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乡镇村社,随处可见党员干部奔波忙碌的身影。他们忙重建、助春耕,与群众共建幸福美好新家园。
张家川县川王乡海湾村驻村干部马红平整日奔波在受灾群众间,他说:“我们当前的重点工作仍然是帮助群众开展灾后恢复重建,更不能耽误春耕,不管白天晚上还是节假日都不能离开村里。”村民哈保平感慨地说:“春耕生产我们不怕,也不敢误了农时,愁肠的是选新址盖房子。好在乡上的干部对群众的事很上心,从年前到现在,灾后恢复重建帮助群众就像给自己家里办事一样操心。”
川王乡海湾村是去年暴雨灾害中受灾较为严重的村,村里的受灾重建户大部分人对科学选址、地基结构不够重视,如何盖好房子成了他们的头等大事。为此,川王乡派出乡党员干部入农户、访民情,邀请县国土局、县建设局和县第二建筑公司工程专业技术人员来到村里开展培训,逐一解答群众的问题和疑惑。
在张川镇查湾村村委会办公室里,一大早座无虚席,场面热烈。原来张川镇上在这里组织村民一起商议选择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后期水、电、气、视、讯、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单位。“怕错过时间,早饭都没吃就赶起来了。”该村村民王富祥来不及喘口气,就忙着找了一个空位坐下。
“你看,这个价格比较合理,我觉得可以接受。”
“这家公司好像是大公司,资质、技术、服务肯定有保证。”
“干部帮我们选,我们肯定满意。”村委会会议室里驻村干部与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小声议论着。
张川镇镇长张跃东告诉记者,灾后恢复重建以群众满意为第一要务。由于干部积极主动,科学规划、统一选址工作很顺利,为建设进展打下了基础。村里还成立了监事会,专门负责对房屋建设质量、建设进度、后期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监理,重建安置点的规划选址也是村民代表举手表决通过的。
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张家川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恢复重建,创新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建立了“民主管理”制度,成立住房重建议事会、监事会,引导群众全程参与住房重建的规划选址、建设监管、竣工验收等事宜,充分保障和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课堂和主要考场,对重建集中安置点、重灾村实行包抓责任制,一道解决重建户的各种困难。
正是因为有了干部群众的携手共建,张家川县灾后重建工作进展顺利。据该县灾后恢复重建办公室工作人员崔丹介绍,自去年暴雨洪水灾害发生后,全县共有5418户群众不同程度受灾,目前开工建设的有5314户,开工率95 %。原址重建的受灾户有2815户,开工建设2815户,开工率100%,受灾后原址在建的有888户、受灾后原址建成的有1927户;异地搬迁恢复重建的有1126户,开工建设16处842户,完成住宅主体346户;受灾维修加固的有1477户,目前维修加固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