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人文天水>>正文
秦州织锦台之说
(2022/11/18 22:08:28)  来源:西府文学  打印本页

秦州织锦台之说

作者:王钰

  2003年4月,天水市政府抽调几名专家、学者组成一支“天水古民居文物普查小组”,因我是学历史的,听到这个消息,很感兴趣。利用公休期间,主动征得普查小组的组长祖柄礼、窦建孝的同意,也参与了进来。

  “天水古民居文物普查小组”由祖柄礼、窦建孝、李振翼、赵昌荣、王耀 、雷维新、南喜涛、杨凡、牟天生等10多人组成,其主要任务是对天水秦州西关一片古民居进行“拉网式”的普查“定性”,20多天跟随普查小组专访、记录登记、鉴定、整理资料,使我也学到了不少古建筑知识。当普查小组来到育生巷南端和务农巷东端时,普查小组的人大都知道这里有个“织锦台”。

  “织锦台”,这个名字我从小在乡下就听大人说过:“城里有个织锦台”。还听过这样的一句顺口溜:“城里有个二郎巷,二郎巷有个古人巷,古人巷有个女儿巷,女儿巷有个织锦台”。但不知道是啥意思?织锦台是干啥用的?当进城工作后,又看到了一些资料,才知道是前秦才女苏蕙织回文诗的地方,可一直没寻访过,原因是没引起多大的兴趣。

  这次随古民居普查小组才引起的很大兴趣,也感到很惊讶,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这样 “浓墨重彩”的一笔,自己忽略了它。尤其骄傲的是我们秦州有这样的“织锦台遗址”。

  织锦台遗址处在务农巷的另一条小巷南端,现定为“28号院”,也就是说,从二郎巷走进50米左右,再拐进务农巷的30米,折转向南的小巷进入约20多米就可到此。二郎巷现为“育生巷”,务农巷原为“古人巷”,二郎巷的小巷多条,只有从东起向西再向南的第二条小巷。

  当我们看到:现院内有三间瓦房,属土木结构的单坡水房,从房屋起架和建筑风格应属于明代末,靠西南已修建起二层砖混的现代小二楼。那一排单坡水土木房屋,考查人员认为:可能是当年苏蕙与窦滔居住过的地方,尽管是明代末建筑,但房屋的几经变迁、岁月的风风雨雨、物换星移,当地人传承着古人巷的古人故事就在于此地,西南现修建的二层“小洋楼”,据说是苏蕙织锦的台基旧址,虽已现代砖混式代替了古老的土木式,可千百年来,人们世代在这里传颂织锦台的古老故事。考察组的人员还说:织锦台不仅局限于这个小院院,过去是这周围一片,现在住户院落隔离成这么个样,但重点是在这个“28号院”。朱炬之先生主编的《天水地名资料汇编》在《织锦台简介》一文中载:“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把这块地皮叫它‘织锦台’,可见在早年一定是有遗址存在的,才能世代相传下来,不然千百年来,怎能局限地独称这一小巷为织锦台呢?……苏若兰惊人的才华,创作了传颂千古的诗文,就是一千六百年前,在今天水的一个小巷里完成的。清代诗人杨芬灿曾有诗:‘莺花古巷秦州陌,原是苏娘旧时宅’。正是指的古人巷的织锦台遗址了”。

