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3日,正值农历壬辰端午佳节,秦安县大地湾遗址游客如织,处处彩旗飘扬、福灯高挂。值得一提的是参加第二十三界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的宾客100多人组团来到大地湾遗址旅游考察。秦安县政府副县长郭双江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考察。

据悉,此次参加第二十三界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的宾客游人 来到大地湾遗址旅游考察活动是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走进名城看天水”旅游考察活动之一,通过旅游考察将有力推动秦安县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秦安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助推秦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秦安县为了扎实做好“走进名城看天水”旅游考察秦安活动。日前,对大地湾遗址、大地湾博物馆、文庙、凤山风景区、葫芦河生态园等城乡进行了精心的布置,并对旅游景点及公路沿线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以崭新的面貌欢迎四方宾客的到来。

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中国甘肃省秦安县城东北45公里处的五营乡邵店村东,座落在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级阶地和相接的缓坡山地上,总面积约110万平方米。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中共甘肃省委确定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58年,甘肃省文管会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遗址。1978年至1984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进行了连续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13800平方米。大地湾考古出土陶、石、玉、骨、角、蚌器等文物近万件,发现房址24l座、灶址104个、灰坑和窖穴321个、窑址35个、墓葬70余座、壕沟9条。在我国新石器考古中无论规模、遗迹遗物丰富程度,还是研究价值均超过著名的西安半坡遗址。因此,它被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大地湾博物馆,建筑外观用黄土泥层装饰,与周围的地质地貌、自然环境、古文化遗存协调一致,呈折线型延伸到古河道边,处于半地下状态,建筑风格古朴宏大。2011年12月31日,投资2000多万元的大地湾博物馆正式开馆,正式面向广大公众免费开放。该展览以“文明序曲——大地湾遗址考古成果展”为主题,分为发掘保护、岁月遗痕、陶风彩韵、光华永续四个单元。共展出大地湾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最具代表性的文物315件,其中有70件国家级珍贵文物。展览以简洁明快的设计风格,运用现代化的展示手段,诠释了古老的大地湾文明,重现了大地湾先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做到了科学性、艺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

秦安县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大地湾遗址、兴国寺、文庙三处全国重点保护单位,还有街亭古战场、女娲祠、明清店铺一条街等文化遗存近百处。当地民间文化绚丽多彩,秦安老调、陶艺制作、草编工艺等分别被列入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实施”旅游拉动”战略,着力开发利用女娲文化、大地湾文化、三国文化和民俗文化,培育发展旅游新型产业,通过加强景点景区建设、交通道路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接待设施建设,连年举办桃花会、女娲文化节、果品博览会等大型节会,扩大对外宣传,打造旅游品牌,构架起了特色鲜明的寻根祭祖游、三国古战场游和农业生态游,初步形成了行、游、住、食、购、娱相配套的旅游综合产业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