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民族产生内聚力并赖以延续的DNA”“文化是历史的灵魂,历史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对史料的认定要有新观念。把文字记载的史料,考古发掘的史料,以及保存在民间的传说史料,三者综合使用,相互补充佐证”。这是近5年来,为探寻伏羲和伏羲文化的历史真实,我一再提出的观点,也是本文的基点。
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的辉煌史,其一脉传承的民族基因是什么文化?我的答案是明确的。凝聚中华民族的肇始文明,就是8000年前诞生于古成纪(今天水市周边的广大地域)的伏羲文化。
世界古史界一直通用的,确定古文明产生的条件是:文字的出现、青铜器的出现、城廓的出现等。这是以西方早期考古成果而量身裁定的条件,它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可以参考而不必照搬。我们必须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确立古文明的新条件。
中国的上古文明是以农业生产与发展为基础的文明。因此,成熟农业的出现,应当是确立中国古文明的充要条件。
2004年4月《科学通报》发表的“甘肃大地湾遗址距今6万年来的考古记录与旱作农业起源”论文指出:“第五层炭屑的AMS14G测年结果接近于距今8000年,与此前报道的大地湾一期的测年结果基本一致。炭化黍遗存和狗的骨骼同位素显示,黍可能在此时已被驯化……人类经济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黍或粟遗存大量出现,说明植物资源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农业经济日渐成为人类经常生活中的主体……人骨和动物骨骼同位素研究表明,大量的农作物和少量驯养动物是人类食谱的主要内容,从侧面说明农作物产量可能大大增加,较成熟的农业经济已经基本建立”。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成果。
从这些工具、艺术以及计量方法的运用中,我们不难想到8000年前的先民,在认识与思维方面必然会有非凡的发展,这些思想与文化通过实物记事的方式传承了下来。先民们用结绳组成代码,用多色的石子排出方阵与图案,来记述和表达他们对大自然的认知;对天人相互依存关系的认知;对天的敬畏与崇拜活动的规矩与范式;记述对四时节气和气候变化规律的认知与农耕中的应用;记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形态及社会的组织与管理等等。由于记录这些思想文化的结绳等实物载体,不可能像骨骼、石器、陶器在地下能保存至今而被考古再现。可以认定,在黍被驯化并形成成熟农业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必然会有上述文化同步产生与发展,并通过口口相传鲜活在民间。
8000年前在古成纪地域诞生了伏羲。伏羲的伟大在于他在总结前人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发明了以刻画符号组成示意文字,并以刻画的图与形,取代了实物记事,引导先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文明时代,伏羲与他所建立的伏羲氏部落的历代先贤们,在继承实物记事的基础上创造了以“先天易学”为核心的伏羲文化。
伏羲文化产生的经济基础是8000年前在大地湾已经出现的成熟的农业经济。这就是大地湾一期文化与伏羲文化在时间与空间上都相重合的历史必然。这是中华大地上现已发掘出的7000多个新石器遗址中的唯一。伏羲运用最早的农业文明成果,创始“易与天地准”的伏羲文化。之后,伏羲和伏羲氏部落的族人,从古成纪出发沿渭河、黄河历经千百年的艰辛跋涉到达黄淮平原。把已经成熟的农业文明与先进的文化传播到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以文化的魅力与天下的大多数部落相融合。以 “龙师”命名的方式组成多个部落联盟。散布于中华大地的多元文明渐次归于伏羲文化,大家有了共同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起源的“多元一体”格局就此形成,大约在6500年前后,伏羲氏族在古宛丘(今河南淮阳)建起城邦。伏羲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5000多年前,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通过对蚩尤等部落的战争征服,最后在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建了以黄帝为中心的部落“国”,并把四周的氏族部落称之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占据中心地域的黄帝部落自然就是中国,华夏氏族由此诞生。
这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什么呢?我引用著名人类社会学家费孝通的一段话说明: “中华文化的传统里一直推崇《易经》这部经典著作,而《易经》主要是讲阴阳相合而成统一的太极,太极就是我们近世所说的宇宙。二合为一是个基本公式,‘天人合一’就是这个宇宙观的一种说法。中华文化总的来说是反对分立而主张统一的,大一统的概念就是这‘天人合一’的一种表述,我们一向反对 ‘天人对立’,反对无止境地用功利主义态度片面地改造自然来适应人的需要,而主张人尽可能地适应自然”。伏羲始创“先天易学”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的朴素辩证思维,是传承了8000年之久的东方哲学的根源,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基因。
“关于中华民族的起源,过去长期存在多元论和一元论,本土说和外来说的争论,自到上世纪50年代,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我们才有条件对中华民族的早期历史,作出比较科学的认识……考古学上有关新石器时代的丰富资料,更有力地表明中华大地上,当时已出现地方性的多种文化……可以推定早在公元前6000年前,中华大地已经存在了分别聚居在不同地区的许多集团”。费孝通的这段文字对8000年前,中华民族起源的“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多元文化的存在,作了充分的说明,对“一体”未作说明。大地湾成熟农业经济的建立与古成纪伏羲文明的创立,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重合,确立了伏羲文化的“一体”地位。
(周宜兴 作者为原全国政协常委、甘肃省政协副主席,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