  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物考古系、曾任天水市文化馆馆长的窦建孝先生在普查的现场曾对我们说:“今天的‘务农巷’,原称‘古人巷’,为什么称‘古人巷’,就是因为前秦的苏蕙织锦过回文诗,挺有名的,是苏蕙与窦滔居住过的地方,才称宅。务农巷是建国后的政治形势产物,但凡是天水老一辈的城里人都称它为‘古人巷’,没人说是‘务农巷’。现28号院,原为16号院,是近年重新登记、重排门牌号的,原16号院为织锦台遗址之院。解放前这里地址广阔,路边有一块非常光亮的大青石,传为苏蕙织锦时的压机石,近年来因居民修建楼房被埋在楼基下面,织锦台再也看不到一点遗迹。解放初六十年代,二郎巷口(今育生巷口)西边还有五间明代所建、二层楼阁式铺面,铺面楼檐下悬挂着一块白底黑字大匾,榜书‘晋窦滔里’四个大字,书法功底深厚,气势宏伟,出自明代官宦名人之手。巷口并建有一个面宽两间牌枋式大门楼,楼檐下悬挂‘古织锦台’白底黑字大匾,民国四十年代拓展马路时拆毁。在二郎巷中段靠西的古人巷口(今务农巷口)民国初期还有一个小牌坊,牌坊正中榜书“织锦台”三字。1920年天水大地震中塌毁,但织锦回文诗历来人们都十分关注,广为流传。诗仙李白曾来过天水,后来在回忆天水的《闺情》诗中写到:‘织锦心草草,挑灯泪斑斑’。”

  世界赵姓文史联研总会常务副主席、天水玉泉观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高级讲解员赵昌荣先生说:“1947年我出生在古人巷的邹家大院,现为42号院,又从小在这条巷子长大成人,这里一直叫‘古人巷’,后来改名了,改务农巷开始人们还不习惯。小时候,出了门,大人问:‘你是哪里住的孩子’?回答是‘古人巷’的。50年代中期,我上解二小学,爱走捷路,经常要路过人们所说的‘织锦台’院子,那时已没了院墙,院内土木结构房屋一片,有的房子破破烂烂,有的还闲置着没人住,人们称它是古人巷的‘织锦院’,大约有100多平方米,其中有一家姓王的做豆腐生意,我也常去买豆腐。为什么有的房子闲置多,人们说这个院子的房子‘硬’的很,住不住人,只有当官的才能压住,窦滔是秦州刺史,是大官,所以人家能压住,但后来也被流放了。记得在我七、八岁时,一天,父亲笑着走进门对我说:你看怪不怪,这么一片烂泥的地方,南方人说这地方挺有名的,这个南方的教授,背个照相机,问织锦台的具体位置,父亲指着一处房子说,按人们的说法就在这里,当时居住户是周昌全,旁边已盖起了猪圈,据周家人说盖猪圈时挖出了几个柱钉石,有人说那是苏蕙织锦的绣楼台基石,这几个柱钉石说是‘白虎’,养不好猪,就用架子车搬到其他地方丢了。那个教授听了很惋惜,长长叹了口气,在此地连拍了几张照片就走了。要说‘织锦台’就知‘古人巷’,要问‘古人巷’就知‘织锦台’,小时候这两个名字常常连在一起,据大人们说历朝历代就这样称呼它,并隔三差五有人走进二郎巷问织锦台,我也带过几回路。

  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原甘南博物馆首任馆长李振翼先生生前说:“幼时因与古织锦台为邻,加之以倾慕‘莺花古巷’的诗情画境之地,再加上孩提时期的好友住在那里,因而我就成了常常造访这个遗迹地方的常客”。

  李振翼还回忆说:作为历史系毕业生,又是赵俪生教授的得意门生,也师从考古学邹衡先生的学生,很想为家乡做点事业,尤其天水的古民居的文物调查和秦州的“五城连珠图”,曾在50年代中期他就绘制了一幅“五城连珠图”,图中标明重点部位,织锦台就是西城其中重点内容之一,正当他细化五城连珠的具体内容时,一场政治风暴将他卷入“右派行列”,下放在甘南劳动改造去了,从此只留下了“五城连珠”初具模型的大概状况,细化工作没完成,因解放初期、中期有相当一部分旧城墙、古民居基本上还没遭多大破坏,绘制图标有基础。比如:现处在天水职业学校校址和育生中学原是西城的城墙旧址,织锦台就离城墙不远处。现在的年轻大都不知道吧!平反恢复工作后,当了甘南博物馆首任馆长,家乡的“五城连珠”具体量化工作还是没完成,原因一是工作忙,二是旧址破坏严重。

