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查大比活动中,观摩组成员在庄河村观摩

9月11日,进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木河乡庄河村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园,从外围来看,一座座设施蔬菜大棚整齐有序,似乎没有什么与众不同。大查大比活动成员跟随园区农技人员走进棚内,才发现里面“另有玄机”。
整齐排列的育苗床,首先引起参观者的注意。县农业局技术员现场示范,培土、播种、育苗、施肥等一目了然。“浇水、施肥、打药,以往农民全凭经验操作,育苗即幸苦又效率低,有了这样的育苗床之后,现在这些工作都变得简单。种子进入育苗床后,自动洒水、自动控温,育成后的蔬菜苗将直接进入示范园的蔬菜种植基地。”
据了解,该育苗设备是县农业局在木河乡庄河村打造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园的时于今年4月份正式引入,根据本地生产特点进行了部分技术改良,在园区的2座大棚内推广示范。

县农业局技术人员介绍,过去为控制温室大棚温湿度,每天都需要人工打开、关闭大棚塑膜,费时费力,有时操作稍有不慎,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且,人工操作控制温湿度并不精确。“现在有了标准化育苗日光温室,干活儿轻松多了。”观摩组成员看到,温室大棚内每隔几米就安装一个淋水探测头,使温室大棚始终保持最适宜蔬菜生长的气温和湿度。
庄河村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瞅准商机。由木河乡政府从外地引进人参果种植,并由县农业局和乡上共同投资38万多元,今年2月份在庄河村首批建起4个塑料日光温室大棚基地,看到长势良好的人参果苗木,观摩组成员惊奇不已。当了解到人参果单个批发价达到68元时,观摩组成员更是对设施蔬菜的经济潜力表示惊讶。在得知木河乡今年培育的第一批人参果试种成功,下一步将鼓励引导庄河村广大村民大面积种植,然后在全县推广,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时,观摩组成员开始思考适合本乡镇的设施蔬菜产业。
庄河村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魅力之一,就在于现代化、智能化投入更多。对于木河乡农业产业化进程来说,农业不再“靠天吃饭”,而是靠高新技术进行种植生产,是一件让人欣喜的事情。目前,高新技术落进“地”里的关键,就是土地规模的瓶颈制约着技术应用。木河乡和县农业局负责人表示,相信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庄河村的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园规模会越来越大,届时将向观光农业园方向发展,起到更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