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条《爱心助力农民致富,帮扶发展乌龙头产业》的众筹消息在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干部群众的微信圈广为流传,人们在为这种新的解决发展致富产业资金短缺的做法点赞的同时,打开微信钱包踊跃支持这种创新之举,目前,不到3天时间已有70人次支持,筹集资金2000多元。
在张家川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众筹发展产业的第一人是刘堡乡夭儿村党支部书记马甲平。

当笔者问及怎么想到用众筹这种先进技术发展产业时,马甲平一语“道破天机”。他说,现在互联网已进村入户了,利用众筹既可以解决群众购买苗木短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互联网占领市场。
“夭儿村地处山区,非常适合乌龙头的培育和栽植,乡村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成立了夭儿村绿野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刘堡乡党委书记马建军介绍,经过多年的种植试验和不懈探索,夭儿村野生乌龙头种植已初具规模。

据了解,绿野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种植的乌龙头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发展骨干会员11人,种植面积从最初的三分地,发展到如今的上百亩。如今的夭儿村,野菜敲开致富门,山沟变成聚宝盆。春有幼苗、夏有鲜菜、秋有籽种的乌龙头产业链,给这块曾经的穷山僻壤,开辟了一条别样的致富路。
种植大户马万虎为笔者算了一笔账:这里的农户种植传统农作物,每亩收入在600至800元之间,除去肥料、农药和劳务,所剩无几。而改种乌龙头,3年时间进入收益期,5年时间进入盛产期,亩产接近300斤,最低收购价15元每斤。亩产收益4000元是一个较为保守的值。
网名“和田玉”的微友在众筹支持195元,他留言中写到:做大做强,助农增收。网名“娟”支持了15元,在留言中说:乌龙头是一道很好吃的菜,提前预订一斤野生菜,也支持马叔叔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乌龙头全身都是宝”的经济价值,帮助全村和周边村早日实现规模化种植生态乌龙头发家脱贫致富的愿望,摸着了育苗和种植门道的马甲平信心满满地说,夭儿村准备明年进一步扩大育苗规模,引进制作乌龙头菜的加工工艺,让关山生态乌龙头搭着互联网这个快车道,远销省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