  李老又说:织锦台故宅,以历千余年,是什么样子已不可寻,但在上个世纪40年代的旧迹,却依然可寻,当年的残垣断壁,门阶花圃相互勾连,花坛颓园草木犹存,石铺引路隐约可辨,此中的废井颓栏其迹可寻,此中最显眼的就是绿苔斑斑、隐约可见的残碑“织锦台”三字,虽然残破,镌刻之刀工中遗留下来之北朝雄浑书风,依然历历在目,暴露于露天之下,富丽刚劲的莲花瓣柱础清晰可见一斑,至此使我们依稀看到了当年织锦台的绣台阁楼高筑,花木奇卉的深宅大院的仙境。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就连这些残垣故址也一并被平民小院所替代和淹没了,唯一可作史鉴的残碑也不知道哪里去了,我成了“右派”,好不容易请了个假回来,抽空去寻那座残碑已经不见了,就连进入织锦台的那块牌坊乃至消失殆尽。

  说起牌坊,在李老的记忆中,可能是在50年代末期拆毁的,它曾高高耸立在育生巷口的那座两层巷道大门楼。李振翼先生说的很详细,后来他单独写了点资料,我复印存于此保留:

  “育生巷口的大门楼,是一座两坡水悬山顶以木结构为主的过街楼式的古建筑。它跨街连巷而立,粗大的四根檐柱和两根山柱直立在大型的石础基上,坚实有力,下层柱头枋板、阑板齐全,云子雀质朴简练,古色犹存,为其全巷大通道之总门户。内侧有楼梯可通二层。下设花板牙子勾栅阑干,四扇直隔窗,刻花遍布,玲珑剔透,质朴大方。檐下透花阑板下有云子雀替,其下十字拱简约而古朴,有前期明代风貌。二楼屋顶正顶脊莲花缠枝卷叶为饰,两端龙吻高耸,壮观威严,不失其古风。屋面筒瓦铺顶,连菊瓦当勾滴相间,自有一番高雅情趣。二楼内自然是老百姓祈求神佛保佑一方居民平安的最佳选择之设施。两厢而供,其中墙壁上绘有神仙壁画。据说还在其中绘有窦滔和苏蕙的一段优美的连环图壁画故事,可谓神人共庆,天人合一的最佳选择。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在门楼二层之上正反两面均竖有一方木制匾额,临华严前街的巨额匾,其上所书“晋窦滔里”四个如椽之雄建刚劲、满布于其中气势非凡的墨书大字,在街头远远望去,十分显眼,上下并无款书。在巷内的另一面置于阑干外的那块“古织锦台”巨匾,白底黑字雄浑质朴,古拙有加,亦无落款。虽前后的字体有别,制作风格划一,字迹满布其间,与当年伏羲庙的过街牌坊榜书如出一辙。

  李振翼先生还提供了他的好友敬燕生的一篇文章《我所了解的织锦台》。“我看过数篇有关织锦台的文章,一般主要记述苏蕙织锦的故事,而对织锦台这一地域的叙述只寥寥数语,一说织锦台在育生巷南端;一说在县城西关二郎巷(现育生巷),因为育生巷口原有门楼,楼上供奉着无量祖师,门楼朝街面悬有‘晋窦滔里’匾额,门楼朝巷内面挂有‘古织锦台’匾额。约在1958年门楼被拆,匾额被育生巷幼儿园当做案板使用毁掉了。确切的说:织锦台不在二郎巷而在古人巷(“古人就是指苏蕙而言),即现在务农巷,具体是在育生巷东端有一条向西的长巷,入内约80米,第一条向南的短巷叫‘烟房巷’(有人也称‘淹坊巷’),再西约20米,第二条短巷即为织锦台。这一片计有10所院落,据父辈讲,古时候的织锦台在后巷道徐家院,入院东房为庭房,是苏蕙居住和织锦台的所在地。解放前,该屋始终未住人,当做徐家的干果库房。老人们常说:‘这房煞气硬,住上人总是不太平’!解放后,世道变了,房管局安排了住户,有的人家请了阴阳‘安顿’,再没听说出什么事,这是闲话。由于住户扩房包了前檐,失去了原建筑风貌,听邻居们说:某年江苏电视台来采访,无法拍摄苏氏住所,故把我家的庭房(坐北朝南,明代建筑)当织锦台的位置摄入镜头走了”。

