册了一个,但发作品较少,偶尔想起来了,会发一点关于文学方面的短视频,但总是时断时续,说到底,我不是一个善于推销自己的人。可正是因为这些跟文学有关的小视频,让两个相隔很远的柞水人相遇。因为工作的原因,岳林也开通有抖音,在这个平台上又遇见了我,便带着意外又喜悦的心情申请加我微信,在抖音上作了一番沟通和交流后,确认他是我的老乡,就加了微信,于是我们成了微信好友。岳林是一个热诚细心的人,爱读书,挺正能量,这跟他的人生经历和职业有关,他在部队服役24年后,转业到甘肃天水的市委机关工作。因此,在他的身上,有着一名军人的刚直不阿和勇毅,也有着一位文学人的热爱和痴好。岳林在部队的时候,经常从事文字方面的工作,只不过是材料和新闻报道写的多,文学作品少;他是一个有心人,将在部队那些年发表的新闻作品也一一保存着,并集录成册,待以后出版,以书籍的形式留存,也算是人生的一份特别纪念和工作见证。
《一路星光》选稿虽然不算多,但却是岳林几十年来的心血和成果,也是他的人生履痕和岁月剪影。对于军人,我向来是敬重的。曾年轻时,我也有过军人的梦想,也有过对于绿色军营的向往,只不过因为我是女儿身,征兵时多是男兵名额多,我终是无缘走进军营,也没能考上军校,终无缘与这份职业结缘和交集,但将对于军人这个职业的喜爱和热爱,保留了一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写了多篇关于军人的文章,均发表。于是,岳林嘱我作序,便是义不容辞的事了,我接过书稿,认真地翻阅了起来。
岳林在书稿封面上的几句话吸引了我:“弹指一挥间。我从秦岭大山走出的那一刻起,我不敢有丝毫马虎和懈怠。在人民军队和地方工作的漫长岁月里,一路走来,风雨兼程。既有血与火的洗礼,又有艰苦环境的磨炼;既有默默的牺牲和付出,又有丰厚的馈赠与收获;既有失败的痛苦,也有成功的喜悦。虽说既无惊天动地,也无轰轰烈烈,但在走过的征途上,却也留下了一串串无悔而坚实的足印。”这是他的心路历程和人生回眸,从大山中走出的孩子,总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因为任何机会的获得都很艰辛和不易,因此对于生活总是那么认真和谨慎,唯恐出错,唯恐错失,不管在部队的岁月,还是在转业后的日子里,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无悔的、坚实的、坚定的,他用军人的天职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也坚守着脚下这片无垠而广阔的土地,在岳林身上,其实一直是一个双重的身份,一个是在内心里永不解甲的军人,一个是普通岗位上的勤奋工作者。
我跟岳林的相识,本就奇巧,没想到的是,他的家竟然跟我二嫂是同一个村的,并且同在一个大院,在他小的时候,我二嫂还带过他,照顾过他,他如今仍深深记得这份恩情的。在电话中说完跟我相识的前因后缘后,又说起了家乡。这么一聊,大家原来并不陌生,住地离得不远,而且还有一些旧的渊源。在此后断断续续的交流中,得知他也爱好文学,在读了我的许多作品之后,也想将自己以前写的文字整理成册。
此后,就开始了着手整理和修改文稿。国庆节前夕,岳林在微信上告诉我说:“徐老师,我的文稿整理出来了,想请您为我的书稿作个序,非常希望您能为我的《一路星光》写点文字!”见他说得坦率诚恳,我就应了下来。我说:“那你将书稿拿回来,我看下,要写,也要尽量写得能贴近你本人和你的作品,我写东西都是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写,这样,是对作者负责,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文字的负责和敬畏。”岳林说:“您这样是对的,我回柞水时将书稿一起带上,拿回来当面请您看!”国庆节回来时,他便带来了书稿,也带回了他的殷殷期盼和对于文字的梦想。
《一路星光》选了40多篇文章,写到了故乡、学生时代、亲人,还有亲密的战友和他最在乎的军旅生活,岳林将对生活的爱与感恩都融进了作品里,以军人的眼光审视着他仰望的天空和脚下这片坚实的土地。作为一名羁旅的军人,有思念,有牵挂,有坚守,有勇毅,他用手中笔将心中的喜怒哀乐和岁月的悲欢离合记了下来,不知不觉,竟然有了这么多的文字,这是岳林三十余年的人生历程,如何不是他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呢!他将自己的所爱所念所思化于笔端,成为一篇篇记录他生活履痕的文字,这些文字便储满了时光印痕和生活温度,手执书本,便是往日重现,手执书本,便又能再次回到从前。因为这部作品,他的人生便不再单调,他的过去与现在,也便留下了坚实的印痕。
岳林作品里写到最多的是关于军人的事、军营的事,从字里行间足以看出,他喜欢军人这个崇高的职业,喜欢军营生活,更喜欢空军头顶那片蔚蓝的天空,它们是无垠而又博大的,又是铸就梦想与辉煌的。二十多年的军旅生活,是那片美丽的天空给予他的,他仰望星空,也在一路追逐星光,得那束光的引领,而永远恪守着军人的操守和信念,以至到转业后,他依然坚守着军人的本色,将一路星光和浩然正气带到又一段生活之中。
岳林是一个有着理想情结和现实观照的人,也是一个能够将理想和信念坚持到底的人,这是军人可贵的品质,也是军人有别于常人的地方,一个人在仰望星空的同时,又能坚守大地,恪守着务实的本色,从容不迫,坚定而稳健地站在大地上,也一定是一个掷地有声、无惧风雨的人。衷心希望岳林的这本《一路星光》能够顺利付梓!
以此为序,意在抛砖引玉,也写下了对于一个老乡文友的祝福和希冀,此时秋色正好。
——2023年金秋于柞水徐祯霞文学馆
【序者简介】:徐祯霞,陕西商洛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学员,冰心散文奖获得者,陕西省文化厅百优人才,陕西省委宣传部重点精品文艺项目创作作家,中高考语文试题热点作家,商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来源:读书和人生
文学馆简介
徐祯霞文学馆位于陕西省柞水县下梁镇徐家庄,下梁新城职中上行1000米,依山傍水,环境幽雅,馆内分十二个区域陈列,它们分别是徐祯霞个人工作室、徐祯霞个人著作专区、文学之路、荣誉展台、书法寄语、刊发作品样刊专区、牛背梁文化艺术沙龙、万象书吧、文人雅趣、牛背梁上望长安专区、书香庭院、禅茶小屋构成,每一个区域都各有亮点、各具特色,精彩纷呈,整个场馆既是徐祯霞文学创作十五年的成绩总结和梳理,又是徐祯霞为文为人的智慧凝结,它们充满书香,又精典雅致,既各具特色,又高品高格,集精美雅禅于一体,既有文学书香,又有家国情怀,既有文人风雅,又有锦瑟和鸣,既是一个草根作家不屈文学之路的丰硕精彩呈现,又是一曲人间荡气回肠的文化风雅颂。
现徐祯霞文学馆免费对外开放,有想要购书、研学、参观、交流、举办研讨会和读书会的可联系我的助理吴海燕,电话:13080992208。

