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成立于1953年的张家川回族自治县,2013年7月6日将迎来60周年华诞。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全国回族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建县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张家川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60年风雨历程,60年沧桑巨变。为了充分展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60年来的新发展、新变化,从即日起特推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系列报道,热烈庆祝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系列报道之一百一十六
火热的项目动起来

初春的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和煦惠风催生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在张家川城乡,发展的热潮涌动,遍地开花的项目建设发展彰显谋跨越、促跨越的强劲势头。

今年,是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开工项目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一个年份,一个个项目在张家川落地生根,见证着张家川跨越式发展的步伐,一处处过千万元工程的开工,承载着张家川经济腾飞的希望,一组组数字宛如一串串音符,奏响张家川跨越式发展的最强音。近几年,实施各类重大建设项目334个,累计完成投资52.8亿元。今年建设项目98项,总投资74亿元,其中,续建项目41项,总投资50.3亿元;新开工项目57项,总投资23.7亿元。

今年1至3月份,全县预计实现生产总值4.163亿元,同比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93亿元,同比增长3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63亿元,同比增长20%;财政收入完成5366万元,同比增长2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151万元,增长2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32元,同比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865元,同比增长16.61%。

走进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城的每一个重点工程施工现场,旌旗招展,机声隆隆,塔吊悬臂,装载机一次次举起巨大的铁臂,运输车辆往来穿梭,施工人员紧张忙碌的身影……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项目建设是张家川县庆一着重棋,事关县庆成败。
以县庆搭台,唱经贸戏。张家川在确定举办60年县庆之初,就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列入重中之重,决定通过县庆这一活动平台,立足交通基础设施、城镇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农业农村、工业商贸等方面,细心筛选项目,精心包装项目,用心推介项目,全方位宣传张家川、推介张家川,吸引投资客商的目光,引进一大批投资金额大、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产业带动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项目落户张家川,实现抓县庆上项目促发展的目标。

为此,张家川从项目建设入手,狠抓县庆项目建设。自2011年下半年县庆启动以来,张家川共争取到各类项目173项,落实资金10.46亿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6项,到位资金6.4亿元。特别是争取到县城至恭门火车站二级公路、富川水源工程、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张家川段)、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县城至秦安陇城公路改扩建工程、城区集中供热工程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抓好县庆项目的落实,张家川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庆重点建设项目的通知》,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的联动责任制,分管县级领导是联系重点项目的第一责任人,除抓好所联系的重点项目外,要对分管领域所有县庆重点项目负责。

张家川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工作,多次深入县庆重点建设项目工地调研,主持召开项目协调会,了解项目进度,解决实际问题。分工联系项目的县领导纷纷上工地,督促工作进度,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各部门及各项目单位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思想,采取超常规的方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创新投融资体制平台,搞好项目对接工作,聚精会神搞建设,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地迅速推进。
同时,张家川还成立了县庆项目专项督查组,对重点建设项目坚持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月一调度。对推进力度、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跟不上的项目,县委、县政府还专门召开“促后会”,解剖麻雀,及时整改,确保98个重点项目在县庆前全面完工,为60年县庆献礼。
4月的张家川大地,成为一个沸腾、热烈的建设大工地,新一轮项目建设的大会战全面铺开。