  在“古民居文物普查”中,因28号院只存有明末土木结构单坡水瓦房,周围一片房屋和院落已变样,难于定性,只能说“织锦台”在这周围一片,28号院应为是重点,因从民间代代传承默认。李振翼先生现场考察时说:“老一辈天水人从来把古织锦台即不看成是二郎巷,也不看成是古人巷的一部分,而是将它看做是此两巷道之间接合部的另一单独地段,地理学称‘片地’的古织锦台地方。已故的天水名中医王仲青曾说过:‘过去解放前织锦台院是有名的‘竹子院’。竹子长了大半个院子,安泰堂(中药店)的人来院摘竹叶、刮竹茹,当时称徐家大院,也称竹子院’。”

  总的来看织锦台无论如何,不管怎么说在天水这一点毫无疑问。今年4月,由天水著名作家庞瑞林女士组织苏蕙文化研究会的同仁赴宝鸡扶风、武功等地考察,才知织锦台还在争论:有宝鸡扶风之说,襄阳之说,昆明之说,使我大吃一惊,十分感到惊讶。过去我们“夜郎自大”,骄傲之处是苏蕙织锦之地在天水,天水人从来没有持疑过, 没想到外面还在“大论战”。元末明初陶宗仪所编的《说郛》卷七十八文中:“前秦苻坚时,秦州刺史,扶风窦滔妻苏氏在秦州悔恨自伤,因织回文诗。”《天水市地名资料汇编》:“解放前巷口门楼悬有‘古织锦台’和‘晋窦滔里’的两面大字匾额,书法雄健,没有年月记载,从木质蚀朽面貌来看,可知是几百年的文物,解放后拆除门楼,一并损毁。宝鸡扶风的丁胜源、周汉芳二位在编著的《前秦女诗人苏蕙研究》一书中,在《﹤璇玑图﹥的写作及织锦时间、地点》的篇章中将分歧的地方进行了各自的阐述,但在阐述“天水之说”之中也毫不掩饰的说明了情况,这点可以说是难能可贵的。

  天水说:比起扶风来,此说鲜为人知。元代的、戴表元《织锦回文苻坚时秦州刺史窦滔妻苏若蘭为其夫徙流沙作》,开头便说:“君不见秦州城中双蒂花,春风吹散著流沙,流沙千营復万转,织入彩机歌不断。”只有到过秦州的人,才知道这里也有苏蕙寓处。清吴浩在《苏蕙故里》:“经行来故里,何处听吟哦”。乾隆间,秦州知州国梁《织锦图》诗:“一自若蘭传锦字,故居今表窦连波”,自注:“甘肃秦州西关有坊曰,‘晋窦滔里’。清扶羌知县、灵州知州杨芬灿《织锦巷歌》云:莺花古巷秦州陌,原是苏娘旧时宅,遗址谁寻灈锦坊,居人尚指支机石”。又李善《文选》注引《织锦回文诗序》有“临去别苏”之语,苻坚虽怀妇人之仁,也断不至于能让贬谪之臣,先返乡里告辞家眷,然后再往戌处的吧!因而,这“别苏”之地,当是任所——秦州。