馆主个人信息专栏

著名作家贾平凹说: 徐祯霞是一个基层的作家,非常勤奋,这些年发表了大量的作品,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工作和生活环境都非常艰苦的情况下,能一直坚持文学创作,非常的不容易,她的作品多写故乡的风物,接地气,有亲和感,温暖滋润人心,希望她能够继续坚持正能量写作,写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原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描说:徐祯霞作品产量高,发表于全国各类报纸杂志,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作家。最初发现她,是在博客上,因其作品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又是从陕西冒出来的青年新人,引起了我的关注,对于这样一个老乡作家,我还是寄予厚望的,又加之她曾经在鲁院专业作家班进修过,进行了系统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学习,假以时日,在文学上一定可以有所成就的。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说: 柞水虽小,可徐祯霞的写作格局却并不小,在她的笔下,有着广泛的社会题材,有写小人物的命运,有写对社会环境的忧虑,有对时事的关注,还有对个人生活的叙述和表达。在徐祯霞的写作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她那颗无处不在的爱心和悲悯情怀,以及对对人间大道的追寻与探求。

当代已故著名评论家雷达说:徐祯霞是来鲁迅文学院学习时我认识的作家,在鲁院有过多次交流,并读了她的许多散文作品,她的作品非常不错,文笔空灵,语言扎实,描述准确到位,写人写事都精确凝炼,常有一些抓人心的段落和句子,读来直击心灵,让人回味悠长,其作品融可读性、思想性和文学性于一体,温暖阳光有力,具有满满的正能量,是一个思想积淀深厚和具有潜质的散文作家。

