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先人图”失传
我们在这里寻访杜佐后裔,村民们说要采访就去找我们这里有一位“秀才”,可能给你们介绍一些情况,于是,我们就找到八槐村村民李新彦,他介绍,街子的东柯谷,是因杜甫曾来过这里而出了名。
至于杜甫的侄儿为何来这里落户?据传,有两种说法:一说唐元宝十四年发生安史之乱,人民遭杀戮,由于饥饿,大量的人口外流,杜佐一家由河南巩县向西流动,于是便来到东柯谷落了脚;另一说杜佐从河南来到东柯谷,当了东柯谷人的上门女婿。两种传说,究竟为哪种?无有资料可佐证。但东柯谷有两户杜家,这里一代一代传说是杜甫的后裔,现在住在东柯谷的老大杜进前,老二杜代娃。
应我们的要求,李新彦便领我们在街字镇的庙会上找到杜代娃。杜代娃已快六旬了,老伴已去世,生有一女。杜代娃将我们领到一大平坦之地,大约有好几亩地,指着说;过去,这里是我们杜家的坟地,现在是农民的碾麦场,我们一辈一辈的先祖就埋在这里,说明我们杜家人人丁兴旺。现在不知怎的,只剩我与堂兄杜进前两户了。杜代娃还说,我爷爷活着的时候常说,我们是杜佐的子孙,究竟是不是,我没文化,也不大清楚。但我家原有一幅“先人图”(祖先画图),是用丝绸做的,长2.3米,宽1.2米,图画上有一辈一辈的先人,最下边的(底边)有两只白鹤,白鹤的上面两边有草堂图形的房子,先人最上面有一个戴官帽的。据爷爷说这是我们的先人杜甫。这幅图画,是我们杜家先人的“水案”(意为不是塑像),图画的两面有两个“对子”(屋中央挂的对联),每年过年,大年三十就从柜子里拿出来挂在屋堂上敬奉,正月十五过完年收拾藏好,爷爷去世时还让我好好收藏,我不懂它是什么宝贝,2003年因生活困难,有人上门收古董,我以700元出售了。我们杜家先人在我手上失传了,我很后悔。
杜代娃后悔不迭时还拿出一大卷陈旧的麻纸“古董”,他说这是他们的“家产”。我们翻开看时,大部分是清代与民国时期买土地的“契约”,不过也弄清了近代杜家的宗族关系。杜代娃的祖父是杜应仓,排行老二,老大为杜应州,杜应仓所生杜生财,杜生财所生杜代娃;杜应州所生杜长财,杜长财所生杜进前。杜代娃所生一女,杜进前有一子四女。杜代娃伤感的说,我们杜家今后续“香火”就靠杜进前的这一子了。
从“古董”里,我们还翻出杜代娃的两位祖父为杜甫过庙会的记录,大都是些“流水帐”。主要是过庙会时所用的油盐面粉蔬菜等类东西所值的银两和白银。
原来街子镇上有东、西、南、北四个城楼,楼下是城门,人与牲畜为行走通过必经之处,西城楼上东面为“观音阁”,西面为“子美阁”。所幸的是文革中西城楼还未遭破坏,但楼上的杜甫塑像已毁,据传是明代的雕塑。现在“子美阁”又重新彩雕了“杜甫塑像”,衣冠整齐,文雅端坐,两边有童子抱书相陪。“子美阁”楼下有一清代石碑,记载着当年杜甫庙会的宏大之盛。我们碰见几位老人,七嘴八舌给我们说:他们小时看到为杜甫过庙会规模之大,香火之旺。
作者通讯地址:甘肃省天水监狱宣教科 王 钰
邮 政 编 码 :741000
电 话 号 码 :0938—3376150 8278937(办) 13830870200
(注:作者系:天水杜甫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