  《【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卷二故跡:“窦滔故里,在州西郭,有织锦台”。

  《【民国】天水县志》卷一古蹟:“在县城西关二郎巷,传为晋安将军窦滔妻苏若蘭织绘文锦之处。”二郎巷今改名育生巷。此巷临西关大街处原有门楼,正面悬“古织锦台”匾额,楼后悬“晋窦滔里”匾额,当系明代时遗物。解放初期,驻军拆楼,两匾遂不知去向。织锦台在育生巷中的务农巷内,当地居民把整个务农巷唤做织锦台的。

  苏蕙《璇玑图诗》到底织造于何地?李蔚认为以定天水为宜,其理由是:

  苻坚时官吏赴任是带家眷的,苏蕙自应偕窦滔同往秦州任所。(《【民国】甘肃通志稿》卷九十六,亦谓“滔仕苻坚为秦州刺史,挚蕙之官”);而窦滔谪戌敦煌是由秦州出发的,设想苏蕙其时被留秦州,当是合理的;窦滔在谪戌中授职安南将军,命去镇守襄阳,苏氏“不与偕行”,自当仍居秦州。据此推测,她是在秦州织就回文锦的。

  诗中有“秦西”、“西秦”词,前秦建都长安,被称为“西秦”或“秦西”的地方,自不可能为近在咫尺的扶风,而只会是更西向的秦州。诗中自称“山梁民”,此与天水地处山区的地貌吻合,而与地处关中平原的扶风,在地貌上相差甚远。又诗中有“休林桃,憩圃桑,流泉清,塵飞扬”,这种自然景象在关中地区很难看到的,相反在天水却是不断发生。《扶风县志》所载,反映的是当地人民对故乡历史人物的一种热爱,并不符合历史事实本身。

  (原发微信《读写人家》2017年)

  作者简介

  王钰,笔名覆盆子,甘肃天水市人。出版文集《笔走大墙内外》、长篇纪实小说《25号监舍》、中篇报告文学《难忘的岁月》、发表中篇小说《九花》,主编《神农山与神农文化》,发表论文《青少年纹身初探》、《大学生犯罪心理与矫治对策》、《伏羲、人类监狱发展史的肇启者》等十多篇。为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甘肃省作家协会、天水市作协会员。

  

相 关 新 闻

·苏蕙·天水织锦巷与苏蕙的《璇玑图》
·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走进甘谷县八里湾镇中岔村采风(图)·秦州织锦台与《回文璇玑图》诗
·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开展春季采风活动(组图)·天水才女苏蕙雕塑“新妆”亮相(组图)
·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走进石门和放马滩采风(组图)·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成立(组图)