当代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说:很少见到如此挚爱文学、痴恋文学的女子。秦岭山中常见那种终生緾绕大树的青藤,不错,那就是她,徐祯霞。徐祯霞一直在秦岭的深山里写作,用笔掘进着自己和乡亲们的人生,于是有了秦岭之巅的气度,她生活在小小的柞水县城,内心却饱蕴着博大的爱,将自己和一个浩瀚的感情世界融为一体,便多少有了浩荡,她能够发现于细微,描绘于细腻,又以充沛的感情去酿造、蒸馏,因而便有了自己的独特。于是,便有了山野间散文诗歌的恣意流淌,又常常跳荡出古诗文晶莹的浪花,显示出腹有诗书的积累。

陕西省作协副主席阎安说:徐祯霞是一个善于撷取生活美好而又能恰如其分、为生活着色的人,从散文到诗歌,她始终一往情深,不知疲倦的歌咏,在文字中掘取生活的美与闪光,大千世界,滚滚红尘,皆有我大的励志式的昂扬与不屈,茫茫人间,一草一木总关情的呐喊,表明了她对文学的担当,以及现实的属性,她用一种对活动的顽强与不屈,让文学变得坚定而又铿锵,底气十足,将真的美的善的一面奉献给读者,有着个人道义层面的理解与坚守。








作品入“家国情怀”中考题

作品选上央视

作品选入名家名篇


徐祯霞与著名作家贾平凹合影

徐祯霞与著名作家王蒙合影

徐祯霞与著名作家陈彦合影

作品《石缝间的生命》刊上澳大利亚《翻译中国》

与外国朋友签书

在贾平凹文学馆前合影

北京鲁迅文学院毕业会合影

作家简介
徐祯霞,女,笔名秦扬、徐祯燮,号“安澜居士”,陕西省柞水县人,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鲁迅文学院29届全国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陕西省百优文化艺术人才,陕西省委宣传部重点文艺作品项目创作作家。陕西散文学会副秘书长,陕西散文乡土文学委员会副主任,陕西散文评论委员会副秘书长,商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散文雜文委員會主任),商洛市青年作协副主席,商洛市散文学会副会长,曾挂职南京市高淳区文化馆副馆长。陕西路遥读书会常务副会长,陕西真元文学社名誉社长,渭南红楼梦学会副秘书长,商洛女子诗社顾问,安徽宿松徐氏文化商业联谊会顾问。《陕西文坛》顾问、《商洛文学》主编。2008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已有2000余篇文学作品刊发《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诗刊》《散文选刊》《小说选刊》《北京文学》《散文百家》《美文》《延河》《四川文学》《山东文学》《天津文学》《山西文学》《时代文学》《飞天》《东京文学》《都市》《朔方》《雪莲》《海燕》《岁月》《阳光》《牡丹》《辽河》《延安文学》《高中语文天地》《小品文选刊》《海外文摘》《中学生文摘》《第二课堂》《语文报》《语文导报》《思维与智慧》《百花园》《中国青年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文化报》《文艺报》《中国艺术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美国《侨报》、香港《大公报》、《澳门日报》、澳大利亚《翻译中国》等各类杂志报刊,80余次获奖,公开发表作品500余万字,作品入选20多部散文、诗歌、小说选本,几十余次入选中高考语文试题和各类中小学生教辅读物。出版著作《烟雨中的美丽》《生命是一朵盛开的莲花》,分别入评第十届中国儿童文学奖和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上中国南京和西安全国图书博览会,其中《烟雨中的美丽》入编“青少年课外读物百部文库文学篇”,《月照长河》由著名作家贾平凹题写书名,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作序,由中国散文学会组织出版,作为冰心散文奖作家作品发行,以青少年课外阅读上架图书面市,入评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处女作《烟雨中的美丽》,代表作《牛背梁上望长安》,成名作《夜泊秦淮河》《棣花之荷》《冬日的树》。获冰心散文奖、中国青年散文奖、生态散文奖、海棠杯散文奖、漂母杯散文奖、中国职工散文奖、四川散文奖、丝路散文奖、中日文化交流等众多奖项。柞水县第十届政协委员,西安民建会员,陕西民建理论委员会研究员。现出版著作七部《烟雨中的美丽》《生命是一朵盛开的莲花》《月照长河》《梅花语》《山中日月光》《云端上的故乡》和诗集《春天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