新 闻 推 荐

天水市博物馆线上展览|一枝一叶总关情——

·新华时评:不动摇、不走样,掌握战“疫”主动权
·卡塔尔世界杯 | 25日看点:谁率先出线?谁首个告别?
·卡塔尔世界杯|全天综合:小组赛首轮结束 C罗创造纪录
·孙春兰带领工作组在重庆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商务部:更好支持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制造业
·最新动态:美宣布对乌额外安全援助 俄方表示俄武器供应充
·四川盆地新探明超千亿立方页岩气田
·新闻分析:“长新冠”背后的西方抗疫不力“后遗症”
·俄总理说今年俄经济增速或好于预期
·卡塔尔世界杯 | 新闻分析:德国队哪里出了问题?
·探日卫星“夸父一号”首次发布科学图像
最 新 图 片
天水市博物馆线上展览|一枝一叶总关情—— 【贯彻二十大精神·党组织书记专访】天水市 天水市妇幼保健院成为首批孤独症防治规范化 尹弘在定西市天水市调研(图) 天水市中医医院发挥方剂制剂优势助力疫情防 天水师范学院一学生入选国家女子曲棍球集训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天水资讯
·王东红主持召开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市 场 疫 情 通 报
·秦州区多举措推进反季节劳务输转(图)
·武山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二期建设有序推进(图)
·沿安乡干群同心共修产业路 打通群众耕种“最后一公里
·武山县2022年人才工作综述(图)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推动各项工作创新局(图)
·天水市博物馆线上展览|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专
·天水市三院儿少心理行为科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驾
·甘肃海林公司“圆锥滚子轴承”入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
·秦州区召开季度经济运行调度会(图)
·秦州区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图)
·武山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八次会议(图)
·刘莉娜调研重点工业企业运行情况(图)
·天水市审计局五项举措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武山高楼:渠通田间地头 精神落地见效(图)
·【贯彻二十大精神·党组织书记专访】天水市委书记冯
·甘谷县召开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扩大)会议
·王志成调研农业产业发展工作(图)
·天水市工会系统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二)
·专访中共清水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党支部书记米伟
·专访清水县纪委监委党总支书记周成(图)
·甘谷:“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民警走进群众宣讲党的二
·天水市妇幼保健院成为首批孤独症防治规范化建设项目
·驻村女书记王敏:青春在田野中闪光(图)
 文化历史
·这些宝贝,惊艳诠释“何以中国”(图)
·当月饼与文物“相遇”:这份传统文化记忆能有多香甜
·诗歌有话说丨共赏中秋月 人间话团圆
·新华全媒+ | 端午节,可不只是吃粽子这么简单
·虎年说虎丨兵权在手 虎虎生威
·虎年说虎丨惊喜不惊喜?“羊咬驴尾”“虎”却亮了
·2022年春节缘何没有“大年三十”?
·张衡、李时珍、唐伯虎……这些属虎名人出生那年发生
·小年来了,除了这些习俗你还听过别的吗?
·作者去拯救中华民族了,小说自此“无限期停更”
·卢沟桥事变报道第一人:用生命记录抗战的战地记者
·亲历者揭秘人民大会堂建设背后的故事
·大年初二话民俗 回娘家祭财神爷
·2021农历年为何称“辛丑牛年”?
·2021年为啥“晚春节”?
 博 客
·天水在线MV|醉美洮坪
·天水在线架空短剧|风起花牛
·天水在线视频|《说唱脸谱》
·天水在线视频|《最美志愿红》
·麦积区天泽果业的“北京七号”
·天水在线主播萌萌带你打卡夏日
·“大地湾女神”被正式批准为国
·“麦积山飞天”被正式批准为注
 播 客

·武山水帘洞
·2022年秦州区主题菊展正式开展
·《美丽中国》天水花牛苹果版
·光伏发电
·天水在线MV|醉美洮坪
·天水在线架空短剧|风起花牛
·天水在线视频|《说唱脸谱》
·天水在线视频|《最美志愿红》
 娱 乐

·新主流电影崛起 助推中国电影品质提升
·2022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厦门开幕(图)
·2022年金鸡奖,哪些看点值得期待?
·2022年春节档:新主流电影引热议 
·2022年电影春节档总票房突破45亿
·正月初一至初三电影票房达34.75亿元
·春节观影成贺岁“新年俗”
·看到这些春晚里的节目,你的“DNA动了”没?
·总台2022年春晚:奏响新征程上的迎春曲
·大年初一总票房位列中国影史单日票房第二

 社 会
·节令之美·小雪丨22日16时20分小雪:莫怪虹无影,如
·重庆警方侦破一起跨境网络赌博案 涉案流水437亿元
·北京警方:演员李某某因嫖娼被依法行政拘留
·新华全媒+丨千年共此月,在民俗中品味古韵中秋
·星空有约丨今年中秋节来得有点早
·星空有约丨今年中秋“十五的月亮十五圆”
·节气里的中国丨处暑:最好新秋时
·节气里的中国丨立秋:夏色收 秋声动
·节令之美·立秋丨7日立秋:别忘“咬秋”与“贴秋膘”
·1200余人被骗4.6亿元!法院提示警惕8类骗局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50006 Copyright 2005-2006  天水在线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938-8218028 13893879576 QQ:57530489 邮箱:tswjy@126.com 

w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